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4日讯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揭示了印度洋偶极子(IOD)发生频率显著升高原因,让学界对印度洋气候模态特征及变化机理有了全新的科学认知。
IOD是热带印度洋气候系统中最强的年际异常信号,可导致干旱、洪涝和山火等多种极端气候事件,对印度洋周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均具有深远影响。在全球变暖条件下,IOD的发生频率显著升高,但原因并不清楚。
该研究首次发现早发型IOD增多是导致IOD发生频率升高的根本原因。早发型IOD在夏季最为显著,比传统型IOD提前约一个季节。在上个世纪,早发型IOD数量很少,而由厄尔尼诺引发的传统型IOD则是IOD的主导类型。进入本世纪后,由于早发型IOD的迅速增多,使其逐渐成为与传统型IOD数量相当的IOD主要类型。
该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全球变暖过程中夏季风爆发提前、海洋-大气正反馈增强是导致早发型IOD增多的根本原因。气候模式结果显示,在未来温室气体持续增多的情况下,早发型IOD发生频率还将继续升高。这将会增强印度洋周边地区夏季的气候变率,增大连续IOD的发生频率,从而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概率。
该研究为显著提高IOD预测水平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为印度洋周边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防灾减灾和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通讯员 齐敏)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