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避有限空间作业缺氧、窒息和中毒等危险?青岛这个区做了这件事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8日讯 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具有一定危险性,如果缺乏防护,很容易出现缺氧、窒息和中毒等危险。日前,崂山区应急局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体悟式培训,共29家涉及有限空间作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共46人参加。培训人员通过看操作、用装备,身临其境地感受有限空间作业的流程和危险,感悟各项规范要求的必要性。

模拟现场真操作真感受

前期,崂山区应急局对全区有限空间作业进行梳理,共排查出132家工贸行企业,存在有限空间2996处,相关从业人员逾万人。发现多数从业人员实践经验欠缺,作业流程不规范、现场管控措施无针对性。

对此,崂山区应急局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体悟式培训。聘请专家,分四个不同有限空间作业场景,组织企业有关人员到操作现场,由专家指导按照规定要求模拟操作,通过看操作、用装备等亲身体悟,学到有限空间作业知识。

有限空间作业往往伴随着缺氧、窒息和中毒等危险,发生事故救援不当极易扩大事故伤亡。专家模拟作业现场出现险情,手把手教授人员如何正确开展应急救援。培训结束后,崂山区应急局将题目推送至“培训现场”微信群中,受训人员答题后方可离场。通过现场答题的方式检验培训效果。

线上微培训打好基础关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崂山区应急局积极探索安全生产领域微培训,坚持“理论学习+实践体悟”,抓住“三个环节”落实到位,践行安全发展的理念。今年崂山区应急局举办11期线上有限空间作业知识培训,制作有限空间培训视频,通过“崂山应急公众号”向公众推送,要求有关企业组织线上学习和网络答题。

汇集事故案例提炼成册

崂山区应急局汇集了近年来发生的事故案例,逐一进行“把脉问诊”分析原因,发现企业人员对有限空间危险性认识不足、规范作业流程不熟悉是导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在全国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崂山区应急管理局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提炼梳理,编写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手册》。通过列数据、举例子等多种方法,对有限空间的分类、辨识、危险性和危害、作业管理流程、安全防护、应急救援等方面进行讲解,使企业相关人员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提高了认识水平。截至目前,已向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从业人员发放手册一万册。

整改五十余处风险隐患

杜绝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关键在于各项举措“落地”实施,强化日常监管。今年以来,崂山区应急局先后3次开展有限空间作业集中整治,安排执法检查组6组,排查出有限空间辨识不到位、风险管控措施不到位等各类风险隐患50余处,目前均已整改。并将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情况列入“日常执法检查清单”,促进企业形成自觉落实有限空间管控措施的良好习惯。

据崂山区应急局法规科科长董蓉介绍,下一步,该区将利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方式,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将体悟式应急培训做得更专业,更有针对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于滈)

责任编辑:刘丽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