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0日讯 今天,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专家组对位于平度市蓼兰镇青丰基地的玉米进行实打测产,经过丈量、收割、过磅、除杂、折水分等一系列程序,最终评定实打产量为931.86公斤/亩。今年夏收期间,该基地小麦实测产量为823.2公斤/亩。综合此地块夏秋数字,小麦、玉米一年两季平均亩产达到1755.06公斤,为近年来最高,实现了亩产“超吨半粮”的目标,辐射带动全市粮食单产水平提升。
“今年降水异常偏多,夏季阴雨寡照,但是我们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田经受住了恶劣天气的考验,在玉米授粉期,采用无人机授粉和飞防作业,灌浆期通过滴灌又追上一遍肥,今年示范田的玉米病虫害发生轻、粒数多、籽粒饱满,平均每个棒重量在3两半左右,在今年极端天气下,依然实现稳产高产。”示范田所在地、青岛青农种子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侯元江介绍。
市农技中心副主任李松坚介绍,“超吨半粮”高产示范田是我市自2020年起,按照“吨半粮”高产示范田的要求,针对我市农业水资源缺乏、水肥利用率低、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由青岛市农技推广部门与青岛农业大学聚力开展的协同攻关。从改革种植方式入手,对科学选种、激光平地、生物堆肥、精量播种、滴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及智能农机作业等单项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形成了以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为核心的"超吨半粮"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尤其在今年气候比较特殊的条件下,努力克服春季干旱、入汛以来持续强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亩产“超吨半粮”的目标,体现出这一创新集成的技术模式进一步熟化,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主推技术,对进一步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单产水平不断提高,面积、产量实现同步提升,2021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近15年新高,2022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总产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本次实打测产,充分展示了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增产的巨大潜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责任编辑: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