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就业季”,青岛全方位发力“留才稳盘”

2022年中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6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首次突破千万,规模创新高。

而在青岛,高校毕业生数量高达13万,较去年增长近2万。史无前例的毕业生规模,叠加疫情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让稳就业被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稳住了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从去年秋招开始,青岛就已着手准备。今年开年后,青岛不断发力,陆续通过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推出10条40款人才强青政策、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15条”等一揽子人才的政策,全方位、多点面提前布局,全力以赴应对“就业大考”。

一项项政策和举措,让更多人感受温暖,重拾信心,支撑着就业形势稳定发展。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9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近39.79%。

1、传统就业“蓄水池”收缩,

毕业生期许“下调”

5月中旬,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的一场校园招聘会上,国际贸易专业的田淇与一家国内大型物流企业的招聘人员详细咨询。咨询完,又开始翻看手中那一摞企业招聘宣传单页,继续挨个到企业“摊位”前了解,以免错过好的就业机会。

“其实,我已经拿到一家企业offer了,”田淇告诉观象君,自己已经有“保底”机会,这在同学中算不错的了,“我们宿舍6个人,目前offer在手的只有我一个,剩下的他们都还在到处投简历、面试。”田淇表示,因为手上的offer是一家小微企业,担心这种企业抗风险能力低,所以希望趁着毕业前这段时间再找找看,“大家都在担心自己‘毕业就失业’。”

“尽管往年都会说到就业难,但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实属前所未有。”招聘会现场,一位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告诉记者,这也是多位受访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人士、劳动力市场从业者的共识。

“随着各大高校毕业季到来,大量年轻人涌向就业市场,人才市场供给高速增长,尤其是今年1076万的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加之今年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年轻人求职更倾向于稳定性强的岗位,这些都在无形中加剧了供需矛盾。”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而在此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推出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中,也早已显示出这种就业下行趋势:2021年四季度高校毕业生景气指数CIER降至0.88,2022年一季度更降至0.71,这也是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的新低点。

一心想找一家教培机构做老师的青岛农业大学中文专业毕业生孙冉,最近也决定换个求职岗位试一试。“之前就想当老师,但从今年形势来看,教培机构岗位少、薪资水平也不像以前优势那么大,所以我也打算换个方向,试试传媒公司的创意文案工作。”

图片

今年以来,一些传统就业“蓄水池”收缩明显。传统吸纳毕业生就业的“大户”——房地产、教培、互联网等行业需求明显收缩,尤其是房地产和教培行业招聘量均跌出前十。此外,以往能贡献八成专科毕业生就业岗位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也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人才需求量显著下降。

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心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好。”青科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大四毕业生张东哲告诉记者。而在求职初期,张东哲的求职目标还是一线城市的汽车制造大厂。经历了今年一季度线下招聘全线暂停和海量网投石沉大海后,他的就业期许也逐渐“下调”,“最初还是有些理想化,现在觉得能在二线城市找到一份五、六千月薪的工作,就觉得很不错了。”

此外,选择“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比例上升,很多毕业生主动退出就业市场,选择“二战”考研、考公。青岛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孙子涵告诉记者,“低学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更高,所以我希望能通过继续考研,一方面暂时规避当下的求职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提高自己的求职‘砝码’。”田淇也告诉记者,宿舍6个人一半都选择了暂不就业,全职“二战”考研。

2、拓渠道、增活力,

保障毕业生有“业”可就

图片

面对如此庞大规模的大学生这类首次就业群体,应如何帮助他们寻找就业方向?

今年以来,人社部、教育部等部门纷纷“开药方”——

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同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的通知,提出全年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5月,教育部启动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推出线上专场招聘活动30余场、提供岗位超过80万个。

各地也频频出招,拿出优质资源和真金白银,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广东推出十大行动,力争7月底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七成以上;武汉推出吸引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20项政策”;重庆明确就业创业20条大礼包,扩大企业就业规模,力争创造就业岗位65万个左右;南京也开展了“宁聚”十项行动,力保高校毕业生就业。

青岛自然也是全力以赴。

5月25日,在山东发布《关于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的通知》后,青岛推出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15条新政,着力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帮扶和就业援助。

