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被称为“千里眼”和“顺风耳”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这一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以积极昂扬的姿态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和激励着当时无数热血青年奔赴前线,走上战场,奏响了一曲令人血脉贲张的时代交响乐。如今,距离抗美援朝的峥嵘岁月已经过去了70年,家住观象山庄的纪志世老人回想起当年的战时点滴仍然情绪激动,不论是连夜横跨鸭绿江的命悬一线,还是防空洞里的苦中作乐,都成为他一辈子也诉说不完的话题和每时每刻都不会遗忘的记忆。
抗美援朝老兵纪志世。
响应号召保家卫国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纪志世在村里是不可多得的高材生,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更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1951年春节为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纪志世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你说怕不怕?当然是怕的。”如今已86岁高龄的老人回忆起年少时的投笔从戎,依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我是1934年生人,是在动乱的年代长大的,每天的枪炮轰鸣好像家常便饭一样,村里的小孩子不懂事,好像看热闹一样,跟在打仗的士兵后面捡弹壳。如此说来,似乎也不那么害怕了。”纪志世老人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家就在胶济铁路旁,这条交通要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战争的环境中成长,年少的纪志世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军人走上战场,而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更是激发了他的这种斗志:“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我只有一个念头:绝不做亡国奴!”
与纪志世有着同样青春热血的青年人响应号召集结在一起,“当时从老家附近的胶县、平度、即墨招募了一个新兵团,经过集训后,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据纪志世回忆,当时千余人的队伍在即墨蓝村集结,在那里完成了交接仪式,然后坐着货车、搭乘铁皮火车,向东北方向进发,“列车在路上走了十几天,一个车厢一个排,最终到达了东北鸭绿江畔的宽甸县,在那里我们进行休整和集训,由老兵们带领我们学习射击和投弹。”
顶着空袭连夜过江
“当时的战争环境真的很艰苦,志愿军天上没飞机,地上没坦克,可是依然打不倒战士们的坚强斗志。”纪志世老人回忆,当时志愿军发挥老八路的光荣传统,专门夜间行动,打得对方措手不及。“每天都是在天光变暗的时候开始行动,下午六七点钟,太阳刚刚下山,我们就开始了急行军。”那时候,鸭绿江上没有桥,江面上的冰层也是刚刚开始消融,为志愿军的渡江行动制造了不少麻烦。志愿军们只能一边破冰一边搭浮桥,“所谓的浮桥,就是利用木头和汽油桶的浮力,中间用钢丝和铁索连接,走在上面摇摇晃晃,深一脚浅一脚的,湍急的江水经常会没过裤腿。”
这样连夜的渡江行动持续了好几天,从鸭绿江、大同江到清川江,“这样的浮桥搭建在宽阔的江面上,为了保证安全,同时渡江的人数不能太多,大家以连为单位,分几天渡江,然后再集合。”纪志世回忆,渡江的时候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一路小跑,就为给后面的战友争取更多的时间,“那时候敌军的飞机四处逡巡,发现目标就直接扫射。夜晚渡江的时候顾不上看,白天隐藏休息的时候,抬头仰望天空上的敌军飞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里面的飞行员。”为了隐藏实力,不暴露目标,部队不做饭不开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经常是一把炒面一口雪,的确就是这个样子的。”
战友就在眼前倒下
当时的纪志世还不满17岁,身高只有1.54米,体重不足百斤,“也就一杆步枪那么高吧。”部队领导将他分配到了步兵军通信营,“我在通信营四连,叫背负线连,就像是风筝握轮一样,背负着通信线在战场上保障通信。那时候没有无线电,所有的消息和命令传达都要通过通信线路实现,因此通信兵也被称为是战场上的‘千里眼’‘顺风耳’。”
