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产业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项目招大引强与“专精特新”培育并抓,关键细分领域突破与全产业链发展并重
西海岸新区:振兴实体经济亮“实招”
青岛西海岸新区204国道北侧,多辆大货车正排队进入青岛申飞安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装载货物后运往附近的建材生产企业,现场一片忙碌。
申飞安达的主营业务是处理青岛特钢产生的废钢渣,将其制成环保新材料,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废钢渣分拣再利用效率,活性激发剂、助磨剂等原料的供应成为困扰企业的难题。企业通过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揭榜挂帅”攻关机制,短时间内对接上了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顺利解决了冶金固废的高值化利用难题,生产经营走上快车道。
这种由钢渣经过水淬粒化得到的粉末,全部为固体废物的再利用,可以添加到混凝土、水泥之中,成本比水泥熟料可降低三到四成,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公司两条生产线正在全力生产,日产4000吨左右,还无法满足周边地区的需求。目前第三、第四条生产线正在建设,预计6月、7月将陆续投产,届时日产量可达8000吨。” 青岛申飞安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兴奋地说,四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公司每月营收有望达到4500万元。
申飞安达火热的生产经营场景,其建筑环保新材料的供不应求,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生动写照。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是重中之重。西海岸新区坚持实业立区、制造强区,聚力发展重点产业,正着力构建以实体经济为基的现代产业体系。“西海岸新区将突出抓好总投资7100亿元的1364个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智能家电、高端化工新材料、芯屏3个千亿级,船舶海工、汽车、高端装备制造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孙永红表示。
突出产业增量
“五位一体”招大引强
王台新动能产业基地内,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施工进入尾声,场地也渐渐安静了下来。这片总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显示模组单体工厂,为西海岸新区打造中国北方光电显示产业发展高地添加重要砝码。
提前10天完成临建施工,提前20天完成桩基施工,提前23天完成贴建厂房主体结构封顶,提前92天完成生活包主体结构封顶等施工节点,该项目创造了京东方模组厂房施工的最快速度。这是西海岸新区开展精准招商、加强要素保障带来的效率。
先进制造业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是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关键所在。西海岸新区按照重点产业招商图谱进行“五位一体”精准招商,产业增量实现了多点崛起。
芯屏产业项目加速集聚,是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最佳例证之一。新区深入研究半导体及光电显示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精准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芯屏产业快速成势。“目前新区半导体及光电显示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9家,2021年实现产值413亿元;重点推进项目37个,总投资1032.8亿元。”青岛西海岸新区国际招商促进中心港澳台部部长张志令介绍。
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招商与发展政策、专业招商部门专业化定向招商、国企平台投资开发、大功能区园区平台有效承接、镇街做好项目服务保障,新区在招引项目方面打出了“组合拳”,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保障,招商效率进一步提高。京东方项目从落地到开工仅用45天,青岛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28天,从签约到开工用时1个月。
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顺利投产,总投资35亿元的中南高科青岛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上达电子封装用PI膜制品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福建万达光电智造生产基地项目等加速建设,西海岸新区千亿级芯屏产业集群已经初现雏形。
大项目之外,西海岸新区在培育“专精特新”上同样得力。西海岸新区着力实施民营和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计划,目前新区“专精特新”企业达到 1118家。今年3月,新区创新推出“专精特新”企业专属信贷,目前已发放贷款金额20.01亿元,授信金额34.05亿元。
抓好存量变革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必须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创新能力欠缺、试错成本太高则让很多企业对转型心存疑虑。新区正在开展的“揭榜挂帅”攻关机制,解除了很多企业的后顾之忧。
