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湛山一路2号院落主楼的门楣上,镶嵌了一个外文为“Elhanan”的石制牌匾,牌匾至少存在了80余年,没有人知道这个单词是何意。2021年,笔者就此牌匾的意义进行多方寻访。终于,从一位犹太学者那里得知,“Elhanan”来源于一则犹太民间故事。
公元前1000年前后,大卫王带领他的部下征战四方,创立以色列王国。其中有一位将军,名为艾尔哈南,骁勇善战,为大卫王鞠躬尽瘁,被形容为“巨人”,是立国主将之一。大卫王形势初定之时,曾有人悄悄对艾尔哈南进言:“凭借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取代大卫成为国王。”艾尔哈南却说:“功成不必在我,我希望的是百姓的和平与安宁。”所以,艾尔哈南虽然有指点江山之力,却隐姓埋名于历史之中。艾尔哈南的犹太名字正是“Elhanan”。在犹太人的世界观里,“Elhanan”这个单词的含义是——“功成不必在我”。经过细致调研,让笔者惊叹的是,以色列国和犹太民族看起来与青岛这座城市远隔千山万水,却在潜移默化中与青岛有着历史的渊源。
湛山一路二号刻有Elhanan牌匾的建筑。
青岛与犹太人民间交往已有百年历史。19世纪80年代起,欧洲犹太人掀起了移民大潮。由于日俄战争及俄国内战,大批原俄国籍犹太人来到中国。当时青岛对犹太人完全开放,赋予其自由通行权,使得他们陆续在青岛集聚,青岛也逐渐成为犹太人在华的主要居住地之一。
犹太人在青岛生活期间,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也留下了许多生活印记。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八大关,许多经典建筑出自俄籍或无国籍犹太裔建筑师之手。20世纪20年代,俄籍犹太人创办了当时青岛唯一一所专业音乐学校,开创了青岛小提琴教育的先河……
在历史长河中,青岛以宽厚的胸怀温暖了漂泊的犹太人,而这些犹太人也给这座城市植入了诸多富有现代色彩的新行业,通过交流融汇,形成了新的市场。尤其值得感念的是,犹太人血液之中流淌着的创新精神,丰饶了这座城市。
“一带一路”连接以色列的智慧
在科技创新领域,仅有800万人口的以色列,却创造出了颠覆性的奇迹。以色列创造出改变人们沟通方式的ICQ,是今天微信、QQ的起点;以色列创造出的“语音邮件”,是用手机发送语音信息的技术基础;以色列发明的3D打印和USB闪存技术普遍应用在各行各业的办公环境中。而在农业与能源领域,以色列发明的永久太阳能电池,能抗旱的“超级植物”和滴灌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021年彭博创新指数榜》中,以色列综合排名第7位,在研发强度(研发占GDP比例)这一板块中,连续4年位列全球第一。以色列的人口只占全球0.2%,却获得了全球20%的诺贝尔奖。通过严格的筛选机制,政府对科研的投资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成果。这也是我国为什么在众多科技大国中,选择与以色列在科技创新领域上加强合作的重要原因。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以色列长期保持着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国内众多城市尝到了从以色列带来的科技创新的“甜头”。2013年,中以两国政府总理共同签署了《中以高科技技术合作发展协议》,随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选出东莞、广州、常州、大连四个城市,作为首批中以合作重点区域,先期开展高技术产业合作。2017年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的建立,推动中以合作的主轴由经贸合作转向科技创新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30多个城市与以色列开展科技合作。
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主动出击与科技强国“交朋友”
向科技强者学习,与科技强者交朋友,才能少走弯路,获得更多机遇。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决策下,不畏疫情肆虐,2020年7月29日,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在以色列驻华大使和前中国驻以色列大使的共同见证下,于青岛高新区正式启用。由此,青岛第一个面向科技强国的“朋友圈”,基础平台搭建完成。青岛面向全球的“朋友圈”进一步得以深化。
在青岛高新区积极实施“国际客厅”战略的背景下,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为前来“做客”的以色列企业、商会等提供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平台,成为青岛与世界交往的“客厅”。同时,同步建设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客厅”;导入并“链接”中以优质企业、技术、人才、资本等共享信息上百万条,精准匹配中以合作企业双方需求,打通国际合作信息堵点。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已成为以色列科技创新企业了解中国科技市场需求、科技政策的重要窗口,也为中国科技型企业迅速获得以色列创新与科技资源开辟了重要渠道,真正发挥了国际合作创新平台的效能,成为一张响当当的国际合作新名片。
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外景。
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第一个“吃螃蟹的平台”的坚持
青岛与以色列的合作并非易事。以色列的国际企业大多是科技创新类企业,对中国缺少全面的了解,国内也缺乏针对以色列企业的专业服务机构。因此合作难深入、企业产业化难落地,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以色列企业的“痛脚”。
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为基础,直面以色列科技企业落地青岛发展的各种难点、堵点,不断推动青岛相关部门寻求政策、产业、金融、服务、交流等领域的创新型突破。
