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脑海中,高中政治课堂是什么场景?高中政治老师是哪般模样?这位来自青岛中学年轻的政治老师尚乃期,在六年的政治教学实践和创意中,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可以用话剧演绎法律法规、用画作来破解文化密码、用辩论来探究社会逻辑、用新闻发布会来进行学术成果答辩……超越熟记知识的层面,而更像是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运用知识了解融入社会、运用知识大胆拥抱和追逐真理。
但对于教育的热爱和初心,这位深受学生们崇拜的“大神”,以及团结的政治学科组又给出了一致的心声:用爱呵护每个心灵的成长,用责任心陪伴他们不断思考与前行,并在政治学科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有趣而透彻的好课
因真实和富有洞见而拥有生命力
“18岁以后我还有权居住在父母的家中吗?通货膨胀跟我有什么关系?以后做一个‘佛系青年’好吗?怎样理解“共战疫情”中的利他精神、国与家责任?……”
新学期伊始,在青岛中学新高一的政治课堂上,这门《漫步政治之林》的政治第一课,带给学生们一个超乎想象的五彩斑斓神奇世界。主讲人尚乃期,格局开阔,铿锵有力,用笃定而又优美易懂的语言,将高中政治学科的大门缓缓打开,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法学逻辑学社会学……让几乎所有曾经对政治教科书那种固有的抽象表达和枯燥认知的学生们,大开眼界,惊呼“好有趣好有意思!”“我想选政治”……
讲课是很见功力的事情,如何寓社会生活于课堂,如何为教案和课件精心搜集丰富素材,如何让学生完全学到,尤其在当下新高考新课标要求下,这其中每一步都要详细分析和拆解。但尚乃期始终坚定地认为,这对热爱思考、热爱创新又年轻向上的政治学科组来说,恰恰是优势和机遇。
最近学习的“薪火相传有继承”一课,5例典型的家庭遗产继承纠纷案例巧妙地搬上了课堂的“舞台”,学生们是有备而来的导演、话剧演员,这场课堂话剧“病房外的闹剧”将真实情境呈现在学子身边,通过生活化的体验将知识精准分析和吸收;高二哲学通论部分其中一课,探讨“庄周梦蝶的意境与人生态度”,由同学亲自绘画这样一幅作品,大家沉浸在画作、诗词、纪录片中,穿梭于遥远的哲学长河去思索和探究。
“当你思考一个理论一个法规对学生对生活有什么意义时,这个知识就有了生命。”尚乃期将大学、研究生时期的许多知识,长线研究,融会贯通,大量开阔、分支性的学习,引领着学生们分小组讨论、碰撞、表达、记忆,融合课程的学习内容,不仅带给大家充足的基础背景、延伸知识,更让浓厚的探究兴趣、学科素养和跨学科学习能力在任务进程中自然浮现。
毫无疑问,这样的专题课堂,对老师们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考验,但政治学科组成员们乐此不疲,因为三位活力满满的政治老师,在一堂堂有趣而透彻的课中,收获了学生们的极大肯定,从前枯燥无味的政治,也变得更加有趣、更加亲切。
不是只有分数
学科素养思维能力与学科素养受益终身
“大题讲解细致,语言过于幽默,自成一派!”“认真负责,善于鼓励同学”“讲的很多东西都是启发大家思考的”“他教会我用不同常理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在尚乃期的班级留言板上,写满了学生们的点赞。从2016年进入青岛中学从事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尚老师担任学科组主任与组内同事们精诚合作,探究新高考考核体系、教材、教学等,学科组每一位同事都在快速成长提升,学校毕业的两届高三毕业生在政治学科的高考中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其中今年高三任教的李星辉老师级部高考政治普通类考生成绩达省A率为100%(全省前3%划为A线,赋分91分以上)。
“学科组重视对学生们长久的思维培育。”“思维”这个颇为抽象的词,在尚乃期这位深谙哲学智慧的师者心中,有了迎刃而解的答案,他带领学科组一题题研究新高考试卷、抓住新高考评价体系对学科能力提出的要求,然后每个老师提出一个最关注学生思维的关键词:反思能力,提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描述表达思维、论证思维……而后一一针对这些能力要求,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渐进式培养和落实:拆分做题过程,进行信息提取的专项训练;文笔阐述能力的专题突破;还有日常辩论赛、论文、演讲等多种形式,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
不同途径模块化的培养,最终让他们能够游刃有余地面对高考试卷;也让学科组新来的老师可以共享资源库,迅速自我发展和成长完善。
“乃期哥上课好有趣!拥有逻辑结构,并请我们‘品尝美酒’。”其中一位同学的留言兴奋地写道,这里的“美酒”就是尚乃期在课堂上自创的“方法论美酒”,不是一上来就生硬地教如何写出标准答案,而是一步步循序渐进内化为学科素养和思维,就像美酒越来越醇、越品越香。
于是在青岛中学的政治课堂上,你会看到,除了课本,讲新闻报道、谈时政热点、讨论逻辑伦理、读名著侃哲学聊法律……思维的盛宴此起彼伏,青中学子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独立而稳固,眼光长远、见识宽广。
爱与陪伴
实现学生幸福是灯塔般指引
“拥抱爱与真理”,是六年前尚乃期结束北京十一学校实习,正式入职青岛中学时思考良久确定的教育格言。这也是青岛中学始终“将所有学生放在心上”的写照。
前不久,一些启程迈向理想大学的学生们纷纷回来看望母校,感恩尚老师,有曾经每周雷打不动被尚老师“揪着”答疑、抓基础的,高考政治成绩一跃而起圆梦心仪大学;有曾经因心理问题让家长无比发愁的,在尚老师耐心关怀、陪伴下平稳圆满度过高中;有为了优秀生能更精进,全体学科组一同研究她的卷子整整两个小时制定提高计划的,最终以极高成绩让青春无憾;更有无数孩子在政治学科组和青岛中学得到了满满的爱和收获,表达着幸福和不舍。
高二年级的马铃同学在采访中说,经过政治课的学习她开始有了对法律的认知和兴趣,深深影响着自己的未来规划;姜羿如同学说自己原本没有高考选修政治的打算,是尚老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耐心贴心的陪伴,带她逐渐在这样丰富的知识海洋游刃有余。
曾有这样一节导师班课,尚乃期讲“跟随伊壁鸠鲁一起追寻幸福”哲学专题研究,“幸福是什么?”每个人可能从小都有过这样的疑问,也给出不同的答案,这节课引领着学生们在研究中深入对幸福和快乐的认识,有了更深的哲学意境,对学习态度、人生态度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正向引导作用。对尚乃期来说,他坦言“自己的幸福就是,让身边的人、学生、社会都更幸福。”
课堂内外,他思维的足迹从青中校园延伸至学术深海;课堂内外,他爱心的陪伴,从耐心的解疑释惑延伸至心理情绪、兴趣培养、家庭关怀、未来规划,时间的付出、爱心的陪伴,让十五六岁的孩子们有了亦师亦友的“超帅伙伴”,更有了不断前进的人生榜样。
每个学生都在老师心中,老师也走进了每个学生心中,这是青岛中学师生关系的美好呈现。面对着新学年政治课上更加充足的学生,尚乃期希望,继续带着青中学子们打破对于政治课的固有认知,生动还原政治理想与现场,不必“乖乖”待在书本里,而是尽情地重塑看世界的眼光,探究对社会的洞见,表达对学术的宏愿。(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杨健)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