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亲手写过一封信了?
在语音、视频即时聊天的今天,书信,这种似乎颇为古老的通信方式,是否还有魅力?
春节的脚步近了,春联、腊肠、中国结……处处弥漫着思乡念亲的味道。近日,有一位00后青岛女孩发起一个活动,免费为不能回家过年的网友代写家书。想不到,这一话题迅速火上了微博热搜,她也在快手上积累了4万多粉丝。对于意外走红,女孩兴奋地表示:“好开心,好激动!”接受青岛新闻网专访的她,讲起自己代笔写信的经历和故事,一字一句温润如玉。
书信,让情感定格成形
这位青岛女孩名叫周周,家在平度,在快手上,她以“不直三毛”的博主身份,发布一条条为网友代写家书的短视频。《兵哥哥的一封家书》《值班护士的一封家书》《卡车司机的一封信》《写给在天堂的爸爸》……娟秀而洒脱的钢笔字,深情而不失俏皮的话语,让素洁的信纸镌刻下时光印记,黑蓝的墨迹沉淀下浓浓的心意,古雅的信封装载并寄送出一份真挚情感,而“书信”,就成为民族文化和人间情义的一个庄重载体,让情感在流变不居的时空中定格成形。
正如她的个性签名中留下的一句话:希望这些文字可以给你带来力量。
她说,其实每一封家书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她也希望能用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帮助更多的人传递温暖。
人间挚情是家书,会写到默默流泪
目前,周周是一个大四学生,她介绍了“代写书信”这一创意的由来。最初,因为喜欢硬笔书法,她经常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习作,并积累起自己的第一批粉丝。有一次,一位粉丝主动留言,问她可不可以帮忙代写信件?周周受到启发:她可以用这种方式与自己的网友、粉丝更好地建立连接呀。再后来,她还自发帮助不会说、不善写、拙于表达的人写出他们的感情。
情书、祝辞、感谢信都是她代写的题材,3年时间里,她代写的信件超过1000封。周周介绍,这其中,家书永远是她最难以忘怀的存在。周周说:“亲情还是最让人感动的,有时候写着写着,自己都随着默默流泪。”
周周说:“因为我本身也是代写其他的东西,像明信片、情书之类的,后来发现大家都很喜欢用文字来传递心中的情感,今年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回不了家,写家书的人比较多,然后我就发起了这样一个线上的活动。”
她发起的这个活动,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七左右。周周介绍,因为正月初八大家就上班了,以后还是会分享平常的书摘和读书的感悟。说起自己的新年愿望,她说,新的一年身体继续健康、顺利毕业,找一个喜欢的工作,继续发光发热。
笔端流淌说不出口的爱
在周周代写的千封信件中,记载了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人间真情。
有位80岁的奶奶患上阿尔兹海默症,24岁的孙女想要给奶奶写一封信,在奶奶偶尔忘记她时,提醒奶奶,自己对她深切的爱与思念……
疫情期间,一对夫妻都奋战在防疫一线,无法见面,丈夫拜托周周代写一封信,在他们的结婚纪念日里倾诉衷肠……
还有远在边防前沿的军人想要写信给爸妈,说出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讲述自己军营生活……
三年来,她写了很多这样的书信,也听过很多泪目的故事。作为一个幸福的传递者和故事的转述者,她领悟到,每个人都是一本故事书。能听见这些温柔的故事,是一种幸福的际遇;能将这些人间温暖书之于笔端,是一种幸福的留存。她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拿起笔来,勇敢书写下自己的爱和思念,不给人生留下遗憾。
为无法回家的人写出对团圆的期待
今年春节前夕,周周发起“为不能回家的人代写家书”活动。目前,她已经连续为100多位无法与家人团聚的人代写家书,替他们写出那份对团圆的期待。
辛苦之余,她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我真的收获很多,让我对回家过年这件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想到那些不能回家过年的人,他们那种想家难回的心情是十分强烈的。但是因为有很多人不善于表达,或者是不好意思,或者是不方便写信寄信,于是找到了我,我能够帮他们表达对家的思念,让我感觉到,写信,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对于写信之前需要准备什么,周周表示,无需准备什么。在她看来,家书表达的就是最朴实无华的思念和情感,跟华丽的辞藻和一些语言上的措辞是没有任何关联的。
见字如面,开启跨越千里的晤谈
三年里,周周也有过彷徨,毕竟是一份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心情的事业。自己也考虑过要不要继续,但最终都坚持了下来。“这是一个需要把心事拆开再打包寄出的工作。”周周说,做好任何一件事,都要付出心血,完善所有的细节,做到极致体验。家书要平易近人,才能真挚感人。周周说:“我会用相对质朴简单的词语去表达,尽量贴合代言者的情绪和温度。”
周周说:“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手写信和发微信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比如说你写一句:爸妈,我很想你,微信打字就两三秒钟,但是如果认认真真地手写,可能就需要半分钟的时间,那么写完一整封信,至少也需要半个小时。这样的话,你是实打实地想念一个人几十分钟,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敲键盘拼拼音,所以我认为手写信更走心,更能够表达思念的温度。”
信写成后,她会把写好的书信装进具有文创品质的信封中。“见字如面”“纸短情长”“平安喜乐”……各种版本的信封设计古朴典雅。填上地址,贴上邮票,盖上邮戳,一封书信寄往远方,随之载走的,是一份缥缈如云的心情,是一次跨越千里的晤谈。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