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喜获丰收 新老果农各有“妙招”

平度大泽山葡萄成熟村民心里乐开花 记者实地探访讲述果农种植故事

初秋的晨风吹来丝丝冷意,大泽山的葡萄园里热度却不减。恰值葡萄上市季节,前来采购的商贩、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站在山头俯首远眺,葡萄园里人头攒动,时不时的传来欢歌笑语。半年多的辛勤劳作终于迎来了葡萄的收获,果农们在忙碌的同时,畅享着丰收带来的喜悦。日前,记者来到平度市大泽山镇的葡萄园里实地探访,讲述新老果农的“甜蜜”的葡萄种植故事。

新果农的种植理念

天宝庄园的负责人刘斌是葡萄种植方面的新人,两年前,他听说搞种植挺 “好玩儿”,于是就承租了300亩的庄园。“地里的果树一点药不用,出来的那不就是纯天然了。”由于缺少管理和种植经验,那时的刘斌心里想着只要不打药就是绿色果品,连最基本的除虫除草也没用心去做,任由葡萄和其它果树自生自灭。现实给了他一个大教训!开始的第一年,刘斌种出来的葡萄虽然皮薄肉甜但产量却很低,品相也得不到采购商的青睐。眼见甘甜的葡萄因销路受阻而烂在地里,刘斌十分懊悔。

“走绿色健康有机农业的道路,坚决不用催熟剂和膨大剂!”这是刘斌心里坚守的种植理念,借鉴之前的失败教训,刘斌开始静下心来研究种植技术,四处拜访葡萄种植大户学经验,并聘请了当地的种植能手来负责果园管理,庄园一步步走上了正轨。

临山近水,土地肥沃,管理精心……刘斌的庄园有了很大的变化,葡萄的产量也提了起来。为了解决销路问题,刘斌安排工人们每天傍晚给成熟的葡萄做上记号,半夜采摘装框,早上四五点钟将肉粒上挂着“白霜”的葡萄送到果品店。“天宝庄园的葡萄现剪现发,口感也新鲜,顾客们也十分喜欢。”果品店的老板们对刘斌的葡萄非常认可,短短半个月就帮着销售了三万多斤的葡萄。

“这段时间主要做水果店,偶尔也有来采摘的,回去通过微信下单。”刘斌目前想的是把线下的销售渠道先搭建好,有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后,他再通过线上做直播。“吃过我这葡萄的都说好,虽然品相上还有待提高,但咱就坚持不用那些催熟药。”

老果农的创新发展

新果农的刘斌传承着老一代大泽山人的种植理念,一步步脚踏实地缓缓前行,他算是新果农的一个缩影。那么,有着十几或者几十年种植经验的老果农们又是再忙什么呢?记者来到大泽山镇的高氏庄园做了一番探访。

高氏庄园是当地比较有名的集采摘、观光、农家宴于一体的葡萄园之一,总经理王红最近一直在忙活一个大事——订单农业。原来,早在2009年,高氏庄园的葡萄就获得有机认证。经过10多年探索,又成功酿造出有机冰葡萄酒。从葡萄种植到葡萄深加工,35年的时间,已让高氏庄园的葡萄做成了8大类,50多个产品。

但是,即使品种再多,最终销售出去变成经济效益才是关键。为了解决销售难题,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大泽山葡萄,为了让大城市的市民吃到健康农品,经过多次外出学习的王红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与一家公司联袂打造一款全方位的数字服务平台,通过VR技术全景展示庄园,让远程客户随时观摩真实的庄园,生产环节实现了全透明。

“我们就想通过客户的深度体验和融入,实现共赢,把葡萄产业和旅游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王红说,数字服务平台采取“认领农业”“订单农业”的会员模式,打破了时间和地理限制,能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在线下葡萄园里,那些挂领养牌的葡萄就是会员认领的。在线上,会员不仅可以进行自己的品牌宣传,还可以会员通过“云”社交相互认识、共同学习并达成跨界合作,实现了对会员的增值服务。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有20多个会员加入平台。

“我们不仅见证了有机化流程,还通过平台达成了新的合作,这个做法非常好。”岛城一家公司负责人如此评价王红的这个数字服务平台。据介绍,高氏庄园利用数字化平台随时随地发布产品信息,企业动态等可即时直播。利用AI技术,即时掌握客户关注度,促成业务,利用SCRM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真正实现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的经营模式。

延伸阅读:

小葡萄成致富“金串串”

据统计,大泽山葡萄现种植面积约有3.5万亩,年产量5000万公斤,种植户年增收7亿余元。在发展葡萄种植的过程中,大泽山人民已经从最初的卖葡萄变成卖品牌,从卖文化变成卖旅游。小小的葡萄做成了大产业,变成了带动当地群众致富的“金串串”。

不论是线下销售渠道的搭建,还是线上的“订单农业”、直播带货,变的是销售思路,不变的是“打有机牌 做特色农业”的种植理念,勤劳的大泽山人正用实际行动维护着属于他们的葡萄品牌。现如今,借助政府搭台唱戏,大泽山的葡萄节也已由地方性的节会演变成全国性的节会,有着“中国鲜食葡萄第一镇”美誉的大泽山正实现着自己的蜕变。(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记者 马丙政 兰昌云)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