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5年驱车120公里!他每周休息日奔赴西海岸大场中心卫生院坐诊

青春“乡”约义诊之路 奔波5年驱车120公里 一天连做16台手术

市立医院90后医生袁丁 每周休息日奔赴西海岸大场中心卫生院坐诊

他跨越120公里,从城市来到偏僻乡镇,深入乡间田野,贴近父老乡亲,5年间奔波辗转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急诊科与西海岸新区大场中心卫生院之间,从最初的挂职,到现在的公益义诊;从最初公交转车单程六七个小时,到现在雷打不动每周休息日驱车来坐诊。他就是还未满32周岁的市立医院急诊科医生袁丁,两次获评“山东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先进个人”。作为一名90后“候鸟”医生,袁丁甘于平凡,在基层简易的诊室给乡亲们诊疗、在爬山涉水中与农户攀谈,守护一方村镇的康健;他又不甘于平凡,借助于自己的努力和市区三级医联体—健共体的力量,尽心联络治疗无数复杂的病例。

义诊时间发到朋友圈

“袁医生,你还来不来?”

“来!在路上了。”

“下雨了,我以为你不来了呢,我们都等着了。”

“好,放心吧,一会就到了。”

17日清晨7点半,滂沱大雨中,疾驰的车子内,一通有着朴实乡音的电话打给了正在心急“赶路”的袁丁。往常每周到大场中心卫生院坐诊时,7点半他已经到了,这次因为下雨路上开得比较慢,迟了一些。

打电话的是大场镇村民,他们对待袁丁就像自家人一样亲切,很多人都留存着袁丁的手机号码。还有少数会用微信的村民,早就在日历上标记下了袁丁提前在朋友圈及大场中心卫生院公众号发布的信息:“7月份到大场门诊及查房时间暂定为:7日、11日、17日、21日、27日!如有变化提前通知。”袁丁告诉记者,“在市立医院急诊科,基本不会给患者留电话,因为也不需要;但在大场,我愿意给乡亲们留个电话,因为大多数老人不会使用微信,或者使用不熟练,其实他们一般也不会打,但打的时候一定是有事求助。”

袁丁奔波于各楼层查房。

大场中心卫生院的门诊是上午8点开门,但是乡亲们一般7点半就到了。每周一次来坐诊,袁丁从早上一起床就想尽快赶到,就怕乡亲们等得太久,因为很多人看完门诊还要回去干农活。

大场中心卫生院位于西海岸新区西部,紧邻日照五莲县,地处偏僻,袁丁家住李沧区,隔了120公里的距离。从去年买车后走高速,路况畅通时,袁丁早上6点出发,一般两小时内能到达。2018年8月24日,袁丁被选派到基层挂职,第一次来到这处偏远陌生的乡镇。那时刚工作一年的他,从青岛市区搭乘公交车多次转车至大场一次要花7个小时,“我从小晕车,那半年每次来回必定随身携带晕车药。”袁丁告诉记者,但他仍觉得自己很幸运,2019年青岛西站启用,作为西海岸第一批高铁乘客,他仪式感满满地坐上了首发列车。从此这样的奔波改为了“高铁+公交”,行程也由7个小时缩短到了两个多小时。

8点左右,雨仍下个不停,袁丁的车子驶入了乡间林荫道,当一拐进大场中心卫生院时,五六名蹲在门诊楼前等候的患者全都站了起来,朝着袁丁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乡村百姓与三甲医院的医生每周一次的约定,他按时奔赴,不曾失约。

10小时的忙碌

8点10分,袁丁踏入大场中心卫生院的诊室,十几名已经预约的病人开始按序就医。“最近怎么样?上回看了之后感觉好点了没?”袁丁问诊前会先亲切地与患者交流一番。在路上打电话的刘大姐,是“老病号”了,常年劳作让她总是浑身疼,尤其是腰腿,这次带着家里的两个亲戚一起来找袁丁看病。“上回看了之后好多了,腿一点也不疼了,这次再来复查,主要是把家里人也带过来找你给看看,都是差不多的毛病,肩膀疼、胳膊疼……刚才还怕你下雨不来了,就没忍住打电话问问。”刘大姐不好意思地说道。

