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坚持教育的“人情味”——评张永梅老师新著《做有“人情味”的教育》

张永梅老师在她的新著《做有“人情味”的教育》简朴的封面上,依然保留着这样一句话——“坚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句话,使我想起了日本著名悬疑小说家森见登美彦的名作《热带》中的开头语:莫谈与你无关之事,以免听到逆耳之言。

“莫谈无关之事,免听逆耳之言”是“坚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多么匹配的注解啊!张老师敢用“人情味”一词去定义她心目中的理想教育,的确是一种勇气,因为她在用自己平实无华的语言叙述着自己近三十年教育生涯的点点滴滴,这些点点滴滴可能没有什么波澜壮阔,但是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更重要的是饱含“人情味”。

当张老师把选题的主旨告诉我的时候,我很迟疑,也曾质疑过这种 “人情味”教育的提法。当细细反复品读了文稿之后,我却对她的“人情味”的教育赞同了,甚至觉得这个引号都可以去掉了。因为,我也找到了一个更加有力的论据,那就是我敬慕的李镇西老师在他的名作《爱心与教育》中说的一段话——“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有“人情味”的人,才能成为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有“人情味”的老师,才能做出有“人情味”的教育。

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密码,也可以叫作一种情结,只是有时我们无法破译。常有表述不出、词不达意之感,仿佛是英国思想家波兰尼提出的“缄默知识”一样。于张永梅老师而言,在她的书中,可以看出,她始终被这种密码纠缠着,时时撞击着自己。任凭时光如何流逝,岁月如何峥嵘,却总是挥之不去,就这么发酵着。到最后,她终于明白,是该重拾一切的时候了。她将教育教学等工作以及生活中所感所悟的文字融合在一起结集出版,肯定是和这种密码有关。这种密码,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就是她在开篇中浓墨重彩描述的“我的老师”——张民老师。也许,这个密码就是张民老师传给她的,就是做有“人情味”教育的渊源和启迪吧!可见,只有爱心能够滋润少年的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内心的坚守,无论是岁月蹉跎,还是人生多变,这份坚守则始终是不变的。人生是没有假设的,有的只是面对。张永梅老师在书中说到,面对工作和生活,自己曾有过迷茫、不安和纠结,但它们也的的确确磨炼了自己的内心,如同破茧成蝶的过程。但,她能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克服困难,坚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努力地生活着、学习着、工作着……

张永梅老师是青岛市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她长期奋斗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前沿阵地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培养了一批批的莘莘学子,带动了更多的青年教师共同成长。本书从“成长记忆——游走于学生与历史之间”开始娓娓道来,利用“教育”、“课堂”、“课程”、“反思”四个篇章,阐述了从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寻有“人情味”的历史课堂教学,追求富有生命力的课程实施的实践,为了让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学无止境,而对话名师,学思并行。书中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没有空乏的说教,例如“享受”周记,和学生爸妈们的“密谈”、“鸿雁传情”、“我写我家”、“邮票上的历史故事”、“馆校合作伴成长”等等,相信会给读者们带来更多的借鉴和思考,有的教育教学案例甚至可以直接拿来,上手即可用。

有人说,总结和怀旧是衰老的一种表现,而我却把它看作是心态依然年轻的一种需求。我想,能静下心来想象过去还是别有一番滋味的,历史教师,更应该这样。我们可以在脉动中感受到一切似乎就发生在昨天的阵阵气息,虽然我们的记忆有时非常不可靠,但它能够多多少少给你提供一些当时目睹的无法抹去的事实记录,这些记录,可以激起你心中的涟漪,一圈儿一圈儿地叩响你教育工作中经验宝库的大门。事实上,我们往往都急于赶路,而忽视沿途的风景,等匆匆到达目的地之后,却又忘记了此行的目的。世事多变,人生是需要一半清醒一半醉的,重要的是不放弃自己内心的坚守,就像是水草,水在草在,从容执着,生生不息,就像是张永梅老师在本书封面上坚守的那句话——“坚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

人生如若不亲历太多,的确难以达到先知先觉,只有在经历过后,方才明白一切。留住记忆,是为了唤起感恩与敬畏之心,这既是一种人格精神,也是对激情的拯救。张永梅老师提出做有“人情味”的教育观念,何尝不是对当下即将湮没的教育激情的某种拯救?

张永梅老师这种总结性的写作是一种更好的沉思。我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竟然又获得了出乎我意料的收获。我承认,我开始了对我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思考的纯粹投入。读了这本书,我有了一种要远离喧闹重归平静的强烈冲动,不再像以前,夜晚,我看着天空的星星,不知道该相信什么,总感觉到历史是模模糊糊的,虽然看到结果,却看不到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幕后原因。其实,历史不会爬行,只会跳跃,它们从一个断层跃上另一个断层,中间只有很少的摇摆。

从事日益繁杂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时候在尘嚣甚上的种种迷惑中,自己感觉仿佛是迷路了,但,迷路并不不可怕,怕的是丢失自己。“坚持做好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被重新唤醒。怀揣感恩与敬畏之心,像张永梅老师那样,做有“人情味”的教育,重新回归教育原点,是最好的开端。因为现实的教育人生,我们毕竟一步步扎实地走过,没有超人,更没有神话,有的是更多的付出的汗水、有的是更多的投入的情感。

相关链接:张永梅简介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一中学历史高级教师,青岛市张永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青岛市中小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最美教师,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研究生导师。多年担任班主任和初三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曾发表多篇文章,编著有《让文物活起来——看文物 学历史》等书籍。走进多所中小学校及师范院校进行交流分享。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同时,还致力于馆校合作方面的实践探索,青岛市张永梅名师工作室成为青岛市博物馆首个签约的名师工作室。

(作者系杨剑英 青岛第四十九中学、遵义路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