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掌握着西南地区进口洗发水主要进货渠道的经销商,欧阳晓芳已经连续数年与同行因为“争抢”订单而心焦。
不过,欧阳晓芳争抢的是宝洁、联合利华等外资化妆品巨头手中的订单。在她看来,宝洁旗下的海飞丝、飘柔、潘婷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优势地位,国产品牌还难以撼动。
在洗发水的江湖中,中外品牌的对决真的如此吗?
中国商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商超时也发现,几乎每家超市在洗发水售卖区的两到三个货架中,约2/3被宝洁和联合利华旗下品牌占据,拉芳等国产品牌则偏安角落。
在线上平台,外资洗护产品更是牢牢占据“双11”“6·18”销售榜单前列。有美妆类产品主播对记者表示,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拜尔斯道夫和花王旗下洗护产品销售成绩亮眼。
从低端到高端,从去屑到滋润,外资品牌的洗护产品几乎覆盖了所有细分领域。
2023年伊始,投资、收购新品牌、扩充市场……外资化妆品品牌再一次在洗护市场上下功夫,国产洗发水招架得住吗?
1.外资巨头发力洗护市场
宝洁、联合利华均把2023年的第一笔投资投向了洗护领域。
近日,宝洁宣布收购黑人护发品牌Mielle Organics,联合利华旗下风投公司宣布以200万美元投资澳大利亚头皮护理品牌Straand。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后续新品牌将逐步进入中国市场。
在洗发水领域,外资巨头更“懂”中国市场吗?
宝洁显然更看重洗护市场。除了新年的第一笔投资外,宝洁还在去年年底收购了高端护发品牌Ouai,并将其引入中国市场。目前,在社交平台上Ouai已获得众多达人种草推荐。
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市场风向。
欧阳晓芳早就和多家头部连锁商超确定了供货的细节。
“对方点名需要宝洁、联合利华旗下的洗护产品,理由是消费者购买量高。”欧阳晓芳说,“外资洗护产品的知名度已经非常高了,价格也亲民。现在,国产洗发水在县级市场也有些难以推进。”
在近几年“双11”的促销榜单中,欧莱雅、卡诗、资生堂、吕等国际品牌牢牢占据各大电商平台榜单前列。
消费者对外资洗护产品的好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高举高打的广告营销影响。
“我不知道哪些是国产品牌、哪些是外资品牌,哪个知名度高就用哪个。”一位90后消费者坦言,“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换换洗发水。有很多都是超市导购员推荐的,或者在电商直播间购买的,并不关心具体是哪个品牌。”
2.尴尬的国产品牌
“被推荐得多就销量大”,欧阳晓芳这样总结外资洗护产品在国内市场受欢迎的原因。
“导购员推荐得多,消费者购买得就多,品牌知名度也就越高,消费者因此才更爱买,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欧阳晓芳说。
美妆营销从业人士孔思翰认为:“在中国洗护市场,外资化妆品巨头已经牢牢掌握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像油性、干性的概念,针对不同发质推出不同的产品,都是外资品牌最先开始‘实操’的。”
国内的洗护市场很“卷”,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国内某植物洗护新锐品牌相关负责人坦言,在价格和功能上,国产洗护产品的被替代性非常高。比如国产品牌下了很大力气去研发一款新产品,运用了海盐或者某种纯植物,但不出半个月,外资化妆品品牌就能推出相似的产品,而且价格还更低。
“国产洗护品牌确实存在营销上的短板。”孔思翰说,“很多年轻消费者一想起国产洗发水来就会觉得是长辈用的,他们会选一些概念新、包装好看的洗护产品。外资品牌在洗护市场上的敏感性非常高,会时刻捕捉市场新兴的需求,快速与国产的一些新锐品牌形成竞争,凭借自身的实力能很快‘吃’掉新锐品牌的市场。”
另外,直播带货火爆后,国产洗护产品或处于一种“尴尬”境地。
一位美妆主播对记者坦言,此前,国产洗护产品高度依赖线下渠道,县级市场更是重要的销售区域。对于国产洗护产品来说,直播带货可能会打乱线下渠道的价格和分销体系。
3.越来越卷的市场
从各大电商平台的数据来看,以养发、护发为代表的高端洗护产品的销售额增长迅速。此次联合利华投资的头皮护理品牌Straand,亮点或就在于“微生态护肤”,该品牌的核心理念是头皮微生物组是皮肤微生物组的延伸。
目前,卡诗、馥绿德雅、Grow Gorgeous、欧莱雅等品牌都盯上了头皮护理这一概念。
“头皮护理是近年来的新兴概念产品,比如头皮清理、激活头皮、平衡菌群、营养护理等一系列产品,价格也比普通洗发水高数倍。” 上述国内某植物洗护新锐品牌相关负责人说,“企业研发一款头皮护理产品要比普通洗护产品的成本高三倍,目前,国内洗护品牌或没有资金来专心做这个赛道。”
另外,在国产洗护品牌主打的中低端市场,外资品牌也有自己的计划。据欧阳晓芳介绍,部分外资洗护产品一直在降价,如飘柔去年的降价幅度高达20%,在中低端市场打价格战或是外资洗护产品抢占市场份额的手段。
“目前,传统的国产洗护品牌在谋求转型,但收效甚微。不过,很多国产新锐洗护品牌已获得资本的关注,或许能成为市场上的黑马。”孔思翰说。(记者 马嘉)
责任编辑: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