上午两个多小时的门诊时间,袁丁接诊了24名病人。“来就诊的村民大部分问题都是顽固性颈肩腰腿痛,今天这24人其中有一些轻症的,我就给他们开些药和处方,回去先吃药看看,并教他们一些康复的锻炼方法。另外还有11人是比较顽固的疼痛,治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住院治疗。”袁丁说。

上午10点多结束坐诊后,袁丁与大场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杨瑞军一同马不停蹄地跑到4楼病房开始联合大查房。平常这些病人由杨瑞军负责,每周趁袁丁来的时候再将一些疑难重症的病人交给袁丁看看,一起为患者给出最好的治疗方案。

“我7日就来住院了,和我姐姐一块,都是奔着袁医生来的。我胳膊疼,根本不敢伸直,我姐是两个腿脚都不行,11日袁医生给我们看了看,进行了小针刀治疗,现在我的胳膊好多了,能伸直了,今天特意等着他给我看完再出院。”病房里,大场镇韩家洼村63岁的村民王贻美告诉记者,“2018年袁医生刚来的时候我们就听说了,后来也来找他看过病,再后来听说他结束挂职要走,我们可‘吓坏了’,好在后来他经常来坐诊。”

从4楼到3楼、2楼,袁丁奔波在一个个病房中。病患几乎全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沧桑的面孔和忍耐病痛的坚毅,在这名“好脾气”的年轻医生面前,他们赞誉声不断,“袁医生技术好,给我治疗以后真的不疼了。”“袁医生也不嫌我们脏,从不高声言语,态度总是那么好。”……几趟跑下来,袁丁的衣服都湿透了,没时间喝口水,简单洗把脸,他争取中午前给有需要的病人安排几台超声针刀镇痛术,不然全排在下午做不完。

一天16台手术

查房一圈后,袁丁记下了16名需要进行超声针刀镇痛术的病人的情况。大场中心卫生院2楼的手术室是近期新装修过的,仪器设备也非常先进。袁丁一边对病人进行可视化下针刀操作,一边对辅助的医疗科主任董克金进行指导,“这个位置,看见针头了,先进行麻醉注射,再进行针刀松解……”

下午1点,早已过了午饭时间,袁丁做到了第5台超声针刀镇痛术,还没有停下来,“只要还有患者等着做,就先忙活完再考虑吃饭。”手术室外的等候区,51岁的患者张女士告诉记者,她这些年也曾多次奔波到青岛市区大医院看病,每次来回需要折腾大半天时间,这样的体力耗费让她觉得更受罪。

袁丁来到基层给乡村患者亲切义诊。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王紫薇、胡晓玉供图

“医生下乡比病人奔波好。”这句话袁丁常挂在嘴边,他也曾做过一个简单计算:一名医生下乡一次,至少可以让30多个家庭免于奔波。“给老百姓解决问题,尽量在当地解决。一是路途上几乎没有花销,二是看病不影响老百姓种地务农,三是医保报销额度越在基层越高。”袁丁说。

匆忙吃完午饭,袁丁继续为患者进行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筋膜阻滞治疗术,留在大场的一天时间,他恨不能多做点、再多做点。16台手术结束,已是日暮黄昏,袁丁又与几名同事交流一番后,晚上7点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充实的周末,在杨院长、董主任的全力配合下,16台超声治疗术完美收官,治疗效果满意,感谢大家对大场疼痛诊疗团队的支持与信任。”随后才伴随着夜色,他再次踏上回家的路途,等待他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开始的市立医院急诊科12小时的紧张工作。

从迷茫到破局

是什么动力让这名90后医生坚持5年公益义诊?袁丁又是怎样赢得患者的信任的?

