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快评 | 文明是城市的“精气神”


王学义


李聪的布袋里最近一直装着很多“福”字。作为李沧区李村街道枣园路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一名志愿者,她在清理楼道小广告时,不可避免会让许多居民门口的“福”字受损。道歉后她会将随身携带的新“福”字贴上,一个多月的时间,送出了300多张“福”字。在李聪看来,这些红艳艳的“福”字,既是“文明福”,也是“敬业福”。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如果说林立的高楼大厦是现代化城市的“面子”,那么文明就是城市的“里子”,它浸润于城市的血脉与灵魂。这种“精气神”体现在每一位市民身上,像李聪一样,越来越多的青岛市民,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中去。他们在过好自己生活的同时,也愿意为城市献出一份绵薄之力。在青岛的大街小巷,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作为青岛的一分子,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感觉无比自豪。”正是因为这种精神,城市的每一天都在变得更美。


文明是积极有为的生活态度。城市的核心是人,一座城市是否文明,能否称得上典范,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件件具体的事呈现出来的。在创建过程中可以清晰感受到,文明正在熏陶着每一个身在青岛的人。城市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也在发生质的飞跃。“保温层有了,外墙也漂亮了,原来的老旧小区大变样。”乐安路社区居民陈国强笑得合不拢嘴。除了开心之外,很多老旧小区的居民生活得更加积极,他们把院子收拾得更干净,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出门看见干枯树枝等,都会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堆放处。在整饬一新的社区广场,居民们更加注重礼仪,彼此谦让,文明有序,也更加爱护健身器材了。创建所开启的良性互动,正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上演着。


文明是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可以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如今,城市之间的竞争早已不局限于经济实力、区位优势,还包括市民素质、生态环境、营商环境等。特别是营商环境,它与城市文明息息相关。当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就可以实现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有了这样的营商环境,就能吸引来更多投资、更多项目、更多高水平人才,为城市发展集聚更强的动力、活力和创新力。此外,文明程度的提升,还会让广大市民更加关注公共事务,让各行各业都对标典范、争当典范,从而推动城市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对于城市和市民而言,都是一场文明的淬火,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振奋精神,从我做起,以“文明之小风”为城市吹来“清新空气”,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源头活水”,让文明之光照亮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征途。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