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际客厅”:打造国际资源高频互动的“超级市场”

风姿绰约的青青之岛,再度张开礼悦宾朋的臂膀——7月29日,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开门迎客,将与前期启用的面向德国、日本、韩国的“国际客厅”,以及即将敞开的上合组织国家“国际客厅”,共同构筑起青岛开展国际创新合作的全新“矩阵”。

建设“国际客厅”,青岛作了一番深远的考量。

在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之重任下,青岛聚集了大量开放发展的“势能”。青岛正孜孜以求的,不仅是要将这些“势能”转化为“搞活一座城”的强大动能,同时,作为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青岛也要将其充分辐射、输入到全省、全国,乃至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是青岛担纲国家战略的使命使然。

相继落子的“国际客厅”就是青岛发散、盘活、放大这些“势能”的“基站”,是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举措,也是青岛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抓手。

危局之下,此志不渝。当前,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跨境投资贸易、人员往来等都大幅减少,对开放发展带来短期的强大冲击。然而,重大危困一旦发生,往往是重大机遇潮涌之时。因为危局必然导致既有格局的改变,会激发要素的重构,加速资源的流动。必须率先适应变局、抓住释放而出的机遇,才能倒逼自己提升、攀升,甚至重生。

而在危局中同行的伙伴最是诚挚,是抢抓机遇的命运共同体。这些“国际客厅”的“座上客”,有与中国青山一脉的近邻,也有与我们休戚与共的远宾。其中,韩国是青岛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德国与青岛有着百余年的深厚渊源,日本是与青岛交流最密切的国家之一……每一个“主宾”的选择,青岛都综合考量了贸易往来、双向投资、地缘优势等核心要素。

对这些客厅最恰切的定位,莫过于说它们是一个个的资本、技术、人才、经贸等资源高频流通、置换、耦合的“超级市场”。在这里,“主宾国”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商会可以迅速切入“中国轨道”,打开面向中国视野广阔的“窗口”,“一站式”获得法律、审计、会计、生活、翻译等商务服务。而希望对接这些国外市场的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也可以常来客厅“坐坐”,通过与国外企业、商会共同举办的展示、推介、路演、接洽等活动,促成更多元、更高层级的合作,共同助推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从更深层的意义说,建设“国际客厅”,是青岛发展思维模式之变的典型体现。青岛正在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从城市崭新定位出发,立足国际化大视野,力图树立互联互通互动的平台思维。一个个“国际客厅”的落地,就是青岛以开放、创新的平台思维,串珠成线、结线成网,聚集和整合信息、人才、技术、资本、人脉等国际资源的生动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国际客厅”在启用之时就同步开辟了“云端客厅”“数字客厅”,力求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发挥平台的最大化效益。这实际上是一种坚定的宣示:纵使疫情来袭、山水相隔,也阻断不了我们乘风破浪、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决心!

眼下,布局在岛城不同区域的一座座“国际客厅”高朋满座。接下来,要强化市场化思维,在明确其产业板块、合作对象、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将客厅的实际效用落地、落实,真正推动全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青岛集聚,为服务全省全国开放发展大局做出“青岛担当”。(青报全媒体记者 霍璟祎)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