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畏惧,勇敢才有意义”:《胆小鬼》编剧郑执解读剧作创作意义

由郑执编剧,张晓波执导,欧豪、王砚辉领衔主演的短剧集《胆小鬼》目前已在优酷上线。剧集改编自郑执长篇小说《生吞》,将以四名少年十年的人生变迁为故事主轴,由两起跨时空却高度相似的命案为线索,通过抽丝剥茧的解谜过程来窥见人心,见证勇敢的力量。与以往的悬疑剧不同,《胆小鬼》摒弃了大多数类型剧以罪案为主体的传统呈现方式,聚焦青春成长过程中“人”的故事。编剧郑执表示,他在剧集中调整了原著中的部分人物和关系的处理,以期让主角们未经现实洗礼前的青春和友谊更加动人。除了美好之外,原著中的深刻立意也是主创们想要着重影视化展现的,“我们多多少少都做过比较怯懦的决定,但恰恰是因为我们畏惧一些东西,勇敢这两个字才有意义。” 郑执表示。

主动担纲编剧弥补遗憾

作为小说《生吞》的原著作者,在其影视化改编的过程中,郑执主动请缨担纲编剧,“是因为我对这个故事本身有一个特别放不下的心结。在小说里,我觉得因为一定客观限制,没有把这个故事真正按照心里的样子讲完。所以《胆小鬼》我主动提出要自己写剧本,就是想弥补这个遗憾。”郑执表示,最后拍摄完成的效果,我觉得对我个人而言,把这个遗憾弥补上了。整个团队的合作非常愉快、默契、团结,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非常珍惜的人生经验。

谈及小说创作与编剧工作的差异,郑执表示:如果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小说你是国度中的国王,一切你自己说了算,也只需要对自己负责。编剧是一个需要合作的工种,所以一切要以合作为前提。也就是说最后你的剧本是要经过拍摄、演员的表演、后期的制作,才能看最后能不能达到最初的效果。“我从一个写了十几年小说的人突然开始这几年写剧本,首先要学会跟人怎样愉快的、默契的、正确的合作。”郑执坦言,我觉得《胆小鬼》的剧本,包括《刺猬》,都是比较正向的例子,留下比较愉快的合作经验。其实写剧本跟写小说完全是两个行当,虽然看起来都是码字,但思维是不同的。有的时候你在走一扇门的时候,要记得把另一扇门关上,因为从无论从叙事角度、表现手法还是思维逻辑上,其实都是不一样的。

看重欧豪身上干净的少年气

原著小说的名字是《生吞》,在其影视后改名为《胆小鬼》。谈及这一转变,郑执认为,这是从小说到剧本过程中最有趣的一个体现,“也就是说定调的问题。《生吞》当然也是一个好名字,但它只更适合作为小说那种带着一层朦胧的、不易解读的、层层剥茧式的、余味更长一些的名字。《胆小鬼》是带着一个意味的词,谁都能看得懂,又是贴合整个故事主题的,更不用说里面贴合了我特别喜欢的梁咏琪的那首歌,又配合了时代感。”

剧中,欧豪的出演也是备受关注的,对于他是否演出了作者心目中的秦理呢?郑执坦言,选择欧豪,首先当然主要是张晓波导演的决定,当然导演也有问过我的意见。“用导演的话来讲,他的眼睛里始终还有一种非常干净的少年气,这是属于他自己的气质,尤其是在他定妆之后所呈现出来的那个状态,其实是我觉得完全符合秦理的形象,而且给了这个角色一些新东,那我本人也非常认可。”郑执表示,包括其他演员,我觉得他们其实并不是我在寻找贴合多么贴合原著的四个孩子,而是他们塑造了这四个孩子。其实我在修改最后一稿之前,也就是拍摄稿之前,我已经确定知道了是这四位年轻演员来演这四个角色,所以那个奇妙的感觉是——你在修改最后最最重要的一稿的时候,是带着这四个年轻人的脸去写的。我觉得所有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当我看到他们呈现在荧屏中的时候,我只有欣慰跟满意,以及感谢。(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责任编辑:单蓓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