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上合航天:剑指全球首个“未来出行”星座

上合 ·前沿热点

新兴航天事业的“冲锋队”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青岛上合航天:剑指全球首个“未来出行”星座

■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新办公楼。

剑指全球首个服务于“未来出行”生态的低轨卫星星座,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正快马加鞭,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再过不久,技术人员就要搬到新办公楼,我们要尽快完成装修和水电设备安装。”日前,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商务专员柳杰受访时说。

他所提到的新办公楼就位于上合示范区湘江支路上,这里将成为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新的“战场”,新潮的办公场所与吉利LOGO让这个初具雏形的项目备受关注。

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科技创新型企业,承担着建设并运营国内首个低轨未来出行星座的重任。作为新兴航天事业的“冲锋队”,公司团队于2020年便已来到上合示范区,边建厂、边研发、边运营,推动项目日渐起势。

6月2日,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成功发射入轨,这让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士气大振。然而,卫星数量多,意味着对技术的要求就更高。为了保障卫星发射成功,技术团队用成倍的时间进行卫星研制、测试、试验。“每颗卫星要完成150余项功能性能指标测试,力、热、电磁兼容、接口对接等各类大型环境与可靠性试验几十次,总计通电测试时间要达到几千小时。”柳杰介绍,为让整个团队高效运行,公司快速开发远程测试系统,通过系统后方的工程师可直接监控卫星的遥测数据,了解卫星实时运行状态,让前后方团队有效联动。

除技术上的攻关,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一度还受到疫情影响。今年3至5月份,公司研发团队三分之二的人员在上海被社区隔离管控,整个团队工作阻力重重。关键时刻,一批“95后”甚至是“00后”应届生冲到一线,承担起卫星研制和测试的重任。“我们探索了线上+线下的模式,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线上指导,年轻工程师实际操作,团队效率大幅提升。”负责人介绍道,因为配合度高,团队靠信息化技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眼下,吉利在商业航天的布局更加紧凑了。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预计将在2025年完成一期72颗卫星部署,共8个轨道面。此举也意味着上合航天的任务将更重。此外,上合航天也将完成智慧物流和智慧海洋两大应用基地部署,届时,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在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数字城市、海洋环保、应急通信、移动办公等领域的应用将全面展开,全球首个服务于“未来出行”生态的低轨卫星星座将会正式建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通讯员 姜方梅 文/图)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