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才艺傍身成“标配”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日讯 今天下午,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委教育工委主办的首届青岛高校大学生艺术节“青春上合”器乐专场展演在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奏响。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青岛)、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滨海学院、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们用飞扬的旋律演绎青春的曲调。民乐、非洲鼓、马林巴合奏、钢琴八手联弹……朝气蓬勃的大学生用精湛的表演赢得观众持续的喝彩。

这一场青春洋溢的乐章无时无刻不显示着,驻青高校当中才艺傍身的学生数量庞大,几乎会一门乐器已经成为大学生们的“标配”。

有时间有平台,大学生捡起才艺

充足的时间和众多展示机会让大学生有了发展才艺特长的空间。

据了解,大学生入校报到时,行李里常见的是乐器。在对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学生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67%的学生学习过器乐,其中钢琴、电子琴、手风琴占比最多,其次是吉他和尤克里里。问卷中,有器乐特长的学生近半数从小学开始学习器乐,两成以上有学习五年以上的经历。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没走艺术专业路径,而是将艺术作为爱好,融入生活。

中国海洋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现有成员600余人,聚集了全校各院系有个性、有才艺的成员。他们中95%以上为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艺术团有测试,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参加,从测试看,现在拥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越来越多。”中国海洋大学团委宣传部部长王晓鹏介绍,学校组织毕业晚会,参与筹备和演出的学生达到千人,大家有愿意上台表演的勇气,更有能展示才艺的底气。

中国农业大学大二学生郭瑞小学时学习古筝,中学之后学习任务加重,便将爱好放下了。考入大学之后,她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希望把爱好再拾起来。古筝体积大不容易携带,她便网购了一架古筝放在学校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有空就去练习。

学业才艺规划清晰,诗和远方他们都爱

艺术是丰富生活的调味剂,专业学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人的专业和才艺特长没有关联,甚至有着强烈的“反差萌”。

在这次器乐专场演出中,青岛农业大学奉献了一个风华国乐串烧节目,大二女生戴思宇吹着竹笛,举手投足优雅温婉。这个动物医学专业的女生从小爱好音乐,考出了业余十级。到大学报到,她也把竹笛带在身边,坚持每天练习1-3小时。戴思宇的理想是做一名宠物医生。同学们说,在实验室里埋头解剖的戴思宇干脆利落、气场强大,和吹奏竹笛时完全不同。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专业硕士生邱云林是学校艺术团的说唱歌手。平时做实验,他要在科考船上收集大气数据,严谨地观测、计算,提供预报,可脱下工作服,他就成了时尚弄潮儿。校园的见闻、生活的感悟都被他编成歌词唱了出来。

“学习之余,艺术和体育都可以帮我们放松。参加艺术活动还是认识新朋友的好机会。”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学生董灏告诉记者,大学里,偏文科专业的学生拥有才艺特长的比例更高。除了器乐、声乐等门类,爱好美术、书法、摄影、视频剪辑等类别的也大有人在,“如果算上这些不便于上台展示的艺术特长,同学们当中有才艺的人数就更多了。”(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实习生 李文静)

责任编辑:法柳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