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不断导入以色列创新技术,积极为重点产业赋能,优质资源集聚效应持续放大。一方面,做强项目招引,围绕医疗医药、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举办中以交流活动60余场次,引入高端创新项目近50个,设立创新实践基地7家。另一方面,做优项目运营,创新实践“双平台”模式,与海创汇共建中以跨境双核创新孵化器,并与以色列海外孵化器合作,实现优质初创项目的联合筛选培育。截至2022年6月,已促成16个初创项目入孵位于以色列荷兹利亚的孵化器,特别是推动以色列4D毫米波雷达公司与海创汇的合作,为中国养老社区提出健康监测的方案,该双核孵化器连续两年荣登以色列“中国最理想创业加速平台TOP5”榜首。此外,客厅已集聚各类人才超3000名,吸纳行业顶尖专家200余人,持续放大特色人才平台“磁吸”作用。
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践行“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精神
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用“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精神,利用一切资源,想尽办法,创造条件,实现突破。
纵观中以两国的地方交流,在于资本,更在于民心。先让老百姓互相了解,形成民间与地方共识,才能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发展局面。
民间交流领域,无论是中国方面还是以色列方面,都做出了大量实质努力。中国海南航空推出了北京—特拉维夫的直航班机,方便了中国游客赴以色列的旅行与商务活动;而以色列则推出针对中国游客和商务人士的签证项目, 用“十年签证”吸引中国游客与商务人士进入,并在以色列从事便利的商务活动等。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也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不断向以色列介绍青岛发展机遇,并把青岛企业的信息与市场机遇传递到以色列。
在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不断推动下,青岛在以色列的国际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来越实,合作范围越来越广。在疫情之下,青岛以色列科技合作深度不断“螺旋上升”发展。
近两年来,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在青岛与以色列之间促成了多项涉及经济、贸易、金融、安全、教育、环保、科技、卫生、青年、体育、媒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按照国家部署,尤其重视中以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建设,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促进人工智能、5G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前沿以色列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引进与应用,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先进科技的引进与应用,较成熟产业的引进与应用而言,具有先天的高风险性、长培育性、成果展示隐蔽性和应用场景广泛性的特点。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践行“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精神,作为投资与运营主体的中以(青岛)国际客厅发展有限公司,深刻理解国际客厅的担当与使命,成功以客厅为平台,在“一带一路”基础框架下,“链接好”“链接实”以色列先进科技企业,并应用到青岛的地方科技创新发展之中,这是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的使命与担当,是两个民族共同的“功成不必在我”精神的成功示范。青岛这座城市,也会因与科技强国以色列的结缘,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发展机遇、潜力和可能性。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的核心价值,正在此处。
而作为青岛市科技创新要素的聚集高地,也是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的“孕育者”——青岛高新区,切身见证了国际客厅从无到有,从国内走向国际的整个过程,它的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以色列创新资源的加持。拥有“创业”“创新”特质的高新区,始终坚持“人才先导”战略,致力于营造国际化的创新创业环境。“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业园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分园”和“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创新实践基地”的揭牌,都表明了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一直作为承载留学生创业人员的优质平台,担纲链接国际创新资源的主力军。
2022年是中以建交30周年,也是青岛高新区成立30周年。青岛高新区将继续为“奋战五年,重回前十”不懈奋斗,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不懈奋斗,为打造宜业宜居宜创的魅力新城不懈奋斗。
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将秉承一贯的精神境界和使命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马达)
(本文作者为青岛大学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院长,青岛市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