习近平:制度是用来遵守和执行的。全党必须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落实落地,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防止硬约束变成“橡皮筋”、“长效”变成“无效”。
这段话出自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从13个方面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科学揭示新中国七十多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制度密码”。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尊崇,在于执行,在于维护。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牢固树立尊崇制度的意识,才能使执行制度成为习惯。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查处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表明,一些领导干部对制度缺乏敬畏之心,把制度束之高阁,总认为制度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自己是例外;或者把制度当作“橡皮泥”,随意拿捏,说起制度来头头是道,用起制度来“虚晃一枪”。在个别地方和部门,“人治”大行其道,制度形同虚设;或者在执行制度时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把制度的“硬约束”变成“橡皮筋”。孰不知,制度是管大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有权威性、强制性和公信力。有制度而不执行,有执行而不到位,长此以往,制度就会失去权威,公权力就会丧失公信力,就会出现“破窗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领导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机关,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在执行制度上具有风向标作用。因此,执行制度必须坚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坚定制度自信,不断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强化执纪问责是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关键,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制度执行上加强监督,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本期特约专家:杨才林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