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渐成趋势,青大、青理工、青科大发布招生计划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7月21日,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三所驻青高校发布了2020年招生计划。今年,大类招生渐成趋势。山东考生按“专业+学校”方式投档,避免了考生被调剂到别的专业。为给学生二次选择的机会,一些高校仍提出学生入学后可转专业。

青岛大学:

暂停10个专业(方向)招生,公费医学生多招30人

今年,青大面向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7450人,省内计划招收5419人,在省内招生类别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今年,青大共有78个专业招生,其中包含7个大类(17个专业)。学校暂停经济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环境工程等10个专业(方向)的招生。新增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公费医学生多招30人,录取到预防医学专业。

据悉,青大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多元教育”基础上进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选择路径,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设有“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和“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由院士、首席教授、特聘教授和青年卓越人才担任班主任,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学业指导和全天候服务,助力学生成长为学术精英、行业领袖和社会英才。

青岛理工大学:

新增2个大类招生专业,大一下学期可转专业

今年,青理工在55个专业(类)招收本科生6120人,与去年持平。专科招生计划为470人。学校新增设计学类和土木工程类两个招生专业大类,招生专业大类增至五个。按照专业大类招生入校的学生,经过1年的基础培养后,再根据学生对相关专业的具体了解和专业兴趣进行专业分流。

今年山东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方式,考生按“专业+学校”方式投档,且没有专业调剂选项,青理工在录取时不会像往年一样出现专业调剂的情况。新高考改革,更加突出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虽然采取了“专业+学校”的投档模式,但难免也有部分学生经过大学一段时间学习后,对专业有了更新的认识,产生想转专业的需求。青理工提出,新生入学后,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有一次申请调整专业的机会,转专业总人数原则上控制在当年本、专科招生人数的10%以内。

青岛科技大学:

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年新增5个相关专业

今年,青科大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共招收8530人,本科计划比2019年增加80人,其中本科7030人,专科1500人。中外合作办学1105人,校企合作办学本科336人,校企合作办学专科80人,高密校区本科366人,高密校区专科1000人,中德校区本科390人,中德校区专科500人,农村专项155人,综合评价120人。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中的战略性新型技术,青科大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去年,青科大新增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个本科专业。今年,学校又新增加了人工智能专业。(青报全媒体记者 郭菁荔)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