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促消费。2023年开年以来,各地把促消费当作“开门头件事”来办,纷纷出台促消费相关政策、发放消费券、举办促销活动等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春节临近,不少市民开始置办年货、安排春节假期……消费市场人气渐旺,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消费券唱主角
围绕迎春消费,多地近期密集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涉餐饮、家电、文旅、百货等多领域,规模普遍较大。
1月5日,广州市新闻办召开“抢机遇 拼经济 抓发展”主题发布之广州市一季度重大项目新闻发布会,宣布1月17日将再次向社会发放第二轮1000万元消费券,本轮消费券的有效使用期覆盖整个新春假期。
1月6日至2月20日,郑州文旅将通过旅游电商平台陆续发放文旅消费券2000万元;1月6日上午10:00,发放总金额1500万元的家电消费券,活动时间从2023年1月6日10:00—1月15日24:00,每张券值500元,总计3万张。
1月7日,江苏盐城正式出台《关于促进春节期间消费持续恢复的政策意见》,抢抓春节期间消费旺季契机,拿出1.2亿元“真金白银”,大力促进餐饮、购物、汽车、家电、文旅等消费。
1月8日起,北京顺义区抢抓春节消费经济,联动多家重点餐饮企业举办“品顺义·乐生活”顺义味道迎春美食节,面向消费市场发放500万元餐饮消费券,推动形成消费热点,点燃市民消费热情。
专家表示,春节是居民消费的重要时间节点。在节假日推出促消费举措,营造放心的购物环境,有利于充分激发消费潜力,拉动消费市场回暖。事实上,2022年12月份以来,已有超过40个城市宣布发放消费券,覆盖汽车、餐饮、冰雪运动、文旅等多个领域,部分地区还提出了景区减免门票吸引游客。
年味气息渐浓
眼下,各地正举办各具特色的促消费活动,如北京推出“京京有味”“京年有戏”等多个板块,打出线上线下融合促销组合拳;辽宁设计了以“辽播四海商、广带天下货”为主题的一系列电商促消费活动。同时,相关企业聚焦提升消费者线上采购年货体验,推出了实折实扣、满减满赠等让利活动以及各具特色的促销方案,如有的探索建设“半小时线上便民生活圈”,有的举办“数商兴农”专场和线上大集等。
值得一提的是,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指导开展的“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正在有序开展,该活动于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28日举办,目的就是聚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年货采购需求,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数据显示,该节前5天全国网络零售额就达2080亿元,比上届同期增长4.7%。其中,年货礼盒、健康滋补用品、进口生鲜食品等销售增长较快。
同时,各地的年夜饭预订火爆。在浙江宁波、湖南长沙、云南玉溪、广东江门等地,一些酒店、餐厅都陆续推出形式多样的年夜饭套餐,颇受市民欢迎。在宁波,今年年夜饭的预订从上个月月初就开始了,预订量火爆。同样,长沙多家餐馆、酒店的包厢预订也相当紧俏。“今年的包厢比去年难订。”长沙市民周女士表示,打电话咨询了几家餐厅和酒店,均被告知现在多数包厢已经被预订,目前只剩大厅的位子。
记者注意到,春节旅游市场也逐渐升温。1月5日,携程发布的《2023年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截至1月5日,春节期间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去年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提升53%。从1月1日—5日,春节产品的预订量以日均环比增长30%的速度上涨。
保障措施护航
春节是我国重要节日,也是居民消费旺季。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商务部日前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认真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一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启动节日期间全国生活必需品日报监测制度,密切关注市场运行态势。二是加大货源组织协调。指导各地组织骨干保供企业与供应基地加强产销衔接,拓宽货源渠道,增加库存数量和商品种类。三是做好政府储备调节。督促北方部分大城市落实冬春蔬菜储备计划,指导地方统筹肉菜储备投放,增加市场供应。四是强化便民服务保障。指导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完善人员轮换预案,保障业务正常运转。鼓励重点商超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满足节日消费需求。五是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指导各地开展内容丰富、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促进活动,营造浓厚节庆氛围。
春节将至,京东、天猫、抖音等平台纷纷进入“年货节”时间,陆续发布了“年货节”促销活动。记者了解到,各快递企业纷纷承诺“春节不打烊”,以满足节日期间商家、消费者寄递需求。
不少快递企业选择与电商平台“牵手”,为商家提供专属保障权益和优质的物流履约服务。比如,菜鸟宣布淘宝天猫“春节不打烊”活动将覆盖全国300余城市,与“三通一达”、顺丰等快递公司一同保障春节物流运营,并设立相应保障方案。
此外,部分快递公司也提高了对于末端派送的重视。以京东物流为例,公司在全国30个城市的700余台无人车同样“春节无休”,600台智能快递车、超100台室内配送机器人将和京东快递小哥组成“人车CP”,为消费者提供快速配送服务。(记者 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