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个多月,海上巡游3000余海里,首次完成深远海工船养殖的技术路径验证
“国信1号”首舱大黄鱼开捕上市
9月1日下午,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养殖的首批大黄鱼开捕上市。一条条金色的大黄鱼从吸鱼泵“鱼贯而出”,经由输送系统转运至休眠池,首批预计共起捕大黄鱼约65吨。
自5月20日交付运营,这艘“渔业航母”在海上巡游了3000余海里,从南到北、从春到秋,终于迎来了这金灿灿的收获。
三个多月的时间,养殖技术部部长曲善村跟着“国信1号”奔波在黄海与东海,眼瞅着刚入舱时的鱼苗长大,变成沉甸甸、金灿灿的大鱼,他的心里五味杂陈。三个多月,养殖团队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入舱的首批鱼苗,但还是免不了碰上台风、冷水团、病害等各种让他们焦虑的“意外”,重重“闯关”下来,他们终于养出了“船载舱养”模式下的世界首批大黄鱼,也攒下了一手的技术数据和资料。
首批大黄鱼的起捕上市意味着“国信1号”在技术层面所代表的“船载舱养”模式取得成功,青岛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深远海工船养殖的技术路径验证。
“国信1号”海上巡游养殖大黄鱼。
追着“温度”一路北上
“国信1号”停泊在黄海海域千里岩岛正东28海里处。收鱼间隙,曲善村站在甲板上遥遥西望,享受难得的片刻休息时间。三个多月的养殖历程充满忐忑与焦虑,直到收上鱼的那一刻,他的心才算“落了地”。
“没有人这样养过鱼,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曲善村坦言,“国信1号”的首航之旅不是一帆风顺,即便上船前考虑和准备再多,都无法避免意料之外的“风波”。
5月20日,交付运营的“国信1号”从青岛起航前往福建宁德外海海域进行首批鱼苗入舱。大黄鱼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26摄氏度。在“船载舱养”模式下,养殖工船可以依据水温和环境变化自航转场,选择水温、洋流、气候等最合适的海域养殖,为鱼类营造最佳生长环境。
于是,这艘移动的“海洋牧场”追着“适宜温度”一路北上,6月中下旬到达浙江舟山海域,为躲避台风,于7月初继续北上进入黄海海域。
进入黄海海域后的“国信1号”始料未及地碰上了黄海冷水团边缘。在冷水团海域,海水表层温度与水下温差相对普通海域更大。“国信1号”主要通过大型养殖海水泵抽取船底附近的海水到养殖仓实现舱内水体与外界自然海水的不间断交换。“国信1号”正常养殖工况下吃水约14米,养殖海水泵功率较大,水深20米左右的海水都可被抽取到养殖舱。在海水表层温度超过20摄氏度的情况下,20米深处的水体温度已低至十几摄氏度,水体交换后造成养殖舱内水温下降明显,这给大黄鱼的养殖带来较大影响。
“打了个冷战”的“国信1号”迅速转移锚地,在黄海冷水团附近寻找新的锚泊地。
在船端智能化管控中心,养殖人员通过全船2108个测点信息对养殖舱内水、氧、光、饲、鱼进行集中控制与实时监测。
他们发现,养殖舱内大黄鱼喜欢聚群但不喜光,水下摄像头的灯光一打开鱼儿就避开,多次投喂饲料后鱼儿一听到投饲机启动的声音就会游到水面上吃食。他们还发现,起捕时大黄鱼在黑暗、缺氧的环境条件下会变得通体金黄,颜色更加好看。
成活率超90%养殖周期短四分之一
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及商务总监田乃东介绍,“船载舱养”可控的封闭养殖环境更容易隔离病源,提升养殖成活率。此次起捕前的验收结果显示,首次舱养结果好于预期,大黄鱼成活率高达90%以上,高于传统养殖方式70%-80%的成活率。
从养殖密度上看,首次舱养实际生产能力也优于传统养殖方式。首批大黄鱼养殖密度超过每立方米20千克,而普通网箱养殖的养殖密度只能达到每立方米8千克。从生长速度上看,入舱鱼苗在三个月时间内迅速成长,普遍增重100-200克,远远超过普通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生长速度,养殖周期可缩短四分之一。
一条条排列整齐的大黄鱼在传送带上快速运行,从鱼水分离区、休眠池再到预冷池、冷冻加工区。“首批大黄鱼起捕实现了入舱、转场、生长、品控、起捕的全流程作业,验证了‘船载舱养’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所长徐皓说。
首批大黄鱼养殖过程中,养殖技术人员通过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不断完善“船载舱养”技术。“国信1号”已经明确了工船养殖大黄鱼最佳生长环境的关键指标,基本确定了饲料营养、投喂策略、病害防控、养殖密度、生长特性等关键养殖工艺参数。
目前,“国信1号”获批农业农村部全国唯一深远海养殖工船运营试点,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2022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
未来五年再造50艘养殖工船
首批大黄鱼上市开卖当天在抖音平台的直播颇为轰动,这场持续8.5小时的全场景互动开启了“船载舱养”大黄鱼的产业化运营新阶段。
成熟和可复制的盈利模式是工船舱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就在不久前,青岛国信集团还举办了一场裕鲜舫品牌发布暨“国信1号”工船大黄鱼招商大会,正式为“船载舱养”大黄鱼树立品牌,并逐步完善营销网络体系。
规模化养殖将降低养殖成本,加速工船养殖的产业化运营。目前,“国信 2-1”号、“国信2-2”号养殖工船及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设计正在持续推进中。随着养殖工船船队的陆续建立,规模效应逐步显现,船舶的折旧和摊销就会逐步降低,届时养殖的成本就主要集中在饲料和苗种上。未来“国信1号”在养殖密度、能耗、序批式养殖方式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事实上‘国信1号’已经在为后续工船的运营做准备。”田乃东说,除了主养殖品种大黄鱼,“国信1号”还养殖了小黄鱼和银鲳鱼,探索其他鱼类养殖品种的工船养殖技术和规范。
未来五年,青岛国信集团将陆续投资建设50艘养殖工船,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年产各类海水鱼40万吨、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向海图强、经略海洋,打造国家海上“蓝色粮仓”。(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伟)
青岛日报2022年9月2日2版
责任编辑:王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