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快评 | 一点一点努力,一点一点美丽


王学义


58岁的万荣广家住浮山脚下,每个周末早晨爬浮山时,他都会带上一个大塑料袋,顺便捡拾山上的垃圾。这一习惯,他已经保持了三年。最近,很多学生主动加入进来,跟随万荣广一起登浮山、捡垃圾,爱绿护绿。他们用行动守护绿水青山,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力量。


城市文明,总是于细微处见态度、见精神。在青岛,无数市民像万荣广一样,在一举一动中彰显着文明。文明体现在手上,不乱丢各类垃圾,不乱堆放杂物,遛狗时牵紧绳子;文明体现在脚上,人行道前停车礼让,在各服务窗口有序排队,不践踏花朵草坪;文明也体现在嘴上,在餐饮场所用餐不浪费,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相互礼让不说脏话……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是市民文明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正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种在细节中流淌出来的、城市骨子里的文明,更温暖,更动人,也更有说服力。


城市文明,需要用美来呼应,用文明来滋养。文明生长在城市和市民心中,肥沃的土壤、良好的环境,会让文明之花开得更加绚烂。比如,在过去,市北区宣化支路两侧的边角地上杂草丛生,卫生状况堪忧,居民见了纷纷躲着走。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整治后,如今这里变成了设施完善的口袋公园,廊架、景亭俱全,成为居民家门口的乐园。截至8月底,这样的口袋公园,全市已建成了395个。这些变化,市民都看在眼里、美在心里,也积极爱护公园中的设施、花木。刻入市民心中的“美美与共”,也在助推着城市文明的嬗变。


城市文明,是治理水平综合提升的体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与治理水平息息相关,每一项痼疾的解决,背后都有着系统化的提升。就像治理小广告,要想达到清零效果,需要多个环节共同发力。其一,要做好基层清理工作,这考验基层执行力;其二,需要执法部门追根溯源、分类打击,这考验执法能力;其三,需要市民提高素养,积极参与其中,不仅不张贴小广告,还积极监督,主动清除。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利用高科技,做好制度创新。可以说,各个环节通力合作的过程,就是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有效提升的过程,也是在这一领域求取文明“最大公约数”的过程。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更加注重“细节的力量”。每一点文明凝聚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城市,每一点努力汇集在一起,我们的城市也将更加美丽。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