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5日讯 房地产销售送起了快递,酒店领班成了工厂工人,做饭的师傅做起了生鲜分拣……今年2月份开始,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不少企业抱团取暖,摸索出了“共享用工”这一新模式。而青岛西海岸新区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为遭遇困境的企业提供了思路。截至9月底,新区50余家输出企业、30余家输入企业及3000多名员工,纷纷进行“跨界”尝试。
作为“共享用工”模式的先行者,也是新区第一个“吃螃蟹”的街道,西海岸新区珠海街道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珠海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王桂玲回忆起“共享用工”从开始的落地到后来的实施全过程颇为感慨,“这种模式最早源于疫情防控时期,在特殊时期起到了救急的作用,缓解了部分企业的用工荒,也解决了另外一些企业的养人压力。”
但是,很多事情都是有两面性,在享受新模式红利的同时,也必须化解掉潜在的风险问题。记者了解到,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比如,A公司的员工到B公司工作,工作期间的社保该由谁缴纳,员工发生了工伤应该谁来负责,发生劳动争议员工该告A公司还是B公司……王桂玲说,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明确权利义务避免争议尤为重要。“‘共享用工’并不是一种标准的劳动关系,其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就要靠签订合作协议来进行明确。”经过珠海街道及协会的反复讨论研究,一份需要输出企业、输入企业、共享员工、西海岸新区公共就业服务协会共同签订的“共享用工四方协议”出炉,这份协议里囊括了对所有可预见的问题的解决方式:输出企业缴纳社保,输入企业为职工支付工资、购买意外险,不改变原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等。截至目前,该模式在推广中反馈较好。
“疫情下催生的‘共享用工’模式还只是一个简单的1.0版本,如何发挥‘共享用工’按需分配机动灵活的特性,在疫情结束后成为企业常态化用工模式?”西海岸新区的“共享用工”模式还引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领导的重视。前不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张冰子来新区调研“共享用工”模式时,对模式做了精准点评和未来工作方向的建议。王桂玲介绍,“1.0版本的‘共享用工’虽诞生于疫情期间,但经过完善后它已经可以为未来任何特殊时期的用工需求所借鉴。疫情平稳后,珠海街道就开始了“如何让共享模式常态化”的积极探索,并探寻它更加弹性、灵活的可能。从8月1日起,珠海街道开始在辖区企业中开展后疫情时代企业情况问卷调查,通过对企业性质、人数、订单情况、人员情况、有无裁员计划等内容的调查,及时了解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后疫情时代订单和人员变动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和人员问题提前做出预案。
作为西海岸新区“共享用工”模式的诞生地,珠海街道虽然吃了“第一只螃蟹”,但如何让螃蟹更好吃,仍在积极探索。但毫无疑问,这一模式为西海岸新区乃至青岛,提供了用工模式的全新借鉴。作为基层政府机关,街道在感知企业困难,捕捉企业需求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能否主动把握这种优势,真心实意为企业着想,则考验着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智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德银 通讯员 王世峰)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