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特派记者 李勋祥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南海10月23日讯 10月22日的南海,波涛汹涌。水流从船体穿过,像洪水一般。
从“海洋地质九号”二甲板上眺望,远处的海边乌云密布。阳光从黑色的云层穿出,落在海面上,形成了丁达尔效应。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特派记者李勋祥在“海洋地质九号”上。
上午9点,本航次首席科学家杨源从观海新闻记者旁边经过,他笑着说:“遇到这种鬼天气,也得硬着头皮上。昨天海试的设备还在海里,今天必须捞上来。”说完,他就匆匆离开,开始统筹指挥工作甲板上的科研人员对海里的“海底海洋要素边界层监测系统”进行打捞。
通过抛钩绳的方式对海里的设备进行打捞,通常需要点“运气”。快的时候,半个小时就可以打捞上来。但现在风大浪急,“海底海洋要素边界层监测系统”不断地随波逐流,给打捞打带来了难度。旁边的科研人员告诉观海新闻记者,投放设备的时候,为了便于回收,在设备上用绳缆连接了一个波浪观测浮球,虽然设备和浮球就飘在海面,但受海况影响,两者间的绳缆无法确定海面下的具体位置,科考船既难以靠近,又不敢贸然接近,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害。
海浪越来越大,冲到了工作甲板上面。海水与船体不断碰撞,溅出的海水打在科研人员的脸上、身上。有好几次,“海底海洋要素边界层监测系统”就位于离船不远的位置,但看得见却够不着,尝试了整整一上午,也没有打捞成功。
吃过午饭,在回休息室的走廊上碰到杨源。杨源说,午饭结束,就再进行打捞。不出三分钟,听到船上广播,任务又开始了。
这时是12点,平常是大家午休的时间。来到甲板上,厨师、船员、不参与打捞工作的科研人员……满满地围了一圈。据说在午饭的间隔,船长就一直在操作“海洋地质九号”,目的是尽快找到和靠近打捞的恰当地点。
从12点开始,到12点15分,终于打捞成功。我以为是风浪变小和运气好的缘故,但杨源后来介绍,在离设备最近的时候,“海洋地质九号”开启了动力定位系统,船体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使设备得以顺利打捞上来。打捞结束后,科研人员对设备进行了回收、固定,随后陆续回休息室了。杨源告诉记者,目前海浪已超过两米,根据预报,下午的天气也不太好,科考船只能到桂山岛抛锚,躲避即将到来的台风。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