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青岛再添“砝码”。
11月3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第七届)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线上云展开幕。包括头部涉海科研机构、涉海企业等在内,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家参展单位“云”聚青岛,带来了约2500件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产品。
云展将持续到11月9日,期间,主办单位将组织30多场新产品推介会、技术转移成果发布等活动,为国内多个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自主研发产品提供展示的舞台,寻求应用的空间。
以“科技经略海洋,创新实现梦想”为主题,海科展背靠海洋名城,与全国海洋领域前沿科技“一期一会”,已经到了第七个年头。在往届“嘉宾名单”中,下潜到10619米的“海燕”水下滑翔机、可观测1万米海底的地震数据宽频带长周期海底地震仪、全球体积最小的三维前视声呐、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条完全国产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等屡破行业纪录的设备都在这里做过展示,其中有不少更是把海科展当成公开亮相的“初舞台”。
重磅的参展设备为海科展的高规格做了最好的注脚。作为国内举办较早、规模较大的海洋领域科技展会,海科展具备相当的影响力、号召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海科展围绕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搭建了一个集政、产、学、研、金、服、用等要素于一体的平台,通过汇聚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头部企业、关键设备,搭建了一个资源耦合互动的空间,让前沿成果有了展示的机会,为科研成果转化架起了合作的桥梁,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注入了科技能量。
1
“云”聚,目标是“永不落幕”
举办七年来,海科展走的一直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模式,除了一年一度的线下举办以外,线上平台365天对外开放,为参展商提供常态化的沟通对接渠道,目标是打造“永不落幕”的展会。
新冠肺炎疫情给会展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作为海洋科技“风向标”的海科展也无可避免。但得益于多年通过线上平台积累的办展经验,从去年开始,海科展便完全通过线上平台海科云展举办展会,打造了一个集海科展官方网站、官方微信、云端展台等渠道于一体的网络,无论是参展商还是普通观众,都可以在线通过小小的手机屏幕走进海洋科技的世界。
今年,海科展借助VR手段对线上云展平台进行了升级,把青岛国际博览中心“搬”到线上,打造了一个3D展厅。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端身临其境地“逛”展,展区的分类也较往年进一步细化,数量进一步增加到12个。
这12个展区分别是海洋探测技术展区、海洋信息技术展区、海洋养殖技术展区、海洋分析检测技术展区、海水淡化技术展区、海洋船舶技术展区、海洋能源技术展区、海洋救援技术展区、海洋新材料技术展区、海洋生物技术展区、涉海科研院校、港口码头自动化技术展区,几乎涵盖了海洋科技所有的细分领域,每个展区内都展示着行业内细分的技术和产品,真正是一个“大而全”的平台。
与往届一样,今年,也有不少海洋领域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在海科展发布——
武汉亿纬储能发布了国内最大船用单体电芯储能电池,单只电池壳储存1.792kWh能量,循环寿命超过12000次;
前段时间海试成功的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深海铺缆机器人在线参展,具有国内首创的大水深智能作业能力,可以进行水底行走、悬浮机动、精准导航定位,能在1500米水深的海洋中进行人工无法完成的海底光缆、电缆、管道等铺设作业;
宁波博海深横研发的SW-375高分辨立体成像声呐是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具有功耗低、体积小、使用方便、成像质量高等特点,也在海科展亮相。
此外,云展平台的首页设有推介会、展商大厅、展品推荐、供材大厅、名片墙等常态化功能入口,为通过海科展“云”聚的参展单位打破了展示、沟通和对接的屏障,打造了一个全天候的自主对接场所。
在线举办避免了疫情的风险,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接下来的一周,500家参展单位将“云”聚青岛,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
2
“大国重器”,令人大开眼界
作为一场集聚海洋领域一流科研成果的展会,展示不是最终目的,向参展单位要合作,打开实验室和产业之间的通路,让成果真正走到“世界科技前沿”,落到“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中去,才是最终追求。
▲往届海科展资料片
多年来,在海科展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涉海“国字号”科研机及高校始终占据展会C位。这些位于我国海洋科技研究“第一方阵”的机构展出的海洋高端装备总能令人大开眼界——
从“蛟龙号”模型、“海燕”深海滑翔机,到可在万米之下拍摄高清图片的“海瞳”,这些设备每一次亮相都引起行业关注;
中科院声学所与南京锐声联合研制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条完全国产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列,已经完全可以替代国外装备,打破了先进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全海深声学记录仪可投放在全球任何海域,常年在海底值守记录水声信号、环境噪声及温度、压力等环境信息,为国内首套此类产品。
