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沃野生金。
潍坊国家农综区核心区的万亩海水稻即将收获;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投入使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功能板块基本建成;国际院士谷已引进5家院士工作站;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一期开始试种;国际博览园、高端食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斑斓绘秋田,潍坊国家农综区硕果累累。
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作为潍坊全市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和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主引擎,农综区在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上奋力攻坚,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口,新时代、新任务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坚定不移走开放融通、合作共赢之路,才能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更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胡延安,在日前举办的首届潍坊国际食品农产品博览会上如是说。
如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村一二三产怎样融合发展?位于农综区核心区的中百大厨房交出漂亮答卷。
把清晨的朝露带向傍晚的餐桌,“我们农产品以及原材料实现基地和源头采购,制定种植、生产标准并进行全过程监控,减少所有中间流通环节,真正实现从田间地头到终端超市的无缝对接。”中百大厨房负责人介绍,作为潍坊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中百大厨房实现农产品加工及农产品的仓储、配送、销售,高效打通三产融合,深入落实政府关于“新六产”发展的指导思想,推进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整合,凭借自身在零售终端的优势,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并以企业零售方面的大数据积累和分析,以销定产控制农业种植风险。
“三产融合”的关键和核心是“融合”,根本目的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福祉持续增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10月16日,由袁隆平青岛海水稻科研团队研发的耐盐碱水稻(海水稻)在潍坊寒亭区海水稻三产融合示范基地完成产量测评,该基地5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625.3公斤。
一粒海水稻,托起全面小康大梦想。站在海水稻示范园旁,滨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这里的土壤碱度达到了5%,种上海水稻后能亩产‘袁米’八百斤左右,每斤能卖七八元钱。”高里街道北部为盐碱地,土壤条件差,发展海水稻特色产业,敲开了乡村振兴的“致富门”。
“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破解“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中,大部分主体的利益联结比较松散”这一问题,农综区构建科学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惠及农民,以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高标准温室大棚中,一队队列队“站”着的西瓜让人眼前一亮,这是郭牌西瓜采用的立式种植模式。“相比传统模式更加科学,传统爬式一亩地能种670多株,立式种植一亩能够种2000多株,密度是之前的三倍。”潍坊郭牌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猛介绍,而且西瓜“立着”生长受光受热面积均匀,品质明显提升。
“科技创新给我们带来新活力!品质提起来了,效益自然也提起来。”杨猛说,除了西瓜“站”起来,瓜农也“站”了起来。西瓜立着长,瓜农自然也不必弯腰蹲着干活,很大程度减轻了劳动强度。
农产品优质优价有市场,带动瓜农增收是目的。郭牌西瓜通过生产基地,指导农户生产,按照政府补贴、农户自筹、农机大户让利的方式,采取行政引导、部门协作、市场化运作、标准化跟踪管理的方法,合作社统一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种植的蔬菜,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提供与蔬菜种植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让农民参与三产融合,农民与企业都有钱赚。
不赚快钱谋长远。如今,以“郭牌”西瓜为代表,一批技术领先、前景广阔的农业项目在农综区茁壮成长。凝神聚气修炼内功,不断适应外部新形势,以科技创新优势赢得市场地位,成为农综区内农业企业发展笃行的理念。
破解农业科技“卡脖子”问题,农综区建立22家农业“院士”工作站,建设良种良法、收获机械、设施蔬菜、低温肉制品等30个省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产蔬菜品种占有率达80%以上,全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开放引领科技创新,农综区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寿光市洛城街道的智慧农业科技园内,机器人在水肥控制、分拣巡检等工作中各司其职;飞碟状的植保机用红蓝光诱捕害虫;“潮汐式”育苗让一棵棵小绿苗像睡在摇摇晃晃的婴儿床;掀开岩棉无土栽培,一圈圈电阻丝盘绕在蔬菜的根部,给幼苗铺上“电热毯”;中心机器人“小金”,扫着地上贴的二维码在园区“巡逻”,收集园区内所有机器人的数据信息,并在数据处理后生成指令反馈给其他机器人去完成采摘、喷药等工作;光,在这里也实现了配方,大棚中的三色光配方让蔬菜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一年可收18至20茬叶菜,”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李光聚介绍,“以寿光命名,这个大棚就叫‘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比原先公认先进的荷兰模式降低耗能一半以上,应用多功能机器人从事生产管理,劳动效率大幅提升。”
立足于农业现代化,从做大做强农业,到工农并驱、服务业腾飞,进而拓展到城市、生态、文化全面发展,创造性地回答了农业农村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
村前建产业园、村中建家园、全村建成大公园,如今的潍坊寒亭区前阙庄村,成了乡村旅游的“网红”景点。在前阙庄村的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东篱田园综合体,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在这里落地生金。作为综合体的首块“试验田”,番茄大世界通过互联网赋能,将“农业+游戏”两个看似完全不沾边的业态融合在一起,让创意农业“风生水起”。在App按下“直播”键,47个不同角度的直播画面,6个智能控温大棚内的场景尽收眼底,全国50万用户实现了“云种菜”。以新业态为契机,东篱田园综合体谋划下一个突破:将周边村庄纳入整体规划,将采摘园、民宿、农产品精深加工串珠成链,集产业、教育、医养于一体,乡村振兴在综试区共同体呼之欲出,预计年收益2亿元,辐射带动周边13个村5000余户农民稳步增收。(潍报全媒体记者 石莹 刘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