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礼二十大 | 从一条河的蝶变,看见“金山银山”


文/刘羽桐

记忆中,我曾多次问过父亲,咱们家门口的东营河,一直就在这么臭,她清亮过吗?父亲说不记得,好像只存在于一些老油田职工的叹惋中。

少年时光中,东营河留给我的印象是又脏又臭,散发着腐烂的味道。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小时候我家住在医院的大院里,前有河道横流,出门南行要经过东西两座桥,却从没有享受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一到夏天,便是最难熬的季节,整条河都散发出浓浓的臭味,河面上到处是污浊的白沫和各种垃圾,迎风令人作呕。

在全长21.5公里的河道中,两端是不断注入的工业废水,中段居民区很多人则将垃圾和污水直接倒入河中。随着居住人口不断增加,东营河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水河”。

如今的东营河,早已旧貌换新颜,满眼绿色,万物逍遥。站在岸边的红砖小道上,碧树成荫,草木葳蕤,抬眼望去,河床清浅,脉脉东流,水波荡漾处偶见鸥鹭浅翔,交织出一副极美的自然画卷。

及至春来,北坡岸上的桃林红霞满天,花香溢满四野,夹杂着几许游春者的惊叹声,“红杏枝头春意闹,”古人诚不我欺也。夏季到来,水流野荻中,芦苇摇曳,清风徐来,草木清香氤氲入肺,清燥热,养身心。深秋的河道高天白云下愈显清澈,芦花飞雪,水鸟低鸣,满目凄迷心中却有畅阔之感。冬日的东营河,视野苍茫,河道线条硬朗,又展现着她空旷而又神秘的另一种美。

白日里,阳光绿荫,鱼游虾嬉,钓客、闲人、BBQ(野外烧烤)、自拍,悠闲是主色调;夜里,粼粼波光折射着灯光,鱼儿偶跃,或撕咬苇草嫩芽,露低红草湿萤光,清爽是主旋律。

昔日的东营河,举岸是白花花的盐碱,间或有几丛芦苇或翅碱蓬,萧索中带着凄凉,人见之多掩面而走;而现在,则是一步一景,四季不同,俨然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甚至是拍照打卡的惬意去处。

每次驻足东营河边,季节不同,视角各异,却总是能发现她不一样的美,或在碧波,或在葱绿,或在烟火气,或在水岸倒影……

人们睡了,河床在醒着;蜂蝶睡了,花朵在开着;草木睡了,泥土在呼吸着。“采采流水,蓬蓬远春”,鱼跃的水花,风中草木拔节的声音,一片平静中生命展现出的蓬勃力量,向上而生。

东营河,只是黄河水城的一弯秀美。历经十几年不懈的生态建设,我生长的东营市已华丽变身,春有绿,夏抹蓝,秋染红,冬裹白,“人居水城里,舟行海河间”,折射出人们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对于美的执着追求。从石油之城到生态之城、湿地之城,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注解,也成为这座城市最大的发展底气和竞争优势。

落花东营河,远随流水香。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你会看到城水相依、水绿相融,我们将一同见证这片年轻土地的巨大变化,一起感受这座湿地之城的生态之美、生活之美与生命之美,相信我,你一定会不虚此行。

(作者系山东科技大学学生、第二届高校评论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欢迎广大青年朋友投稿,优秀作品将刊登并发放稿酬。

投稿邮箱:3416093200@qq.com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