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规划所、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主办,海纳云承办的“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更新高峰论坛”在青岛拉开帷幕。
现场,海纳云重磅发布了“海纳云数字孪生开放平台”以及“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等最新研发成果。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处长王锋堂,中国信通院规划所数字孪生城市中心主任张育雄,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程承旗,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佃利、海纳云董事长陈斌等政企嘉宾、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激荡新思路,碰撞新智慧。
海纳云凭借在数字城市领域持续多年的深耕,在当前城市更新成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通过AIoT、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自研核心技术为城市更新这项民生福祉工程注入“数字新动能”,助力实现城市功能提升和再生,承载激活城市、重振城市的发展战略,为山东实现“走在前、开新局”,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了智慧化内涵。
01
智慧汇聚,数字赋能
海纳云答好城市更新时代命题
2019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城市更新”一词正式走入公众视野,此后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已有411个城市实施2.3万个城市更新项目。然而,各地推进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拆大建”及过度房地产化等问题,让城市更新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十四五”发展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鼓励推动城市更新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以长期运营收入平衡改造投入。
海纳云在2022山东(青岛)宜居博览会上精彩亮相
数字应急与城市生命线展台吸引嘉宾驻足
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从五个方面对城市更新工作进行部署。其中之一,便是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改造,要打造智慧社区,升级数字化、智能化城市功能。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处长王锋堂在致辞中提到,城市更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下一阶段城市更新的建设将从7个方面推动,包括健全城市体系、优化结构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等,其中提高运行效能是指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能市政、智慧社区、智能建造、智慧城管,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海纳云董事长陈斌致辞时表示,海纳云将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依托自主研发的星海数字平台,打造城市大脑、数字市政、 数字应急及城市生命线、数字 BIM/CIM、数字城市治理、数字社区/ 园区等多个应用场景,赋能生活数字化、经济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转型,激活旧有的城市空间,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的整体变革。
02
“海纳云数字孪生开放平台”重磅首发
夯实数字孪生城市底层平台能力
今年3月份出台的《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点出了数字化之于城市更新建设的重要性,要通过数字化应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可以说,以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更新,已成为青岛兑现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目标,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所在,也是国家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的关键密钥。
城市可视化运维是城市更新和数字城市建设内容的一部分,而可视化需要底层数字孪生工具。正如中国信通院规划所数字孪生城市中心主任张育雄在演讲中所说,数字孪生底座平台,有利于城市数据治理(元融合)能力提升,推动城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助力城市有机更新。
海纳云展厅吸引众多嘉宾参观
在论坛现场,海纳云重磅发布的“数字孪生开放平台”,以在城市实景三维技术上的众多率先探索和创新,希望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构筑城市数字孪生的基底。
据海纳云数字孪生总经理高翔介绍,针对实施城市数字孪生项目的过程中,面临的经验匮乏、费时费力、效果不佳、交付延期等困境,“海纳云数字孪生开放平台”集“场景编辑器、数据中台、二次开发接口、云渲染平台和智联网平台”五大功能于一体,助力GIS数据工程师、3D建模人员、UI设计师、技术工程师等行业用户在此基础上快速开发出面向各行业场景的实时实景数字孪生应用,为行业用户打造最好的引擎和完整工具链平台,节约80%的开发时间,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智能服务,真正实现线上一座城,线下一座城。
目前,“海纳云数字孪生开放平台”已在青岛崂山金控大厦、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冰箱工厂等项目中实践应用,实现楼宇、园区、市政运维、城市治理等从二维空间到三维世界的转化,实现“一屏览全局”高效、可视、节能运维。
海纳云打造的“胶州老旧社区改造项目”
胶州市绿色智慧社区平台
从数字孪生开放平台开放的SDK/API接口,到将底层孪生能力输出至各业务口,“海纳云数字孪生开放平台”与海纳云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进行联通,形成一套全面的智慧城市落地解决方案,全面赋能城市从“规划→建设→运维”全周期一体化运作,实现城市全息全局的动态可视化感知,高效化运维。
海纳云数字市政场景展示
青岛市道路桥梁监管服务平台,山东省首个接入全市桥梁信息的城市级平台
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程承旗在演讲中也表示,数字孪生城市可实现对城市道路、桥梁、井盖、灯盖、建筑等基础设施的全面数字化建模,以及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充分感知、动态监测,实现对城市的精准映射,虚实交互,担当起了城市更新数字空间底座的重任。
海纳云数字应急1+2+3+N架构体系
03
“海纳云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实现城市“一网感知”护航安全发展
对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的青岛而言,城市更新建设绝不仅仅只是优化城市面貌、完善城市格局那么简单,更要真正深入地重塑一座城市的内在吸引力,譬如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通过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让人民安居乐业。
海纳云数字孪生BIM/CIM展区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要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而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有机体和巨大的运行系统,城市风险复杂多变、易发多发,涵盖城市生命线、生产安全、公共安全、自然灾害等众多领域,涉及对象较多,多源异构数据十分庞杂,如何实现城市安全风险全领域全要素的“一网统管”?这就需要强大的底层技术能力和平台运维能力。
海纳云数字孪生BIM智慧楼宇综合管控平台
在论坛现场,海纳云重磅发布了“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为统筹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该平台以物联感知平台、应急大数据中台、应急时空数据底座为三大底层能力支撑,形成1个综合平台+9大专项场景应用的一体化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体系,打造“城市感知一张网“,构建“一网统管”智慧应急体系,将数字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为燃气、供水、排水、热力、桥梁、管廊、地铁隧道、消防、电梯等细分场景提供风险评估、实时监测、报警预警、辅助决策和协同处置等功能应用,实现城市安全风险实时监测、动态分析、风险识别、走势预判及预报预警等,守护城市大安全。
海纳云CTO金岩发表主题演讲
值得一提的是,海纳云针对项目建设“重建设轻运营”的现状,“软硬协同”打造了城市级安全监测运维托管模式,即SaaS软件服务收费模式+运维托管技术服务模式,拉通从顶层设计、研发、实施、交付、验收、运维以及持续迭代优化的全周期服务,实现城市安全全生命周期运维保障。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佃利在演讲也对城市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进行了思考,他提到在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的背景下,对城市韧性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赋能下,对城市治理全流程和多领域进行系统融合,更加激发城市的生命活力,为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点明韧性方向。
此外,海纳云应急产品事业中心副总张吉昌也在现场分享了《城市燃气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技术方案》,聚焦燃气安全领域,以新型城市燃气安全精细化管理模式,全力守护燃气安全运行生命线,为居民创建一个安全供气、安全用气的宜居环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未来,海纳云将以自身的创新与实干,奋力趟出一条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为城市宜居智慧、运行高效、百姓生活幸福助力添翼。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