2017年,硕士毕业后袁丁入职青岛市市立医院急诊外科。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医生,工作刚一年后,他接到一个“完全蒙了”的任务:到农村基层卫生院挂职分管业务的副院长,时间两年。

“下乡挂职两年,作为一个才工作一年的新人,刚刚理顺了急诊科的工作。此外,家里孩子还不到一岁,妻子刚刚入职工作。在孩子和家庭最需要的时候,要离开家;在最该学习临床技能,苦练童子功的时候,要离开临床。一个初出茅庐的‘黄毛小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挂职业务副院长,如何自处?如何服众?”袁丁说,一时间各种迷茫涌上心头。

但是袁丁内心也清楚这个任务的分量,组织的需要,领导的信任,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抉择的十字路口,这个迷茫的年轻人回学校拜访研究生导师王英振教授。老师说的简单明了:“让你去,是院领导对你的信任,别偷奸耍滑,老老实实干活。”老师一句话让他豁然开朗,家里人对他的工作也是全力支持。然而另一个问题才是困扰他的重点,两年的下乡时间,自己的急诊和骨科业务怎么办?最终在院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协助下,袁丁争取到一项“特殊政策”:每周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回医院上一套白班和夜班,以保证每周不和本专业业务脱节。

大场中心卫生院开设的临床专业包括全科医学、大内科、大外科、五官科、中医科,辖区内卫生室40处,担负着全镇87个村52000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和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在袁丁来挂职之前已陆续有多名职工借调或辞职离开,实际开展工作人员远不到核定工作人数。“碌碌无为不行,必须干出点成绩。”袁丁怀揣着决心,但究竟该从何处入手?自己的专业急诊在基层一年碰不到几例,骨科手术在基层同样没条件开展。

想不出来就去调查,去下乡。袁丁连续走访每个村每户村民,与周围每个乡医同事聊问题。经过连续几个月的摸底调查,他真实地成为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基层医务工作者是基层卫生工作分级诊疗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守卫基层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发烧就去拿药,受伤去简单地处理和包扎,平日里,人们太过于熟悉他们的存在,以致很少去感谢他们“润物细无声”的付出。乡医们总会不自信地说:“比起大医院医术高明的医生,自己显得太过于平凡了。”身兼多职的他们除了肩负着临床诊疗工作外,还同时负担着家庭医师签约、健康扶贫等一系列的工作,压力之大,工作之繁冗,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正是从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尴尬处境中,袁丁找到了工作的突破点。他与自身专业特长相结合,制定了工作计划:首先,从基层医疗最需要的急救培训入手。2018年9月,以《大场中心卫生院医疗安全与院前急救培训系列——急危重症快速识别与处理技巧总论》为题,开始了他在大场的系列培训课程。旨在培养基层大夫的疾病分级判别能力,以及急危重症识别和处理能力。培训取得了相当好的反响,勾起了一线大夫的学习兴趣,很多人和他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其次,帮助基层医师确定医疗专业特长发展方向。他细心地研究了卫生院的专业设置和各科医生的学习和执业经验,帮助他们确定医疗专业特长发展方向,在卫生院原有综合医学、全科医学的基础上,确定以个人业务兴趣、特长为主,综合调控为辅的原则,明确呼吸内、心内、神经内等业务专攻方向,邀请市立医院专家一对一带教,实行导师带教制,师生一对一对接。2018年10月,市立医院医疗专家团队来到大场中心卫生院,为大场镇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及健康指导,专家团队和当地医生互加了微信,建立了业务联系。卫生院选派了一名年轻医生到市立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培训内容也是袁丁选定的:神经内科和疼痛科,这两类当地老百姓最常见的病症。卫生院的临床工作也有了明显起色,建立了会诊制度,每周一组织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建立了大查房制度,每周三带领全院医生大查房,边查边讲。2018年12月起开展了晨讲活动,每天拿出半小时讲课时间,每名医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轮流讲。

