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中低速增长比预想中来得更快,除了新冠疫情等短期因素,更长期的因素则来自于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与港口吞吐量密切相关的煤炭、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逐步放缓,过去靠价格优势制胜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越来越困难
告别“大进大出”,港口何为?
港口中低速增长比预想中来得更快,“大进大出、大吞大吐”的时代正在过去。
交通运输部最新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0.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下跌1.9%;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7%。排名前十的港口中,货物吞吐量增速均未超过两位数,上海港还出现了负增长。而在2000年到2010年,中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平均增速高达15.9%,2011-2015年平均增速也有7.4%。
港口是经济“门户”,全球大宗商品、航运、贸易等各种要素交汇于此。吞吐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一部分短期因素在于新冠疫情、地缘局势紧张、全球通胀加剧、外贸需求萎缩等,更长期的因素则来自于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与港口吞吐量密切相关的煤炭、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逐步放缓,过去靠价格优势制胜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越来越困难。
这一进、一出的变化,将国内港口推入中低速增长的新阶段,摒弃“吞吐量为王”的传统思路,港口需要在新的维度上确立竞争的坐标。
“先行一步”的国外港口的发展路径可资借鉴。与伦敦港、新加坡港、鹿特丹港等世界一流港口相比,国内港口在港口功能、服务水平、港产城融合、智慧绿色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某种意义上正是进击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港口的增长动力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由出口导向型变为进出口内外并重,由单一的装卸、仓储、转运拓展到航运、贸易、金融、物流、信息等。
相应的,国内港口需要在港口功能上有所突破,从装卸港向贸易港、金融港升级,着力打造与航运相关的供应链金融、大宗商品交易、港航保险服务、产业投资、金融科技等服务业集群,提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要在枢纽能力上下功夫,海向进一步丰富航线网络,打造全球性门户枢纽;陆向持续优化调整集疏运结构,构建多式联运体系。随着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海运航线结构从传统的欧、美航线为主导发展为美、欧和东盟三足鼎立,青岛港2022年新增的28条航线中,大部分都是“一带一路”及RCEP航线。
要积极扩大消费品进口,连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建设进口商品消费与集散中心。以青岛港为例,近年来开通多条冷链消费品精品快航,来自东南亚的椰青、榴莲和龙眼等优质进口生活资料仅需7天即可到达青岛口岸,满足山东乃至北方腹地市场对冷链生活消费品的庞大需求,成为吞吐量的重要增量。
要在绿色智慧港口建设上跑出“加速度”,加快自动化码头建设和传统人工码头升级改造,推动港口用能多元化,打造“零碳码头”,致力于成为港航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的先锋。(周晓峰)
责任编辑:张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