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殷世逸做客民生在线,回应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
青岛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预计增长9%以上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6日讯 今天,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殷世逸做客民生在线,围绕“加快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殷世逸表示,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是青岛重点打造的“六个城市”之一。今年以来,青岛立足海洋发展实际,牵头研究制定了《青岛市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五年规划》和《青岛市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海洋科技、海洋产业、航运贸易金融、海洋生态、海洋国际事务交流等“五个中心”建设,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前三季度,青岛海洋生产总值预计增长9%以上。88个海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0.8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119.2%,开工在建率达到92%以上。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121个,计划总投资1099.5亿元,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海洋经济蓝色引擎作用不断凸显。
殷世逸介绍,青岛近期将通过三方面举措推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一是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海洋15条”等政策,坚持把重大项目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滚动推进2023年要重点推动的总投资2000亿元的90个海洋重点项目。大力发展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深入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统筹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培育打造一批现代海洋产业集群。二是聚力推进海洋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目标,完善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领导管理机制,推动部、省、市共建“国家深海三大平台”,推动中国蓝色种业研究院(青岛)尽快落地运营,营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三是切实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加大胶州湾保护力度,探索推进胶州湾局部实验性清淤工作。加强海域海岛海岸线精细化管理,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加快推动自然碳汇交易中心(山东)建设,提升海洋环境预警监测能力,坚决打好浒苔处置“主动仗”,提高海洋灾害应急处置水平。
今年,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65吨高品质工船大黄鱼起捕;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继2021年首次深远海规模化养殖虹鳟取得成功后,实现全球首次低纬度养殖大西洋鲑获得丰收,标志着试验区实现规模养殖常态化、养殖品种多样化。针对网友关注的青岛深远海养殖方面的未来发展,殷世逸回复称,青岛正多措并举推动海洋渔业“挺进深远海,耕牧新粮仓”。在政策支持方面,将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装备建设纳入《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补助范围,对载重5000吨以上的大型养殖工船,按照不超过总造价15%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包围水体5万立方米以上桁架类大型养殖装备,同农业农村部标准等额给予补助。在强化创新方面,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推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养殖、装备、产业监管、服务、保障等,全产业链布局推进养殖工船和大型智能网箱等深远海养殖产业创新发展,规划设计绿色、高标准的陆基养殖配套产业园区,协同实施深远海绿色养殖关键技术研发,抢占全球深远海养殖技术发展新高地。
针对网友提出的研发浒苔处置装备的建议,殷世逸说,青岛近年来不断创新处置装备与处置模式。在打捞工具装备上,实现了从手抄网、耙子等传统清理工具到攻兜网、浮拖网、自动打捞机械等专业化工具装备的转变。“海状元”系列浒苔处置平台、“海河”系列浒苔自动打捞装备已常态化应用到浒苔打捞作业中。未来,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支持浒苔绿潮处置装备的研发和利用。
针对网友关心的规划建设海洋博物馆问题,殷世逸表示,青岛依托丰富的海洋科技资源和人文积淀,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有效模式,一批海洋主题博物馆陆续建成或正在加快建设中。例如,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贝壳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以贝壳及其衍生物为特色的博物馆,也是国家级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是由国家文物局直接管理的、全省首家“国字号”海洋考古博物馆。下一步,将会同市文旅部门和相关区市进一步加大海洋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类项目的策划和招引,争取更多的优质项目落地建设。(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民生在线”下期预告
网谈时间:10月27日(周四)下午2:30—4:00
网谈单位: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