从挑战到蜕变

让医生自信,让患者信任,这是袁丁任职后的两道关卡。一次又一次扎实有效的医疗服务、下乡义诊,乡亲们被大医院来的袁丁打动,渐渐学会与他沟通,而袁丁更是早就听懂了当地的方言。2019年3月,结合当地大量颈肩腰腿痛病人治疗的迫切需求,大量膝关节疼痛病人得不到有效救治,经过反复论证,袁丁结合专业特长,在卫生院设立了以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农村常见疾病为主的特色专科,这一提议得到了市立医院、西海岸新区健共体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中西医结合疼痛科于2019年5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随着各项业务的不断开展、提升,新开展的玻璃酸钠注射、神经阻滞下软组织松解术、局部痛点封闭等多项新技术得到推广,辖区居民就医获得感大幅度提升,甚至吸引了周边多个乡镇的村民都慕名过来诊治。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诊疗疼痛病人1200余人次,2020年1月,大场中心卫生院中西医结合疼痛专科获评青岛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专科,这是对卫生院工作特色业务提升的巨大肯定,也极大地提升了卫生院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020年,涵盖远程会诊、市-区-镇、医联体-健共体等新模式的大场中心卫生院“眩晕及卒中云康复病房”特色专科建设计划稳步推进,在市立医院、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袁丁见证了该特色专科于4月8日挂牌运行,更好地服务于大场镇居民。

通过近两年的不断摸索,袁丁发现“强人才”是强基层非常重要一环,这里的“强人才”恰恰就是基层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这里的“强”不是去搞高精尖技术,而是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以辖区常见病、多发病为努力方向,做好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以及复杂疾病的初级筛查工作。担当一个“守门人”角色,做到小病不出门,大病早发现,急症快速处理。现在大场中心卫生院通过两年的业务提升及推进计划,基本形成了以全科业务为基础,中西医结合疼痛、眩晕康复及卒中早期筛查为专攻方向,并有强有力的院前急救团队做保障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这一格局在市、区卫健部门和医联体—健共体支援帮扶下越发坚固。同时形成兼顾多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与上级医院专科人才建立单线联系、导师一对一带教模式,充分利用上级医院的支持优势,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新的特色专科,争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既能很好地发展人才,又能切实落实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等措施。这样,“健康中国”“健康青岛”这些宏大的词汇,才能真正变成鲜活和沉甸甸的成效。

袁医生回来了

播下一粒种子,然后等它长成大树,这需要时间。2020年底袁丁的挂职期结束,本该回归市立医院急诊科工作的他,又被村民们的一个个电话“喊”了回来,被大场中心卫生院诚恳的邀请“喊”了回来。

“袁丁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优良的服务态度得到了居民们的广泛赞誉,影响力很深。挂职结束后,仍有许多患者慕名而来。”杨瑞军告诉记者。这份挽留,同样也再次激起了袁丁的医者仁心。村民的善良、自强和坚韧打动着他,于是在市立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原本到期的支援得以再次延续下去。现在,作为青岛市市立医院常态化对口支援人员,袁丁定期义务利用每周休息时间到大场中心卫生院坐诊查房。

这样的付出,意味着袁丁再次开始他的“转场”生活。过去两年挂职期,他从周天下午到周四住在大场,每周四上午看完了卫生院的门诊,下午启程回青岛,到市立医院值班。现在,每个月在保证不耽误市立医院每项工作前提下,每逢排出工作表,他会第一时间把每周休息时间留给大场的父老乡亲们,一旦有临时调班需要调整义诊时间,他也会赶紧通知以免乡亲们白跑一趟,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总会保证每月至少四五次到大场卫生院“赴约”。

