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集结了国内最活跃动态雕塑艺术家的特别“喧嚣”的展览,或将带来超越展览本身的意义与价值——
当雕塑“惊动”了青岛的海岸
“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在城市的东部海岸,青岛市雕塑馆门前,一件废旧金属焊接组合的牛头造型雕塑在大人孩子的“围攻”按压下,点头不止,叮当作响,声噪雕塑园。不远处,两座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大型雕塑,一个作悬浮的云团状,另一个则构成林立的镜像,随风律动,投射海天风景……“青岛2022·中国当代动态雕塑(装置)邀请展”就这样引领众人累积的好奇和惊叹,从户外海岸的风光抵达雕塑场馆内更大的惊喜。
孩子们欢度美好节日的时刻,中国动态雕塑界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节庆”。这是一场特别“喧嚣”的展览,部分作品发出的机械声响甚至超过了围观者制造的分贝。在动态雕塑展的学术主持之一孙振华看来,这场展览将成为中国当代雕塑整体发展格局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最高水平的动态雕塑家,老中青不同代际大规模地在这里集结、“过招”,动态雕塑从最初个人自发的尝试和摸索,转向引领雕塑界艺术和技术创新的潮流热点……“多年以后,人们将这样看待这个展览:全面集结,检视力量,研究问题,重新出发。”
“重新出发”的不只是中国动态雕塑,还有这座曾经在世纪之交引领了中国城市公共艺术时尚的海滨城市。彼时国内最活跃的雕塑艺术家也在这里集结,创造了艺术与城市规划建设交融共进的历史性高光时刻,历史的机缘让雕塑与青岛再度聚合于同一片海岸,这场由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国际动态艺术协会(KAO)联合主办的展览,能否成为艺术与城市共同生长的另一个起点?
艺术与技术聚合的“跨界”表达
“当雕塑动起来时,那种物质能量转换所带来的韵律和美感体验是新鲜和悦目的。”生于青岛的张升化对于动态雕塑情有独钟,去年他刚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的方向正是“动态雕塑”。这次参展,也是他第一次以艺术家的身份回到故乡。四件参展作品,带给观者最直观的感受,即是自然界蓬勃的生命律动。精致的艺术造型与精密严谨的机械传动设计,保证作品最终的运动和视觉效果赏心悦目。
在张升化看来,动态雕塑强调针对不同学科、材料和工艺的整合能力,要求艺术家将这些内容集成为一个系统。而他更加倾向于艺术与高科技的跨界结合,目前已将自己的创作方向转向机器人AI与多媒体表演的结合,构建类似于舞台剧的形态。无论如何,“动”的挑战,满足这位青年艺术家对于艺术与技术双重创造的热衷。
景育民作品《行云流水》。
这次展览部分作品因疫情而迟滞,雕塑家景育民的那件名为《行云流水》的云团造型户外雕塑,直到开展前一天才运抵青岛,还有一些作品仍在路上,将在展出中陆续“揭秘”。不过展览所带来的艺术的“灵动”与艺术家同样丰富的观念表达,还是“惊动”了现场。
正在广州美院读研二的陈志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灵感:《山海经》中一种多翅会飞的鱼——蠃,在展厅中扇动羽翅,扭动着金属质感的身躯;高山,流水,瀑布,飞鸟,传递古代山水画的意境,由经过激光切割、如同乐高一般繁复的小型金属配件组装而成,同时也散发着现代的工业气息。传统与现代在艺术与技术聚合的“动”中交融,陈志锋说,他想以此回归传统审美,唤起人们的传统文化记忆。
艺术家刘铁源在雕塑馆的一隅种起了蘑菇,《强光杀菌》构建起一个菌类植物生长的培养仓。记者在布展现场遇见他时,他正拆开刚刚邮寄到现场的菌类植物,整个展览期间,它们将自然生长于培养仓中,并不得不承受以感应方式安装在仓内的杀菌灯的影响,艺术家想以此表达疫情时代人们的慌乱状态与无奈情绪……
刘畅的“手”,则是负一层展厅中备受瞩目的存在。《请》是一只悬于空中、拥有权力的“手”,《桌游》则是两只正在完成棋局的“手”。艺术家试图以此激发观者的联想:两只“手”的棋局,似由“手”的主人也就是创作者本人操控,然而谁又是创作者的操控者呢?层层叠加的操控与被操控的关系,通过动态雕塑作品的场景设定,引发观者的思考与共鸣。这是刘畅创作的《我还年轻》系列中的两件作品,“手”的形态和动作,作为一个思考的“入口”,呈现现实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操控与被操探的游戏规则。
