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52条硬核举措助推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4日讯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开放引领、深化改革、生态建设、城市治理、民生发展”七大方面推出52条具体举措,支持新区在“经济实力、改革开放、美好生活、城市治理”四个方面争创一流。

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是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该《行动方案》是继山东省印发《关于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之后,出台的专门支持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磅文件,将助推新区全面提质,当好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奋力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放眼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创新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尤其是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赋能,将进入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进一步形成澎湃有力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实现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和内需拉动,推进新动能壮大成势,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打造一流产业集群。到2024年,西海岸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上,制造业、海洋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40%,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

激发创新力,迫在眉睫。创新动力从何而来?《行动方案》提出,建设古镇口海洋科学城,加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持续集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深化科教产城融合发展;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行动,重点围绕海洋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引领技术。同时,壮大多元创新主体,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引进培育创新人才,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到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00家,人才总量达到90万。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富民之基,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行动方案》提出,新区要培育集成电路及新型显示、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三大新兴产业,建设海洋装备、智能家电、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集群,提升航运物流、大宗商品交易、专业服务、影视文化、会展、医养健康等六大服务产业,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引领区。到2024年,三大新兴产业规模超过900亿元,四大产业集群规模超过3250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探索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国家级新区承担的使命任务和题中之义。《行动方案》提出,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探索,在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创新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在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测中位居前列。

在52条硬核举措中,涉及改革的有11条,可见《行动方案》在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方面支持力度之大。其中,深化用地用海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提出采取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等方式供应工业用地,适度增加混合用地供给;审慎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支持新区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在全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对新区建设用地规模给予倾斜,支持新区纳入国家和省重大项目清单的单独选址项目使用国家计划。

放眼全球,西海岸新区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放眼全国,西海岸新区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处于内外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放眼区域,西海岸新区是黄河流域最大出海口。

开放是新区与生俱来的最大特质。《行动方案》提出,放大国际海港枢纽功能,从要素开放向制度开放全面拓展,建设面向日韩、链接“一带一路”的开放门户,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列。

作为新区承担的四大国家战略之一,推进青岛自贸片区先行先试是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链接的重中之重。《行动方案》提出,在国际物流通道、投资贸易便利化、海关监管模式等方面深化首创式、差异化、集成性创新;支持新区承接好发展所需的省市两级行政权力事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到2024年,西海岸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3200亿元左右,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7亿美元左右,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累计设立380家企业。

提高现代城市治理水平,铸就城市建设新标杆

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行动方案》提出,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高质量高标准推动新区建设。到2024年,数字化转型更有成效,开放透明、公平规范、活力迸发的现代经济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加快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西海岸新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行动方案》提出,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城区。创新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现要素融合、数据互联、信息共享;探索“德育银行”“时间银行”“红色物业”社区治理模式,推动社会治理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强化街道、社区治理服务功能,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需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城市治理全过程,而塑造特色城市风貌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

《行动方案》提出,打造时代特色城市风貌,加强对建筑形体、色彩、体量、高度和空间环境等方面的指导约束,注重人性化、艺术化设计,打造富有地区特色的建筑群;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度,推进旧工业园区改造。到2024年,完成改造115个项目、总面积240万平方米。

强化数字赋能,是新时代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根据《行动方案》,西海岸新区将超前布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中国电信青岛云基地、AI开放创新平台等项目建设;建设城市云脑,强化城市数据响应、汇集和实时分析能力;以社会民生领域智慧平台建设为重点,建设“云上城市”,推动城市运行数字化、智能化。到2024年,实现每万人拥有5G基站19.4个,城市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100%。

聚焦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涵养宜居幸福新典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行动方案》聚焦美好生活,提出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大民生格局深化构建。

城市既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行动方案》提出,探索公园城市建设路径,推动“公园+”建设,强化公园与城市的全面开放、融合、提质;以公园为基底注入体育、文化、旅游等多元功能,优化完善城区绿道,逐步推动公园绿地全面免费开放。到2024年,改建山头公园14个,新建口袋公园16个,建设绿道112.7公里。同时,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创建国家美丽海湾,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陆海统筹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努力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行动方案》提出,全面放开青岛西海岸新区落户限制;加大外来人口集聚力度,完善教育、医疗、医保、就业等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全面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采取人才住房租售、产业园区配套住房租赁等方式,提供梯度化住房支持。到2024年,新建公租房3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2.25万套、人才住房1.5万套。

展望未来,西海岸新区蓝绿相依、山海城相融的一流生态基底更加稳固,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到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年累计21万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4.5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地表水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比例达到53%,森林覆盖率超过23.09%。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行动方案》还明确提出,建立推动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统筹指导新区开发开放和规划建设。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资金安排、项目建设、体制创新、试点示范等方面给予新区积极支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资金支持,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推动新区重大改革试点先行先试、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建设。西海岸新区要全面强化主体责任,细化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刘伟)

责任编辑:刘锟锋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