谈及基层义务服务的初衷和坚持下去的动力,袁丁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真觉得没什么。”他告诉记者,自己早已把大场当作“第二故乡”,“给老乡们看病确实会及时发现一些疑难杂症、重症,但是还有很多病其实并不是很复杂,这就需要医生能耐心给老乡详细讲解这个病是什么,该怎么治疗,除了疾病本身,有时心理、情绪的关注同样重要。”在一些治愈案例的自发宣传下,乡亲们对袁丁的“依赖感”逐渐加强。而在他的带动下,一支“不走的基层队”正在逐步成长。袁丁看到,卫生院的诊疗思维正发生转变,不仅要因病施治,更要因人施治,从单纯“接诊”“看病”转换至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给病人更切实的指导,让大场中心卫生院成为守护当地百姓健康的第一道屏障。(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摄影 记者 杨博文 )

来自农村 “医”心守护一方乡亲

袁丁立志当好基层卫生院“联络员”  努力让“第二故乡”的“亲人”就医更便捷

从怕看病到敢看病再到看病方便,如何满足老百姓实实在在的需求,一直是青岛市医疗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实,在岛城广大的乡间土壤,还有很多像袁丁一样的“送医疗到家门口”的下沉式对口支援者,更有许多普通基层医务工作者忙碌在一线。随着新时代医改的深入推进,可以看到基层老百姓看病求医越来越便捷——小病常见病不出镇,大病疑难病及时调度转诊。而这条新路径,让袁丁在基层支农的第五个年头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当好“联络员”,在基层继续守护百姓健康。

从农村来 到农村去

袁丁出生在农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常常为他和哥哥的学费、生活费发愁。袁丁坦言,他对农村并不陌生,但是在大场,却是第一次以医生的身份下乡,在乡村巡回医疗的过程中,带领自己的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家医签约、健康扶贫、义诊等业务,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家庭,倾听了一个又一个求医的故事,也知道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疾病和贫困、落后总是相伴而行。“每每想到这,我的内心总是涌起一种五味杂陈的复杂心情。”袁丁说,广袤的乡村,有最真实的基层医疗故事。

7月16日晚记者联系袁丁采访前,他刚接了个电话,是曾经的患者、95岁的大场镇村民李奶奶突发心梗,老人被家人送往医院后,并不想再进行手术治疗了。“她的家人给我打电话,‘袁大夫,帮我们劝劝老人,医生说手术成功率很高,我们想给她治’。”袁丁了解情况后,在电话里亲切地跟老奶奶说,“做手术吧,还能有10年活头呢!”李奶奶在电话那头笑了,“好,那我听你的,做手术。”

袁丁(右)为患者进行手术。

村民们对袁丁的信任,令他难以忘怀也深深感动。去年在大场中心卫生院坐诊时,袁丁曾接诊了一名老人,晚上睡觉时频繁出现无法动弹和呼吸困难的症状,家人怀疑她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通过分析,袁丁猜测是心律失常,于是建议将老人转到市立医院进行检测。心律失常只有发作时才能检测出来,但老人在市立医院住院的几天没有出现症状,于是诊断和治疗陷入了僵局。老人的家人表示,如果再查不出来就把老人送到精神病院。袁丁努力给患者家属做工作,在医院又待了两天,终于在老人再次发病时确诊就是心律失常。老人立刻进行了手术,经过诊治,从此再也没有发病过。类似的事情过去后,原本袁丁没有放在心上,但这名老人每当有空总会到大场中心卫生院打听问“袁医生来没来?”如果恰巧袁丁在,老人便进来看看,“我就是来让你看看,我挺好的!”今年端午节,老人特意从城里子女家赶了回来,在家里煮了粽子和鸡蛋,碰巧那天袁丁临时调班延误了一天到大场,老人就在老家多住了一天,直到亲自见上了袁丁。“接过老人的一片心意,我们两个眼睛里都含着泪花。”袁丁深切地感觉到,医患之间的感动和彼此成就也是双向的。

萤萤之光 点亮基层

2018年12月5日,是袁丁终生难忘的一天,中午大约12点,一名因气道异物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一岁多小患儿送到了大场中心卫生院。这样的突发紧急情况,即便是在大医院也非常危险,何况地处偏远、救治水平较差的村镇。