关于动态雕塑的开端,通常的说法还是那位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进程的大师马塞尔·杜尚,他将一只自行车车轮置于高脚凳上,这个运用半成品的艺术创作开启了动态艺术的先河。艺术家刘畅最为推崇的瑞士前辈丁格力与此相承,他号称既不雕也不塑,只是作为一位“垃圾”或者“废物”的搬运工,将他们放到特定的空间位置,攒成作品,赋予它们生命。在这场展览中,观念的表达借助新鲜的“动”态,更加深刻而多元地显现,正如刘畅所言:动态雕塑是一种选择,看起来跟泥塑、木雕等等不同的技法没有什么不同,它是一种媒介,用来传达创作者的想法和观念。
阮悦来作品《递》。
大众捧红的“动”态优势
展览的学术主持孙振华用“很火”来形容当下的动态雕塑艺术。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很火”的主因首先归于观众的力量:它反映出观众对雕塑审美的新期待。显然,习惯了“静穆”“凝固”“厚重”的传统雕塑美学之后,观众会有点审美疲劳,动态雕塑新奇、意外、打破常规的新形态,所表现出来的运动之美,满足了观众求新求变的目光。
据刘畅讲,动态艺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之所以兴盛,就是因为那时的美术馆想要找到一种对抗流行文化的手段,把观众从影院等大众文化那里重新拉回到艺术场馆中。“动态雕塑让观众产生一种新鲜的观看的欲望,形成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从而推动艺术创作的更新迭代。”
就在6月1日青岛的展览开展之际,刘畅《我还年轻》系列之一的《大合唱团》,正在重庆的一场跨媒介艺术展中展出,而那件同样以“手”为介质的作品,成为展览中最受观众青睐的网红艺术作品。展厅里,12把椅子合围设置,观众只要站到他们包围着的“讲台”上,椅子上的机械手就会开始鼓掌……艺术对于现实生活和人们日常行为、思考方式的描摹、再现与升华,也是动态雕塑的一个重要特征。
“‘动’首先具备了视觉上的优势。普通民众喜闻乐见,在介入公共空间的时候,它在物理、视觉、情感交互方面也更加具有优势,更能够有效地提高空间活跃度。”张升化提及动态雕塑在当下的一个明确的转向:它更加紧密地与商业、经济和市场实现跨界合作,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它更加受到大众欣赏,在公众认知、社会美育等领域也更加具有优势。
汤杰作品《红白》。
城市与雕塑的又一场机缘
此次展览中,国际动态艺术协会主席、瑞士艺术家拉尔方索的作品也受邀参展。而实际上,这位见证了中国动态雕塑发展的世界级艺术家的作品,早在七年前就已落户位于青岛高新区的澜湾艺术公园。其中的《律动之光》,利用风能完成时间与空间的轮回转换,优美的光线反射于旋转的翅膀……见证这座城市与雕塑艺术的不解之缘。
在世纪之交参与了青岛风靡全国的城市雕塑运动的孙振华更愿意讲述那段青岛与雕塑的过往,实际上它也是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章节。他至今记得,那时青岛名人雕塑园的兴建,和随之开启的东海路及香港路雕塑一条街的建设。当时全国雕塑界的主要艺术力量都在青岛集结,参与到这场与城市规划建设密切相关的公共艺术创作中。随后的2000年,青岛也举行了一场雕塑邀请展,全国艺术界理论家、雕塑界专家如约而至……
孙振华认为,青岛城市公共雕塑领域的发展之所以能够领风气之先,并不只是建几个雕塑或是做几场展览,而是一项与场馆、园区以及城市规划同步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开启了一个艺术与城市共同成长的新气象。“我们知道,青岛是全国最早建设‘雕塑艺术馆’的城市,也是最早举行大规模城市公共雕塑创作活动、举办学术展览、建名人雕塑园的城市之一。动态雕塑与青岛的城市气质正相吻合,它们同具有前沿、先锋、动感的品格,同具有敢于探索、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精神。”在他看来,在科技创新发展、公众审美普遍提升的大背景下,青岛或将以此次展览为开端和契机,打造动态雕塑的艺术城市品牌,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艺术重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 魏 摄影 王 雷)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