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工作,我市于2021年11月确定市南区、胶州市为青岛市幼小科学衔接示范区,在幼小科学衔接的重点、难点领域先试先行,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半年来,两区市因地制宜,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抓好“儿童为本”“双向衔接”“协同推进”“科学管理”等关键词,为青岛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探”出了各具特色的路径。
市南区:传好幼小接力棒、构建育人新生态
被确定为青岛市幼小科学衔接示范区以来,市南区制定了专项实验方案,加强行政推进,变“各自为战”为“机制融通”;强化教研联动,变“单枪匹马”为“并驾齐驱”;确保双向衔接,变“课程衔接”为“游戏融合”;适度减缓坡度,变“入学适应”为“科学衔接”;注重多方协同,变“单一衔接”为“全环境育人”,逐步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且可复制、可推广的幼小衔接“市南经验”。
依托六大学区建设,市南区建立了“一园一校”“一校多园”的科学衔接共同体和任务清单,实现区域衔接全覆盖。同时,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幼儿园、小学高质量发展评价和区域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市南区特邀齐鲁名校长、省百名优秀园长作为特聘专家,成立“幼小初”科学衔接研究指导团队。教研员每周深入幼儿园和小学,做好区域教研。同时,将科学衔接专题纳入区级教师培训计划,每年对所有担任一年级教学的学科教师和幼儿园大班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市南区各幼儿园以“培养有准备的幼儿和家长”为核心,循序渐进地将入学准备各方面内容系统性融合在三年保教和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中。同时,作为省级游戏活动实验区,市南区指导各幼儿园将“慧玩空间”游戏特色与科学衔接有机融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入学准备各方面的核心要素,让幼小衔接成为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小学阶段,市南区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开学后前两周打破学科壁垒,将课程设定为过渡性活动课程,探索实施全学科融合衔接教育。将“零起点”教学纳入区、校两级教学计划,通过“慢速度、缓坡度、降难度”策略,确保教学安排的有机衔接、循序渐进、应教尽教。
此外,市南区还系统性编写了科学衔接家庭教育实施指南,将幼小科学衔接纳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中,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
通过延长衔接时间轴、优化教研路线图、传好幼小接力棒、构建育人新生态等策略,市南区让幼小科学衔接坡度更舒适、梯度更合理、速度更适宜。基于这些实践探索,市南区2篇案例被纳入山东省幼小科学衔接优秀案例汇编。
胶州市:强机制、重长效、巧用力
为做好幼小科学衔接工作,胶州市抓管理、强机制,构建幼小协同教研格局;抓关键、重长效,科学做好幼儿入学准备;抓宣传、巧用力,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在科学衔接中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为保证衔接的双向性,2015年,胶州市教体局面向各学段发布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学衔接实施意见,从教学研究、教学方式、入学管理、教师专业培训等方面分别明确幼儿园和小学在衔接中的职责,并将各幼儿园、学校的实施情况纳入校(园)长评价和单位年底综合考核。
为保障衔接工作的科学性,胶州市组织全市幼儿园、小学教师召开幼小衔接教学研讨会,通过多种研讨模式,深入探究衔接平衡点。同时在幼小共研的基础上,每年组织至少一次幼、小、初、高教研员教研经验交流和四学段教师访学活动,多学段跨越式共研,树立“长远”衔接观。
为保障幼小衔接工作更贴近幼儿实际水平,胶州市鼓励同一辖区的幼儿园与小学形成结对衔接共同体,并将每年的6月份和9月份分别设定为小学教师入园参观月、幼儿园教师入学追踪月。同时,创新实施“幼儿入学体验周(月)”活动,利用每年小学暑假初期校舍闲置的时机,将小学校舍面向辖区幼儿园开放。针对幼儿入学适应出现的典型问题,胶州市明确了应从时间观念养成、倾听与表达能力培养、专注力、自主意识形成等方面进行有意识引导,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认识是否科学,关系到衔接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胶州市深入开展幼儿家长调研活动,针对问题,多举措做好家长宣传工作,其中包括幼小名师齐聚力,帮家长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家长进小学课堂,在观摩体验中转变家长教育行为;按需送训,保证幼小衔接指导有实效等。
通过多元合作、多方联动,胶州市将幼小衔接落实落细,帮助儿童迈好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关键一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沐源)
责任编辑: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