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10日讯 2022年以来,市公安局城阳分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扎实推进“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作风能力建设,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公平正义、安全稳定的法治营商环境,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担当、新作为。
完善政务服务机制,营创便利高效营商环境
聚焦营创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行“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合理布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努力实现“一窗办、一次办、网上办、就近办”。
扎实推行“一窗通办”改革。在城阳市民中心建设公安“一窗通办”专区,设置6个“一窗通办”窗口,配备8名全科警长,科学设置后台审批室、照相室、档案室等功能区域,承办出入境、户政、交警、治安、禁毒、网警等6大类60项区级公安“一窗通办”业务,全力打通基层公安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专区启用以来,累计办理业务8000余笔,群众满意率达到100%,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积极推广“互联网+”服务应用。出入境服务大厅、车管所和7个户籍派出所开通网上预约,提供上门、无偿帮办代办、错时延时及“绿色通道”等服务,努力实现“一次办好”。加大山东政务服务网(城阳站)公安政务服务宣传,完善网上办事图文指南,畅通网络、电话信息反馈渠道,实现9大类181项业务网上办理、49项业务全程网办。
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科学布点投放车驾管及违法处理一体机等自助服务终端30余台,实现自助办理全域覆盖。城阳、流亭、惜福镇、上马等4个派出所运行“户籍+”服务模式,设立车驾管服务站5个、电动自行车挂带牌销售服务点73家。依托辖区7家二手车交易市场、15家机动车检测站、6家4S店登记服务站及2家驾驶员体检中心办理驾管业务。
完善靠前服务机制,营创亲商爱商护商氛围
聚焦营创市场化营商环境,围绕青岛市2022年重大项目建设,采取顶格专项、定向专门、属地专业的服务方式,帮助重点项目和施工企业纾困解难,为奋力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贡献公安力量。
固化完善领导干部分包联系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分局党委会研究、局长办公会调度的规定动作,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跟进服务重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梳理青岛市2022年度重点项目、重点准备项目,制定跟进服务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分局党委领导分包联系制度,将辖区内25个重点项目、17个重点准备项目跟进服务工作责任具体到人、联系到位。
固化完善基层所队常态走访机制。根据21个在建重点项目、4个待建重点项目治安特点,量身制定跟进服务方案,举办警企联席会议30余次、请进恳谈会7次,主动帮助解决影响项目建设实际困难9件、帮助务工人员解决问题70余件,进项目、入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50余场次。
固化完善诉求跟踪督办机制。逐个项目发放《跟进服务重点项目意见反馈表》,对磊鑫都市制造园、亚洲杯足球场比赛场地建设等项目反映的加强交通保障、强化治安巡逻等意见建议,第一时间分解至治安、交警、特巡警等警种部门及属地派出所,及时落实跟进服务措施、反馈工作进展,事后征询评价建议,受到项目各方一致好评和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完善平安守护机制,营创安全稳定法治环境
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营创,强化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自觉把公安工作置于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局中谋划推动,高压严打涉企违法犯罪,创新“警保联控”模式,助力打造平安夜市品牌。
高压严打涉企违法犯罪。严厉打击行霸市、强揽工程、强买强卖等侵害重点项目建设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合同诈骗、侵害知识产权等危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经济犯罪活动。成功侦破涉案价值6000余万元的“6.30”假冒注册商标案等涉企经济案件10余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30余名,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创新“警保联控”模式。立足城阳区为全国重要轨道交通产业聚集区这一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基层警务工作创新,做实做细“警保联控”“四五三”工作模式,在棘洪滩街道建成“警保联控工作站”50余处,有力保障了中车四方、庞巴迪等龙头企业和15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发展以及11个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经验获公安部和省公安厅肯定和推介。
打造“平安夜市”品牌。围绕城阳区打造青岛“夜经济”新地标、胶东“网红城区”等激发城市活力系列举措,由党委领导带队巡控、机关大队定点值守、交警警力调流疏导、特巡警和“110”交叉巡逻、派出所常态化治安清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实现吕家庄夜市、水悦城等9大消费聚集区恶性案件“零发案”、可防性案件发案同比下降73%、道路交通通行率提速25%。(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通讯员 林宁宁)
责任编辑:刘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