这些国产成果和技术具有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水平,实现产业化无疑将具备巨大的价值。
▲往届海科展资料片
技术和成果有面向市场寻找应用场景的需求,产业有对接科研促进升级的需求,两者的顺畅对接离不开链接的纽带。
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海科展就是一条架起成果转化的桥梁:通过参展,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这些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可以直接对话,亮出各自的“绝活”,坦陈各自的“刚需”,真正实现科技成果和产品设备之间的“互通有无”,为科技成果转化打开通路。
技术推介会已成为海科展的“标配”。海科展举办期间,一场科技成果发布会推动达成20余个交易合作意向的情况不在少数。
“海科展是一个内外连接的平台。”大工(青岛)研究院总经理姜大川说,“科研院所可以通过参展看准市场的需求‘定制’研发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参展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提升整体竞争力。”
哈工大(威海)船海光电装备研究所所长、哈讯达(威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田兆硕是海科展的老朋友,从首届海科展开始便每年参展,他说:“海科展是一个专业的海洋展会,每年都能为我们带来不少新客户,弥补了我们产品推广能力弱的短板,对于我们了解行业前沿,有的放矢地提高创新能力也至关重要。”
▲往届海科展资料片
青岛海洋科技产出和产业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亟待进一步破题。海科展更应聚焦建立海洋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体系,汇集更多海洋科技领域资源,继续为涉海高校、院所、企业等多方资源互动耦合搭建平台,促进更多原始创新从0到1,推动更多成果转化从1到N。
3
海洋科技的“瞭望台”
能吸引“首台”“首套”“首创”的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设备在这里频频亮相,海科展已经成为我国海洋领域的“风向标”。这背后,是青岛这座海洋名城带来的底气。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优势。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这些院士、平台和技术,本身就是海科展上最拿得出手的“王牌”;
以“科学”号、“东方红3”号、“深海一号”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先进科考船在青岛入列,以“蛟龙”、“海龙”和“潜龙”为代表的系列大洋深潜装备体系在青岛实现了“三龙聚首”,折射着青岛在大型海洋装备方面的超强实力。
▲“深海一号”能源站
随着青岛的海洋特色愈发明显,青岛在国家海洋战略的发展版图中的地位也愈发清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留下了“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的殷殷嘱托;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首次提出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
四年来,青岛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2.5%。2021年,青岛完成海洋生产总值4684.84亿元,同比增长17.1%,占GDP比重达30%以上。
向海图强,青岛海洋产业还需要更多海洋科技动能的支持。青岛集聚了北海造船、明月海藻、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中的34个行业在青岛都有布局。这些产业既为全国海洋成果的落地和海洋设备的应用提供了沃土,也需要不断汲取前沿海洋科技能量,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例如,海科展的“常客”北京星天科技有限公司围绕海洋信息和水下探测两大领域,致力于提高海洋综合感知能力。通过展会,星天科技已经与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以及山东仪器仪表研究所等青岛本地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可提供浅水多波束测深系统、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等多种性能指标行业领先的仪器设备,加速青岛本土科研院所、高校的研发进程。
▲“科学”号科考船停靠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西海岸园区
这座海洋名城孕育了海科展这个海洋领域的头部展会,而这个展会也用自己的方式,反哺着城市经略海洋的进程。
当前,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作为未来五年重点打造的“六个城市”之一,把“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全面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作为全力抓好的十个方面工作之一。在建设“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美好愿景下,青岛把海洋发展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重任在肩,海科展更应该常办常新,成为我国海洋科技领域的“瞭望台”,让更多前沿成果在这里面向全国、全球展示,也为青岛留下更多海洋科技力量,为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打造更加强有力的引擎。
作者 | 耿耿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