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刚过,南下上海“求学”的青岛专业实训干部就启程了。
10月9日早上八点,青岛驶向上海虹桥的G232次列车即将出发。站台广场上,青岛第二批153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合影、誓师之后踏上南下的列车,正式进入“上海时间”。
行囊中虽是“针头线脑”的生活琐记,肩膀上却是学习上海现代服务业与锤炼“三化一型”素质能力的责任与担当。
1、肩负使命“学”
10月9日虽然是青岛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正式启程日期,但与第一批的交接工作,其实早在国庆之前就已经开始。
9月21日,青岛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课堂培训”正式开班,不仅有来自上海等地的著名专家、学者介绍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第一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王孝芝,也将在上海专业实训的种种进行了分享。
尤其是9月26日、27日,两批实训队班委成员在上海正式交接,首批专业实训干部把看到的、学到的上海经验与做法,及时“传经送宝”,让第二批专业实训干部更快融入上海、更快感悟提升。
在规模上,第二批专业实训队扩大到153人,时间延长至100天,实训单位拓展到63家。人员虽然进行了轮换,但是专业实训干部们承担的工作仍将继续,青岛“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的魄力与决心也由此可见。
作为领队,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书记郝伟倍感责任重大:“接过‘接力棒’,我们153名干部一定要在向第一批认真学习理念、精神、经验、打法的同时,通过深思细悟,认真领会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培养专家眼光,提升专业素质,争取学到精髓、悟出真谛、干到实处,努力为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多提‘金点子’,多出‘好主意’,奋力跑出更加精彩的一棒。”
2、带着问题“悟”
双节长假,不少专业实训干部都没有闲着,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已经想好了“问题”,准备前往现代服务业发展处于全国乃至全球最前沿的上海寻找“答案”。
学习上海现代服务业,核心是聚焦资本金融、航运贸易、高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和商务服务五大领域,这既是上海打造“五大中心”“四大品牌”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青岛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身临其境,体悟上海,感受上海。上海如何通过现代服务业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和提升全球资源要素集聚能力,背后的机理是什么、穴位在哪里;青沪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有何契合点,如何为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链接整合更多资源;如何学习借鉴上海“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工作思路,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推进制度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保持青岛工业互联网发展优势,加快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上海高度包容的营商环境,怎样让企业家感到舒服,让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一流的城市必定有一流的治理,上海如何通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来提升国际大都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在出发之前,类似这样的“疑问”,不仅出现在大大小小的讨论会上,还成为专业实训干部的研究课题,准备在申城未来的100天“砺剑”。
3、贴近实际“变”
体悟实训向深里做,往专业走,目的即是强化学习提升,克服“本领恐慌”,解决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是在贴近实际中求“变”,锤炼“三化一型”的目标一以贯之。
首批赴上海专业实训期间,由于时间紧、人员少,文化旅游板块涉及相对较少,第二批专业实训干部接过“接力棒”后,就在思索如何在文化旅游上破题。
第二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副书记蔡全记,除提前筹划部分实训准备工作外,出发前还专题召开了关于文旅课题的讨论会,与部分实训队员共同初步策划了三个方面的文旅课题:一是借鉴上海经验,探讨发展青岛文化新业态的路径和措施;二是学习上海招引大项目的体制机制,推动青岛文旅大项目的策划招引;三是探求发展青岛文化创意园区的思路和方法。
上海是全国科技创新的中心,就职于青岛蓝谷管理局,马上进入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进行专业实训的干部颜成霞,也在思考着学习上海在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服务科技企业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学以致用,服务蓝谷乃至青岛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批专业实训队“扩编”,还有5位民营企业家。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李长江,前往的实训单位是绿地大基建集团有限公司,能够前往建筑业的头部企业学习交流,在更广阔空间了解资源配置的市场逻辑,这让他兴奋不已:“打开眼界、打开思路,对接资本、对接市场,希望在上海这个更先进、更开放、更前沿的市场环境中,直接触摸资本力量,助力青岛建筑业发展提质、增效。”
身未至,心已远。相信,第二棒一定能够跑出不一样的精彩!
作者 | 胡相洋 编辑 | 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