万幸的是,袁丁组织的全院急救培训刚刚结束,参加过气道异物培训的值班医师肖辉腾迅速反应,准确实施海姆立克急救等各项措施,为后续施救争取了充足时间。通过抢救,患儿恢复了呼吸和心跳,逐渐恢复了意识,随后得以顺利通过120转诊到上级医院。袁丁一直跟随着救护车,直到看到小患儿顺利完成手术。现在,袁丁跟这名宝宝的家长还一直保持着联系,知道孩子现在非常健康,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患儿出院后,家长给卫生院送来一面锦旗,当孩子妈妈扑腾跪下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就冲着这失而复得的幼小生命,自己来大场所有的付出都值了。”袁丁回忆,那场成功的急救成为2018年卫生院业务提升的一个很好注脚。抢救成功也给了袁丁和同事们极大鼓舞,基层医务工作者们更深刻认识到院前急救的重要性。随后袁丁继续引入了多种院前急救培训设备,如气管插管模拟人、心肺复苏模拟人、小儿气道异物模拟人等,反复强化训练。

萤萤之光,点亮基层,大有作为。2019年6月,在袁丁的带领下,团队通过气管插管、近20次电除颤抢救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成功抢救一名电击伤患者,这是卫生院的院前急救能力提升的又一次成功验证。

这些年的乡医经历让袁丁认识到,要将自身所学学以致用,甚至扩展利用到其他领域去,不仅仅是将在市立医院学到的学科知识运用到支农工作中,也要将支农工作中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到市立医院的工作中。袁丁曾经运用在乡医经历中了解到的惠医惠民政策,帮助一对不了解报销政策的农民夫妇解决高额医药费。他表示,“通过下乡了解这些政策以后,反过来再给市立医院这边的病人去做一个宣教,这也很有意义。”

5年来,袁丁常常在市立医院和西海岸大场中心卫生院之间奔波。 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王紫薇、胡晓玉供图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

对于乡村的病人,袁丁尽可能多地提供帮助,能在当地解决的病,一定在基层解决,以缓解大医院的压力和村民的负担。而有些病人,现有条件无法在当地提供有效措施的,就为其指明下一步求医方向,或者联系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市立医院相关专业的专家同事,以免乡亲们在看病过程中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今年春节后不久,48岁的大场村民丁大姐发现左侧乳房长了个硬块,袁丁接诊后根据经验判断可能是乳房肿瘤,需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及时治疗。但丁大姐一听要检查、住院甚至手术,着实犯了难。原来她的父亲79岁高龄,还身有残疾,73岁的母亲患有哮喘,上高三的大女儿很快要去考试,家里还有个小女儿。她是一家老小的顶梁柱,也是唯一的经济来源,“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她愁得不知如何是好。袁丁得知情况后,一面向丁大姐详细解释检查的必要性,同时又赶紧联系到其村里本家族一位德高望重的亲戚共同做工作,“困难是临时的,一定有办法解决。”袁丁如同亲人一般鼓舞、动员丁大姐积极面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丁大姐同意了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那天我正好又去大场坐诊,看完一天门诊,丁大姐给我打电话说愿意去治疗。我一听很高兴,‘走,正好我拉着你一块回市立医院。’”当天晚上,袁丁开着车把丁大姐送到了青岛,对没离开过镇上的丁大姐来说,不用费尽心思找医院、找专家,就可以顺利来到市立医院进行检查确诊。接到袁丁的请求后,市立医院紧急启动急诊外科、超声科、乳腺外科MDT绿色通道诊疗模式,检查结果正如医生所料,乳腺实性占位,考虑为乳腺恶性肿瘤。“说实话,我一想到是癌症,还有家里的经济情况,就想放弃治疗了。”丁大姐哽咽地说:“但是医生的鼓励,让我又重新有了希望。只有保护好自己,才有机会尽孝,才有机会陪着孩子们长大。医生的话对我触动很大,我想活下去。”今年2月底,在亲戚和医生的帮助下,丁大姐成功手术。为了减轻她的经济负担,医疗组想方设法为她省钱,在出院之际,袁丁和多名医生还自发捐助了1200元营养费。现在丁大姐常常给袁丁发微信“汇报”自己的情况,看见她重拾乐观积极的生活,袁丁非常欣慰。

