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青岛市委市政府建设全域统筹水务体系的平台公司,今年以来,青岛水务集团充分发挥水资源保障和水生态治理的战略性、基础性、功能性作用,坚持以作风能力提升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积极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保民生。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8%,营业收入环比增长31.5%,经营发展实现逆势上扬,为全市经济发展贡献水务力量。
一、坚持“稳增长”,主动作为体现国企担当
青岛水务集团用足用好融资创新政策,全市首个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取得实质进展,拟上市发行规模14亿余元,以存量资产带动增量资金投入;积极申请排水管网改造项目政府专项债3亿余元,推动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成熟运营10亿元规模的现代海洋产业基金,全球首发非金融企业蓝色债券,以资金杠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用水报装“1100”模式,四年时间提速1100%;推行“客户代表”主动服务,供排水接入“零申请”“零材料”“零跑腿”“零收费”服务惠及市场主体78家;落实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政策,水费“欠费不停供”惠及3470家,房租减免惠及23户,及时足额支付中小企业账款,最大限度稳定市场主体。
海水淡化
二、坚持“促发展”,深度匹配城市发展战略
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一二三四六十”目标定位和思路举措,明确“3个平台+1个产业链”发展格局(搭建大供水全域统筹平台、大环境综合治理平台、大环卫协同保障平台、打造百亿级海水淡化产业链),加快市域内环境水务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合资合作资源整合。聚焦城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发展瓶颈,构建“四纵四横”供水布局,建设泵站14处、管网57公里,构筑完备的“水务设施骨干网”,实现多水源综合保障。与行业领军企业康恒环境合作打造固废处置业务发展合作平台,提升固体废弃物利用处置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助力“无废城市”建设。拓展淡化海水应用场景,建设国内首个海水淡化产业园,建成年产值10亿元的青水津膜装备制造基地,打造海淡装备集聚高地。完成省重大项目百发海水淡化二期工程,海水淡化日产能扩大至30万立方米,增长50%,不断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
三、坚持“抓投资”,助力城市更新建设三年攻坚行动
把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作为提升产业能级、补齐设施短板的重要契机,投资19亿元,开足马力、倒排工期,加快建设20项水务重要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上合示范区配套给水管道项目24.6公里;加快胶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投资3亿余元,解决了1万余户村民吃水难题;提前一个月完成崂山水库防汛路、娄山河污泥堆肥产能提升工程,项目投资取得积极成效。投资1亿元加快智慧水务建设,打造“136N”智慧水务体系。健全41项总投资额286亿元的城市更新建设项目储备库,目前北部中心水厂项目、李村河北岸水质净化厂等项目已顶格推进前期工作,预计年内再实现投资22亿元,确保项目快落地早见效。
四、坚持“保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水务保障
完善防汛预案、应急演练、指挥体系、物资保障,确保崂山水库及城市道路安全度汛。深化“青水管+”供水惠民便民服务,建立入户10公分延伸服务、30分钟响应、24小时不打烊工作机制;创新开展“经理接线日”、引导服务等,解决市民诉求7万余件。深化“优质水工程”,深度处理总规模85.1万立方米/日,水质检测能力达到233项。拓宽高品质再生水应用领域,向李村河、张村河等流域补水4854万吨,营造“水清岸绿”的优美河道生态。强化减污降碳和资源循环利用,国内率先开展啤酒生产废水协同处理,年处理啤酒废液120余万吨;自主研究无碳源投加污水处理技术,年节约碳源费用1200余万元,减排二氧化碳5000余吨。前5个月供水量1.56亿立方米,污水处理量1.55亿立方米,垃圾转运量44.17万吨,保障市民宜居幸福。
下一步,水务集团将继续发挥国企“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深度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助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加快打造以涉水产业和环境治理产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环境水务产业集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