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代的沉静孤灯——记青岛手造的“守艺人”

快时代的沉静孤灯——记青岛手造的“守艺人”

时光如离弦之箭飞速向前,社会随之发展,一切似乎都快起来。在这喧闹的快节奏时代里,却有一群人沉静而缓慢,专心致志,一针一线一勾一划间保持着固有的节奏,静静洗炼着历史长河赋予的传承,仿佛丝毫不被时光的巨澜所影响。

他们习惯上被称为“手艺人”,其实他们是“守艺人”。

篆刻匠人成洪章

九嶷古琴张林

6月9日上午,以“新动能、新手造、新创意”为主题,以打造“山东手造、青岛有礼”文化品牌为标志的2022年青岛市首届手造节,在城阳区鲁邦风情街正式启动。活动现场,莱西木偶戏、上马剪纸、城阳古琴等民俗文化一一亮相、同台竞技。这些“活”起来、“动”起来的传统手艺,与市民游客“零距离”接触,这种接地气的表现方式直观展示出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风采。

而台下手造飞入寻常百姓家,也向大家展示了青岛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幕式现场特别设置了手造艺术展区,在这条700米长的艺术长廊展区里,集聚180位手造大师和工匠艺人,他们以现场展示和制作的方式,让现场嘉宾和观众近距离感受到精湛的手造技艺,剪纸、刺绣、编织、布艺、锔艺、雕刻、陶瓷...应有尽有,这里堪称手造爱好者的天堂。

布艺匠人郑相君

有着漫长而灿烂手造历史的青岛,久远时光里成就了无数精巧奇妙的手造艺术。时光流转,它们有的历经波折消逝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在曲折前行中日益完善,即便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冲击后,仍能倔强走到今天,走到我们眼前,展现出多彩的身姿。

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对传统手工艺的存续造成挑战,也形成机遇。青而岛手造节给予了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可以从手造街展示的作品里去接触、去感受手造作品的生机与活力,而传统的手艺人们,也由此获得了展示自己技艺的机会。

一副副画卷写满故事,或是团圆,或是期盼;一排排传承吉祥和福禄的葫芦,传神写意,神韵悠长;一张张红席铺满的是过往古今,兜水不漏...人们震惊于一件件精彩闪亮的手造艺术品,发出连声赞叹。而这背后,大家未必深究过那些捧起它们,穿越历史历经波澜,把它们带到我们面前的那群“手艺人”。

正是这群在快节奏时代逆流而上,沉静缓慢打造手造精品的手艺人,使我们得以在今天仍能触手可及这些奇妙艺术品。在青岛这样一个繁华的城市背后,一个又一个最普通的手艺人,每天面临着是否继续坚守的选择,他们大都籍籍无名不为人知,他们大都选择了坚持。这是工匠们对艺术的执拗,对文化的尊重,对手艺的专注、虔诚乃至热爱,这是对名位利禄的淡泊,是对薪火相传的笃定。

一位编制手造工艺品的阿姨告诉我,一只手造编制葫芦,她要费一整天时间,即便是一条小小的手编小鱼,也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


肖氏雕刻传人肖策雕刻核舟时要六个小时才能解开核舟链条的一环;

肖氏雕刻肖策

复原蛋壳陶的陶艺匠人刘锦波,在蛋壳黑陶工艺已然失传四千年的绝望情况下,放弃一切原有黑陶业务,苦苦钻研六年,尝试用料达20吨,终于成功复制出蛋壳黑陶。只是在这其中付出的心血和时光,该如何计量;这其间的艰辛苦涩失败困窘,又该如何计算。

陶艺匠人刘锦波

“择一事、终一生”,也许正是历代手造匠人们的传承不息的工匠精神,为我们保留下了这一件件民族文化的瑰宝。

手造艺术,可以是一颗有温度的石子,也可以是一页璀璨无暇的美玉,这其中只有艺术价值,并无物料贵贱。在这里,它们都是凝聚手造工匠们技艺和汗水的作品,当你触碰它们,仿佛能感受到背后澎湃曲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的背后,不知蕴涵着多少岁月磨难,浸透多少心酸与泪水。

糖人匠人周明鸣

制香传人孙育峰

无论是高岭土煅烧后变身精美的瓷器、巧手勾线编制间变换出的鸟兽、彩笔墨笔交绘迸发出的传神创意...每一个手造作品都是有温度的,这温度是对技艺传承的执着,是对生活的热爱,它深藏在“守艺人”的内心,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感染着温暖着世间的人心,有温暖的文化,才有温暖的民族,才能在存亡续绝的危机中选择坚守,在物欲流淌的红尘中依旧坚持,这大抵是青岛手造的精神所在。

匠心并非大师的殊荣,而是每一位勤勤恳恳、普普通通的手造艺人最朴实的表彰,他们是城市繁荣的基石。岁月流转,红尘沸腾,独守匠心的那盏孤灯依旧,以匠心,守初心。希望传承下去的是技艺,留下来的是魂魄。

葫芦烙画路好轮

锔艺传人周华

慢一点,再慢一点,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手造匠人们为浮躁的生活注入了沉静的灵魂。无论时空如何变幻,凝聚的匠心,造物的温度,都不会随波逐流。在匠人们磨出茧的双手中,在他们坚定而温暖的目光中,缓缓诞生的是拥有灵魂的艺术传承,这是东方的手造。(智慧青岛记者 徐琳倩 赵振宇)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