让基层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就医的便捷性,缓解基层社区群众就医难、就医贵的情况,是国家卫生强基层的目的所在,也是市立医院基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卫生支农过程中,袁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启动市级医院疑难危重症的MDT诊疗模式,践行市级三级医院的诊疗职责,多次组织为基层疑难重症患者进行MDT诊疗,各辅助科室积极配合,紧密衔接,救治了一例又一例的基层疑难危重病人。丁大姐正是该模式下众多受益的基层病人之一。

搭建桥梁 方便百姓

据介绍,近5年,青岛市市立医院共派出近200名医生下乡支农,对口支援,支援地区涉及平度市、莱西市、胶州市、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城阳区等多个区市的中心卫生院、二级医院等,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营养科、中医科、院感科等多个特色学科。以医院对口支援的大场镇中心卫生院为例,3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200余例疑难危重症病人通过双向转诊在市立医院得到成功救治。袁丁以“联络员”的身份,搭起市立医院对基层卫生院的常态化对口支援的桥梁,促成了市立医院第一个乡镇级常态化对口支援联络站的正式成型,大大提高了基层就诊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当地一个长期腹痛、腹胀的瘦弱孩子,曾连续4次到多个大医院就诊,做了各种检查,诊断为胃肠功能问题,久治不愈。袁丁仔细体格检查后,怀疑是慢性阑尾炎,建议转诊到市立医院普外科,最终证实了他的判断。孩子做了手术后,很快痊愈,长胖了10多斤。还有一名脊椎患病的老人,为治病已经花了四五万,穷得家徒四壁,病情进展到几乎瘫痪,袁丁得知情况后最终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市立医院脊柱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他还特意向市立医院的前辈专家告知了病人的经济状况,最终在脊柱外科专家团队的帮助下成功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第二天老人症状就缓解了大半。

“这些转诊的病人,涉及到骨科、普外、呼吸、消化等各个专业,对这些远道奔波而来的病人,青岛市市立医院、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各个专业的前辈和同道一路绿灯,给了患者们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让他们少走弯路,节省了求医费用。”袁丁说。2018年5月,在西海岸卫健局的领导下,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与包括大场中心卫生院在内的7家乡镇卫生院组成健康服务共同体,开启了区—镇两级医院健共体合作模式。2022年健共体成立健康指挥调度服务中心,开通24小时健康服务热线86190000,再加上此前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与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形成的市—区两级医院医联体合作模式,市—区—镇三级诊疗模式成型,形成了“强基层”的巨大合力。卫生院充分利用医联体-健共体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如医疗设备共享、专家下沉等多项惠民措施,多次邀请市立医院、新区人民医院对辖区居民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义诊以及特色专科的建设进行指导。“而我本人很荣幸能够作为各个环节中很小的一环,直接搭建市-镇两级医院的帮扶平台,我想这也可能是青岛市卫健委关于我们这第一批对口支援挂职业务院长的初衷,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袁丁说道。

声音  

同事眼中的袁丁

踏实 务实 真实

今年48岁的杨瑞军已在基层工作20多年,虽然他和袁丁的年龄相差10多岁,但却一直是袁丁在大场卫生院中西医疼痛科默契配合的好搭档。每逢前一天袁丁到大场查房和治疗过后,第二天杨瑞军总会与他再电话沟通这些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情况。“17日那16台手术后的患者治疗效果都比较好,其中11人在第二天就办理了出院。”杨瑞军在电话中跟袁丁说。往往他们在基层遇到的疑难问题,也会习惯性拍下来发给袁丁看看,让他帮忙给一些反馈意见。