新区2021年度“揭榜挂帅”榜单共确定62项技术需求,已有49项成功揭榜并进行了科技计划专项项目申报。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祥海介绍,今年,新区在原有基础上探索建立“科技专员+揭榜挂帅”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通过从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派人员担任科技专员,在项目初始阶段即参与,对企业技术需求提前进行挖掘服务。
西海岸新区有雄厚的工业基础,近年来在“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步伐稳健,各产业之间的协同性不断增强。相比政府部门牵线搭桥,更多企业自发对接交流、自主联合攻坚,以数字化、智慧化赋能传统产业。
中电光谷产业园内的山东矿机华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智慧矿山建设上铆足全力。山东矿机已有近70年历史,在煤机制造领域深耕多年,作为山东矿机控股子公司,华信智能与园区内的科大讯飞等企业合作,正在为煤机制造注入新内涵。
“与科大讯飞合作,我们开发了矿山声纹检测系统,通过一个麦克风阵列解决了很多问题,实现了千万吨级矿井单班生产不超过5人。”山东矿机华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峰涛介绍。
受制于煤矿开采环境,矿机维修向来是难题,对于减速器等重要部件更是如此。“减速器相当于汽车变速箱,一旦停产维修往往要耽误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对煤炭开采来说时间是最大的成本。以前我们需要经验丰富的维修工人判断故障部位后进行拆解组装,这套声纹检测系统由科大讯飞提供算法,维修人员进行数据导入,系统再进行机器学习,效率大大提高。”钱峰涛说,运用该系统后拆解组装可从10天缩短到1天左右,整体维修时效也缩短到3天左右,同时减少了对熟练维修工的依赖。
通过与工况良好的机器声纹对比,该系统更可以在工作现场对工况进行诊断与预测,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目前,山东矿机华信智能正在贵州、新疆、内蒙等客户所在地建立当地维修中心、产品仓储中心,进一步压缩服务周期。
完善产业链条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金能以丙烷为原料的碳三产业链,拥有美国鲁姆斯技术的全球首套、单体产能最大的9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生产丙烯、副产氢气。丙烯作为原料供应本厂下游采用意大利巴塞尔技术的高性能聚丙烯生产,氢气在满足金能自身使用同时,可面向园区内青钢等企业发展氢能炼钢新工艺。”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项目副指挥邴良光表示。实际上,作为董家口经济区的高端化工“链主”企业,金能的作用远远不只提供氢气这么简单。
金能聚丙烯利用园区南洋聚合烯烃成核剂为辅助原料,生产出各种牌号的高性能产品,可供给青岛重点发展的汽车制造、医疗器械、食品建材等企业使用。丙烷脱氢生产的尾气,可通过管道循环为48万吨/年绿色炭黑装置提供锅炉燃料,形成能源循环利用。企业炭黑生产利用的则是园区企业青钢的副产品焦油,产出的炭黑又可供园区企业双星轮胎使用……减少运输成本、原料供应稳定,金能与周边化工企业在产业链条上实现了产业循环、互补共赢。
在董家口经济区,由于提前谋划、科学布局,园区内项目之间形成了多条贯穿多家企业的产业链条。在海湾化学、金能科技、双星集团、青岛特钢等“链主”企业的带动下,园区企业形成了更加牢固的产业集群,携手共进。仅仅今年前4个月,董家口经济区就已实现工业产值167亿元,同比增长41%。
以董家口经济区为代表,西海岸新区在振兴发展实体经济上,关键细分领域突破与全产业链发展并重的思路更加清晰。
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和改革综合保障中心副主任夏秀彦介绍,新区正纵深经略海洋、壮大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聚力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例如,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冷链等产业链方面,新区已经聚集北船重工、武船重工等多家重量级海工装备巨头,成为国家规划建设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获批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成国家级海洋药物中试基地。
目前,新区正在制定《西海岸新区加快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将对照“9+X”产业体系模式,制定、优化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清单式梳理区域布局、重点企业、支撑项目、关键技术、要素短板和招商目标,绘制产业链全景图谱。同时,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深化产业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建立完善营销网络,重点提升智能家电、汽车、海洋生物医药等制造业中高端供给水平。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西海岸新区正推动实体经济跨越发展、强势崛起,示范引领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青岛日报2022年6月26日1版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