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27日,距2021年硕士研究生正式报名结束仅剩不到五天的时间,观海新闻提醒,2021考研报名时间为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时至22时,请考生把控好节点,关注自己所报考院校公布的报名信息。
2021年研究生报名人数较往年,会继续增加,还是会有所回落呢?在各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估计“增加”是不言而喻的,能有所变数的可能仅限于增幅。由于报名尚未结束,我们也不敢妄言定论,在答案揭晓前,我们不妨结合近五年的研究生报名和录取情况,对2021年的研究生报名情况做一下预测——
2016-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
(注:报名数据来源于研招网等,录取数据来源于教育部新闻发布内容以及录取扩招情况汇总得出的大概数据)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从2016年的177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341万人,五年时间,报名人数增长了近两倍!同时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2016-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及录取增长率:
通过报名和录取增长率,我们可以看到,近五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名人数增长速度远高于录取人数的增长速度,竞争激烈程度逐年增加,单就数据而言,考研正变得越来越难。
2016-2020年硕士研究生录取率:
2016年—2020年硕士研究生录取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20年初,教育部扩招18.9万硕士研究生,使得2020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率29.33%高于了2019年的录取率27.72%,但仍低于2018年的31.7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有扩招,但随着报名人数的激增,硕士研究生的竞争仍趋于白热化。
2021年的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会不会再次出现跳跃式增长?能突破380万?还是直接突破400万?你认为呢?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可参与留言互动交流。
新闻相关:
教育部:在学研究生人数2020年预计突破300万
据教育部9月22日消息 ,9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世界科技竞争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从1949年的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预计突破300万,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研究生教育大国。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和民族发展同频共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发展目标是由大到强。
《意见》的发布开启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新篇章,标志着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快车道。
一是承前启后,加快发展。《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是党和国家着眼于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促进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将研究生教育上升到优先发展的位置,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意见》突出新时代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紧迫性、关键性和重要性,并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路径、任务等做出重大战略部署。
二是战略统筹,系统布局。作为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高等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发展涉及方方面面,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统筹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充分考虑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意见》站在国家发展、社会需求、民族复兴、人类进步的高度,着眼全局,统筹推进,从思政教育、导师职责、规模结构、授权审核到招生制度、培养模式、教材建设、质量保障、监测评价等各个方面,对研究生教育发展做出了全面、宏观的战略部署。
三是措施落地,发力精准。针对目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意见》从学科专业调整、导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层面提出了系统的、全面的、落地的具体措施。例如,“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研究生教育专门研究机构”“依托导师和研究团队配备辅导员”“建立三级导师培训体系”“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建设区域性研究生教育高地”“深化招生计划管理改革,健全供需调节机制”“加强培养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加大分流力度”“完善研究生学业相关申诉救济机制”等等。
新闻延伸:
大幅增招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据中国教育报9月30日报道,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今天正式发布。
《方案》印发的背景是什么?对今后几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出了哪些改革举措?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
新时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新要求
“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超过研究生招生总量的一半,培养模式持续改进,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同,有力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从统计数据上看,截至2019年,我国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部分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紧密衔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近期,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孙春兰副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该负责人表示,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着力破解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规模结构,夯实支撑条件,全面提高质量,为国家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9年以来,在总结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问题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职业变化新趋势,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情况比较分析,先后征求了31个省(区、市)学位主管部门、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研究提出了这一《方案》。”该负责人说。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尚待突破的关键技术,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瓶颈,这些技术相当程度集中在科技应用和转化方面,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也对我国公共卫生等领域高水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方案》指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对此,该负责人表示,《方案》明确了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
从类别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模式、机制环境、质量水平、体系建设等角度,《方案》提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更加紧密,发展机制和环境更加优化,教育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灵活规范、产教融合、优质高效、符合规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方案》主动适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该负责人解读。
对于什么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问题,《方案》作了明确回答。
“《方案》明确了专业学位的定位内涵。博士专业学位的定位是培养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硕士专业学位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明确了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标准和程序。博士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标准更高,程序更加严格,一般应具有较好的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基础。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标准和程序更为灵活,给予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更大的探索空间,以便及时响应社会需求。”该负责人说。
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要如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该负责人从《方案》中总结了4个方面。第一,稳健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案》提出稳步扩大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布局,新增学位授权以硕士专业学位为主,将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的重要内容。
第二,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提出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
第三,大力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方案》要求培养单位联合行业产业共同拟定培养方案,建设实践课程,编写精品教材,开展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要求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实践育人能力。要求强化学位论文应用导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要求强化行业产业协同作用,健全产教融合激励措施,提升行业产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举措。从编制专业学位目录、与职业资格衔接、强化行业产业协同、需求与就业反馈机制、多元投入、发挥专家作用、督导落实和组织领导等8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措施。(记者 林焕新)
(综合:教育部、研招网、中国教育报、百家号“寒霜晨月”等)
责任编辑:杨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