“踏实、务实、真实”是杨瑞军对袁丁的评价。“说实话,一开始没想到这个‘毛头小伙’能留得住,没想到他能踏踏实实干这么多事,为老百姓真正解决难题,为卫生院的发展真正摸索路子。”杨瑞军笑言,很多卫生院的职工都有这样的感受——没想到这个城里的医生真在乡下待住了;没想到这个年轻人手上真有技术,各种急救技术和临床操作技能,他全都能上手,而且讲得头头是道。

“‘强基层’是新医改以来最热烈、最受欢迎的口号之一。如何为群众提供有效、方便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的问题,最重要的解决措施之一莫过于是引入优质人才,留住基层医务人员。资源在越是稀缺的地方越能发挥更大作用,人才亦是。”杨瑞军欣喜地看到,现在卫生院来了“组团式”的病人和百分百的满意度,政策与制度的双重保证,使更多居民在家门口看好病,也为基层医务工作接下来的成长与奋斗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

好学 爱钻研 有上进心

“我们都还很年轻,要多学技术,多深耕精细自己的业务。”40岁的大场中心卫生院医疗部主任董克金还清晰地记得,袁丁跟大家聊天时说过的话。

“坚持5年的下乡义诊,不仅是业务上的支持,更多的是理念、精神上的支持。”董克金说,乡医们不仅从多次培训中学到了如何识别危重症,如何进行CT检查、提高阅片能力,如何急救、如何进行疼痛治疗,更在一次次学习和治疗中建立了自己的学习体系和工作态度,每名乡医都可以方便地在市区镇三级医院的多个工作群中进行病例分析、探讨和学习,好学、探究的精神和风气让基层医务工作者也更有信心、更有目标、更有奔头。

今年,袁丁还与大场中心卫生院年轻医生们一起申请了“山东省基层卫生协会2022年基层卫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提交了“三高共管”方面的立项课题。董克金表示,未来自己还要向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市立医院的医生专家们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从医誓言,守护乡村居民的健康。

特写

我从农村来,愿再走乡间路

在既往的步履中,1990年出生的袁丁走得非常踏实。大学时期入了党,获评过学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5篇,其中“中华系列”核心期刊2篇、CSCD杂志1篇,连续两年荣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累计7万余元,这笔靠自己奋斗得来的奖学金,让自己与同为医生的爱人结婚时,没花家里一分钱。

袁丁硕士研究生攻读的是骨科关节外科方向,毕业的时候做不了本专业,便选择了急症科,他觉得在急诊科工作锻炼应该是每名医生成长之路的必经阶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袁丁始终相信这个朴素的真理。在大场中心卫生院,还一直留着他曾经的宿舍,无需踮脚一伸手就能触到屋顶的简易小平房里,曾记录着他刚结婚一年就离开妻女的两年多青春时光。宿舍外有一处小院,农家出身的袁丁,熟练地种满了蔬菜,现在每周坐完诊,拿出几分钟去院子田地里简单整理一下,就是他的放松。农田里的生活,让他心情平静地想起老家的父母乡亲,想起小时候乡亲们主动为他家送去的生活费,想起父亲的胳膊因长年劳作耽误治疗已经直不起来,“如果我早点掌握医术,就能给父亲治了,现在已经晚了。”袁丁说,他早就把大场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早就把这里的村民当成了自己的亲戚,用自己的一点力量为他们提供帮助,“我从农村来,愿再走乡间路。”

“人生没有如果,命运没有假设,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袁丁坚信,自己这5年的坚持没有白费,唯一遗憾的是愧对5岁的女儿和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妻子。现在只要有空,袁丁就会给家人做一顿大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袁丁近两年也一直在备考博士,希望自己接下来继续作为一名党员医生,用实际行动践行医疗卫生服务“强基层”的医者使命,守护百姓的健康平安。(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摄影记者 杨博文)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