纪志世所在的连队主要为军部与师部之间提供通信保障,部队打到哪,通信连就要跟到哪,“一管子电线就有十二三斤,每个人都要背五六个。为了行动方便,通信兵的武器装备也很简单,每人配4个手榴弹、一把冲锋枪。”
部队里的通信单位不需要跟敌军面对面战斗,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危险。“敌军的飞机不分昼夜狂轰滥炸,经常会有负伤牺牲的同志。”纪志世想起过往的枪林弹雨,不禁有些伤感,“我的好战友老白就在我的眼前倒下去了。”谈及往事,老人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当时我们在防空洞中休息,突然间爆炸声四起,大家很自然地起身往防空洞外走去,老白就走在我的前面,突然就倒下了,我下意识地去扶他,以为他不小心摔倒了,却没想到他的腹、背两处中弹,汩汩冒出的鲜血把身上的棉袄都染红了。”战友们没有时间伤心,也来不及举行仪式,用被子把老白包裹起来,行个军礼就是最好的送行。(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新闻幕后
一本《保尔》为战士们带来鼓舞
如今已经86岁的纪志世身体康健,每天都要出门遛弯,经常去逛李村大集,他的儿子告诉记者,老人的日常起居基本上不用特别照顾,“老人家一辈子乐观豁达,从无怨言。”
纪志世一直珍藏着在战场上收到的慰问礼物:一个手绣荷包和一本《保尔》。
在采访过程中,纪志世老人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战时礼物”——一本泛黄的小说读本《保尔》,以及一个有些褪色的蓝色荷包,上面用红线绣着“革命到底”4个大字,这是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收到的慰问礼物,老人家一直珍藏至今,带着它辗转大江南北,度过了70载的悠悠岁月。纪志世告诉记者,当年文工团来到前线慰问士兵,带来了国内群众为志愿军捐赠的礼物,“当时分给我们连的就是这本书和这个荷包,里面还盛着糖果、点心,这份深情厚谊支撑着我们度过了战时的艰难岁月。因为我识字,所以战友们在停战时最大的娱乐就是听我念书。”纪志世回忆,这本《保尔》他不知念了多少次,至今不少篇章还能背得下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纪志世老人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够将这本书捐赠出去,“当年与我一起战斗过的战友很多已经走了,可是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鼓励仍在,希望能够将它捐赠出去,让这种精神照亮更多的人。”此外,纪志世老人还透露,这本书的捐赠者是当时一位名叫林春芳的初二学生,他在书的内页上写了一段这样的文字:“敬爱的志愿军叔叔们,这本书是我最宝贵的书,为了使它起的作用更大,为了志愿军同志来学习他的精神,我要把它送给最敬爱的人——志愿军,望学习保尔的精神。”纪志世说,不知道这位林春芳同志现在哪里,“如果有朝一日能够见到,我希望当面跟他说声谢谢。”
冒着炮火抢救伤员,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多少个夜晚,听着轰炸声和炮火声入眠;多少次呼啸而来的炮弹,从耳边飞过;多少次在枪林弹雨中,将受伤的战友救回来⋯⋯昨天,在抗美援朝防御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兵许京先,含着眼泪回忆起当年朝鲜战场上惨烈的情景,心情格外激动。这位87岁的老英雄,曾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穿过崎岖难行的山路,徒步80多里将一名身受重伤的志愿军战士护送到了后方医院。作为部队的一名卫生员,许京先在朝鲜战场上不知道救回了多少名伤员。那时候,面对敌人的一次次空袭,他早已忘记了恐惧,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抗美援朝老兵许京先。
刚穿上军装就上了战场
70年前,许多志愿军战士都是刚穿上军装,就走上了战场。1951年1月,刚过17岁生日的许京先,从青岛市即墨南泉应征入伍,在辽宁本溪市经过半个多月的军训后,于同年2月直接跟随大部队,向朝鲜战场挺进。
许京先回忆,当大部队向鸭绿江挺进时,远远就能听到了敌机和炮火的轰炸声。由于敌人在鸭绿江边不断进行空袭,给志愿军跨江作战造成了很大阻力。在连续两次强行渡江遇险的情况下,许京先所在的部队重新调整了作战方案。当天傍晚,许京先和战友在夜色的掩护下,快速通过铁桥,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我军炮兵阵地集结。“跨过鸭绿江后,许多志愿军战士都抱着‘马革裹尸’的信念,将生死置之度外。”许京先激动地说。
由于新战士比较多,个高身壮的许京先当上了临时班长。当时许京先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炮兵阵地上的卫生救护。虽然不直接和敌人短兵相接,但需要在火线上抢救伤员,随时都会遭遇敌军炮火的袭击。为了隐蔽,许京先所在的卫生班将掩体修建在了地下。整个防御战斗中,他和战友们就住在“地堡”里。即使在这样隐蔽的地下掩体里,也会不断遭到敌机的轰炸。一年多的时间里,许京先和战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惨烈的战斗。