其实,早在虎年一开年,青岛就着手构建起“线上线下”常态化市场配置服务机制,精准化匹配人才与岗位的供需信息。

截至5月底,青岛市人社部门已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场招聘活动261场,发布招聘岗位信息18.4万个;面对前期因疫情元素线下招聘受挫的情况,青岛在线上全面启动“青聚英才”2022年青年人才春季招才引智专项行动,面向全国176所高校推送岗位1.1万个;除人社部门外,青岛团市委也积极开展青年人才的岗位对接活动,截至6月13日,青岛团市委联合各区、市政府开展7场次“青鸟计划·冲刺毕业季”专场招聘会,累计提供国有企业岗位1500余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岗位1400余个、医养健康企业岗位300余个,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企业岗位1200余个,服务高校毕业生群体近万人次。

“拓渠道”同时,青岛也努力“保供应”,明确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小微企业招用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按规定补贴企业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拓宽基层就业渠道,社区专职工作岗位出现空缺优先招用或拿出一定数量专门招用高校毕业生,并力争2022年度市属国有企业60%的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

当然,政策留人不如事业留人,事业留人关键在产业留人。经济增长才是应对就业问题的最有力举措。今年5月,青岛推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亮出了青岛产业能级提升的“路线图”,并明确重点发展24条产业链。

青岛这些举措也让不少毕业生求职者增强了信心。“我是学食品相关专业的,前阵子,从同学群里了解到食品饮料产业被青岛明确列入接下来三年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链,这对于我们这些行业研发人员来说,吸引力还是蛮大的,我也希望能在青岛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中国农业大学研三学生孙杨表示。

3、减负担、送温暖,

鼓励毕业生“来青”“留青”

图片

毕业季就业大考战事正酣,各城市间的抢人大战也渐趋白热化。如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大考中,留住人才的心,更加考验城市功力。

为此,各地纷纷拿出“诚意十足”的引才“筹码”,有在住有所居上下功夫的,有在实习见习上做文章的,有在人才补贴上花力气的。

深谙“人才账”的青岛,先后推出《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关于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的通知》,针对安居成本高问题,为在青创新创业的硕博研究生发放10万元、15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为在青就业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发放每月500-1200元、最长36个月的住房补贴。据统计,今年仅前5个月,青岛已为3.99万名青年人才发放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费2.79亿元。

针对创新人才来青创业的,青岛明确对在青岛创办的市场主体给予最高3万元创业补贴、最高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申请入驻各级创业孵化载体,享受房租减免和创业指导、投融资对接等服务。此外,还明确对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个人10万元及以下的创业担保贷款免除反担保。今年1-5月份,落实创业扶持资金2.47亿元,创业担保贷款规模11.46亿元。

“真金白银”的付出之外,青岛更努力在渴求人才诚意上“打动”人。今年2月,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启动了“青雁归巢”行动,召开青岛学子新春座谈会,向青岛籍大学生抛出橄榄枝。3月,又在青岛创业总部召开了在青高校毕业生留青就业创业座谈会,为推动在青高校毕业生留青就业创业出谋划策,凝聚合力。

除此之外,青岛还专门搭建了毕业生留青回青就业平台,组织“就”在青岛·共赢未来在青高校毕业生就业系列活动,通过直播带岗、校企对接、局长代言招聘等形式,推出《职等你来》直播节目,让大学生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促进在青高校毕业生留青就业。同时,实施“高校毕业生见习实习扩围计划”,累计认定见习实习基地1000余家,鼓励毕业生来青、在青实习实训,更好地了解青岛的就业岗位。

也正是凭借这些“硬核”与“温情”并存之举,青岛在此前公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报告中,位列中国人才吸引力100强城市榜单13位。2019年在青高校毕业生留青5.24万人,留青率达到48.6%,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2020年,在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提高到50.27%。2021年在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进一步提高到52%。

强市之道,唯在得人。作为先进生产力和无限创造力的人才,自然是诸多城市竞相抢夺的重要资源。我们自是期待青岛与更多青年人才的双向奔赴故事。

抢人难、留人更难,青岛的产业发展硬实力和人才服务保障软环境才是人才“留得下”的关键一环。

非常时期,非常举措。在特殊时期要作出特别政策安排,为稳就业增添砝码,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夯实“就业盘”。

作者 | 任晓萌      编辑 | 长亭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