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让我对建筑行业整体形势有了深入了解,学起来更有方向、更有劲儿了!”听完校外导师、烟建学院副院长尹岩龙以《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大地上——建筑类人才职业发展前景及规划交流》为题的行业形势报告会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刘同学表示:“我要从自身‘我喜欢’‘我擅长’出发,为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新高考改革后,学科和专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高质量人才培养中注重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通过“企业+”“实习+”“工匠精神+”“科创+”“4+”模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准确了解行业、明确职业定位,从而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拓宽就业视野。
“企业+”模式引导专业方向
在“新基建”背景下,建筑行业从传统型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了准确对标先进企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走访中建、中交系统企业30余家,倾听“企业声音”,调研“企业需求”,引入和归纳了百余条人才培养意见。在此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将意见融进培养方案、植入培养过程,培养更多适合企业需要的毕业生,做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企业力量”显现。据反馈,学院毕业生不断受到用人单位持续好评,秋招和春招季慕名而来的企业络绎不绝,实现了“1+1>2”的良好育人效果。
“实习+”模式加深专业理解
为更好实现专业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院有意识增加学生实习实训频次和时间,设置了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工程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五大类共计10周次160学时的实践课程。依托“校企合作联盟”平台,成员单位来校选聘实习学生,学生自主填报实习志愿,企业遴选优秀师傅,“手把手”带徒弟,将一线的经验倾囊相授,让实习成为一场“双向奔赴”的专业“大餐”。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实习,加深学生对专业和行业的理解,将理论的“高大上”与现实的“接地气”有机结合,消除就业障碍,缩短岗位适应过程,奏响校企合作共赢“最强音”。
“工匠精神+”模式夯实专业共识
讲述工匠故事,致敬身边的榜样。“青年学子要刻苦努力,钻研深造,向上向善,勇敢担当,践行“螺丝钉”精神,努力为国家的新基建建设添砖加瓦。”这是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学院兼职辅导员王炳交给土木学子的殷殷嘱托。二十多年来,学院坚持邀请王炳交做客“敦华大讲堂”讲述劳模故事,学习劳动精神,浓厚“工匠”文化氛围。工匠精神进课堂。学院专业教师在授课中将书本知识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用建筑大师的故事、土木行业标志性工程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弘扬工匠精神,致力国家基础建设。以新媒体为纽带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学院微信公众平台QUT青春土木推出“工匠故事”栏目,专门宣传校友的基层就业故事,以朋辈事迹强化工匠精神入心入脑。
“科创+”模式升华专业认同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组成“科创+”团队。学院辅导员全部进入教师团队成为其中一员,协同专业教师组织、打磨比赛项目。量身打造专业比赛。学院通过“五个一”工程,即一群、一节、一堂、一会、一库,锤炼创新人才,发挥学科优势,将专业课程和学科竞赛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专业课结课后,同步进行相应的专业竞赛。目前,学院组织开展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能大赛、“高空护蛋”结构创意大赛等20余项校、院级比赛,并形成了土木学院创新创业群、土木科技创新交流群、青理结构设计爱好者、青理工BIM爱好者、学术之家等土木类专业学科竞赛群。
在接下来的育人工作中,土木工程学院将结合“00”后大学生特点,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认同的新模式、新方法、新举措,从“正确认识专业”开始上好大学第一课,将专业自信转化为学习自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土木类一流人才。(通讯员 左安源 邵先锋)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