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盲盒这一深受未成年人热捧的消费模式,迎来新规范。8月1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旨在引导盲盒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
盲盒特点在于“盲”,能带来更多快乐,却也潜藏不少问题。相对于传统的明买明卖,盲盒具有更大的随机性和娱乐属性,受到众多年轻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采用盲盒这种销售模式的行业越来越多,包括了美妆、文具、图书等行业,俨然已是“万物皆可盲盒”。一般来说,“什么赚钱就干什么”属于市场经济下的常见一景,无可厚非,但是有些盲盒已游走于法律边缘。比如,“无人认领的行李箱盲盒”“活体宠物盲盒”“食品盲盒”“快递盲盒”等,很容易侵犯个人隐私、造成防疫隐患、带来食物浪费等,可谓乱象丛生。面对盲盒经济野蛮生长的势头,为其立规矩已势在必行。
为盲盒经济纠偏,需要把规矩立实立细,确保管用好用。一方面,因为盲盒消费者大都是未成年人,且容易造成冲动消费,所以匹配强监管;另一方面,因为盲盒经济属于新经济,所以要给其一定的发展空间,不能管得过死。为引导盲盒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今年以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局等已经发布了地方性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比如,上海市在规定中明确,盲盒内商品实际价值应与其售卖价格基本相当,单个盲盒的售价一般不超过200元。盲盒经营者应公示商品种类、抽盒规则、商品投放数量、隐藏款抽取概率等信息,充分告知消费者,并保留完整的概率设定、抽取结果、发放情况记录以备查。这些既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是为了控制“资金池”规模,避免盲盒沦为以小博大、考验人性的工具,使盲盒经济异化成为另一种“赌博”。应该说,此次征求意见稿是在综合各地探索基础上发布的,在全国范围内为盲盒制定了规矩。
立规矩也是对盲盒经济的有力保护。一直以来,一些盲盒企业不支持7日无理由退换问题饱受诟病,也引发消费者大量投诉。例如,今年2月,青岛市民战女士通过泡泡玛特微信小程序购买了一个“超级赛道系列”盲盒。没想到收到的却是“魔力卡卡系列”,存在“货不对板”问题。由于没有将盲盒拆封,战女士要求退货。但泡泡玛特官方客服表示,该商品不支持7日无理由退货。此次意见稿明确,充分告知提示并经消费者确认后,以互联网形式销售的盲盒商品拆封后可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但以全包形式销售整套系列商品拆封后要求整套退货的,经营者应依法执行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规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立了规矩,更要严格执行。此次意见稿的发布,旨在提醒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切实承担经营者责任。当然,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量力而行,对经营者的营销套路,要多一份警惕心。监管部门也必须积极作为,保证监管的力度,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就要主动出击,把规矩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