冒着枪林弹雨护送伤员
战场上随时都会遇到敌人的袭击,有志愿军战士受伤后,需要快速处理。轻伤员包扎后又冲向阵地,一些重伤员则需要及时护送到后方。回忆起救治伤员,许京先含着泪说:“许多受轻伤的战士只是简单处理一下伤口,又回到了战斗岗位上。这样的场景,让每一名志愿军战士心里生起一股强大的力量和信念。”
70年前一次护送重伤员的惊险经历,让许京先至今难以忘记。那天早上,许京先所属部队的炮兵阵地突然遭遇敌人重炮火力袭击,密集的炮弹把山地炸出了一个个大坑。一名战士的腿被炸成重伤,如果不及时救治,随时会有生命危险。阵地上的医疗条件不行,需要把伤员护送到后方的野战医院。许京先为伤员包扎处理伤口后,便和另外两名卫生兵一起抬着担架,护送伤员向后方转移。
为了抢救受伤的战友,许京先3人展开了一场生死赛跑。离后方医院至少80里山路,而且崎岖难行。3名卫生员轮流抬着伤员,一路小跑奔向后方,途中遭遇了敌机的袭击。突然,一颗子弹从许京先的耳边飞过,他下意识地俯身把担架上的伤员护住。就这样,一路奔波,一路躲避着敌机炸弹的袭击,从上午9点一直走到晚上9点,终于将伤员安全护送到了后方医院。来不及休息,许京先三人立即连夜赶回炮兵阵地,因为那里还有伤员等着他们救治。
战友的鲜血染红了阵地
在许京先的记忆里,70年前的硝烟战火丝毫没有因为岁月逝去而褪色。有一次,他所在卫生班的掩体阵地突然遭遇敌人的空袭。首先发现敌机的许京先,冒着随时被击中的危险,快速向战友发出隐蔽信号。就在这时,一颗炸弹落在了距离许京先仅有百米远的地方,敌机刚一飞走,许京先就飞奔出去,抢救受伤的战友。
“在这场防御战中,身边许多战友牺牲了,我们给他们换上新衣服,就地安葬在朝鲜的土地上。”许京先说,战友的鲜血染红了阵地,他们在悲痛之余,更是默默下了决心,战斗再艰苦也要坚持下去,夺取胜利。
除了救治伤员外,许京先和战友还经常向阵地上运送炮弹和粮食,他曾和战友两人抬着几十公斤的炮弹,冒着敌人的炮火在阵地上往返穿越;他曾背着50多公斤的炒面,一口气跑过十几里山路,途中还要躲避敌军飞机的袭击。
“抗美援朝作战的条件十分艰苦,在朝鲜的一年半时间内,战友们没有吃过一棵青菜,有时候炊事班偶尔在山沟里挖几棵野菜,做成菜汤,就算是改善生活了。”许京先回忆。
由于长期缺少营养,加上运送物资、抢救伤员等高强度的工作,许京先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先是发高烧,后来又患上了严重的夜盲症,天色稍暗,两眼便基本看不清东西。有一天傍晚,一名战士受了伤,许京先要去救治,刚走出掩体,便眼前一黑摔倒在地。为了及时救治战友,许京先摸黑爬出百米赶到了战友身边。(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延伸
祖孙三代全是“兵”
许京先荣获的入朝作战纪念奖章。
战火虽已远去,心中的记忆永远挥之不掉。每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入朝作战纪念日,许京先都要把一些旧照片和奖章拿出来看一看,给孩子们讲述他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亲身经历。那些历经炮火和鲜血洗礼的信念,成了这个家庭珍贵的“家训”。
如今,让这位战斗英雄最欣慰的是,自己家祖孙三代都是“兵”。许京先高兴地说,在朝鲜战场上,他虽然立过二等功、三等功,但这些荣誉早已成为过去。他回国参加工作后,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了部队。后来,他又陆续把自己的4个孙子全部送到了部队。许京先风趣地描述说,他当过步兵、炮兵,又参加过朝鲜战争,而在他的几个儿孙中,陆、海、空、武警各个兵种都有了,这一点让他感觉很自豪。
对话
把抗美援朝精神传下去
许京先两次参加大阅兵的荣誉证书。
观海新闻记者在对许京先的采访中,这位身经百战的志愿军老战士,多次说到自己只是一名老兵,并不是什么战斗英雄。希望多写抗美援朝的伟大精神,不要过多突出个人。
记者:亲历这场战争,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许京先:开始是害怕,后来就忘记了什么是恐惧。看着那么多战友受伤牺牲,早就把自己的生死放到一边了。那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死也要坚持到底。
记者:您如何理解“血染的风采”这句话?
许京先:我很幸运能活着回到祖国。经历过这场战争,我特别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过上安定的幸福生活。
记者:您在家经常给孩子们讲抗美援朝故事?
许京先:经常讲。我觉得,抗美援朝精神应该体现在每个人的行动上,体现在每一个家庭中。我从部队回到地方后,把两个儿子和四个孙子全部送到了部队,就是让他们爱国。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