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的中国企业来说,ESG正逐渐成为生存的“硬通货”,是捅破发展天花板的重要手段
企业为何热衷ESG
似乎一夜之间,ESG在中国火了起来。在企业圈,如果不谈论“ESG”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大企业。有媒体敏锐洞悉这一趋势,开展相应榜单评选。比如刚刚公布第二届榜单的《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就深受企业追捧。
中国企业为何热衷ESG?
先来看看ESG是什么。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治理)首字母的缩写,是社会责任投资中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作为一种新兴投资理念,ESG不同于传统财报中主要考核营收、利润等财务指标,而是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方面,来评估企业运营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
ESG在国际上兴起大概源于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次提出了ESG概念。此后,ESG理念不断深化,评价标准与投资产品进一步完善,国家主权基金、养老基金等诸多机构都逐渐接受,并开始实践ESG投资理念。
类似ESG的理念在中国并非完全是新鲜事。不少省市已经开展社会责任企业、企业家评选多年,很多企业也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但从总体上看,社会责任这一项似乎是可有可无或仅仅是锦上添花。大家还是更习惯于关注“百强榜”这样的榜单,而社会责任企业名单通常只是“顺带一提”。
与“社会责任”相比,ESG显然内涵更加丰富和细化。但更重要的是,对当下的中国企业来说,ESG正逐渐成为生存的“硬通货”,是捅破发展天花板的重要手段。
从商业进化的角度,中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高速发展,面临众多新的发展课题。而ESG理念恰好指向这些方面。
首先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4月底,被外界称为欧盟“碳关税”的欧盟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由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绿色”成为贸易壁垒的脚步又近了一步。某种意义上,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最不可或缺的竞争力。过去,中国企业大多数依靠要素驱动发展起来,能源利用、工厂和供应链管理等都较为粗放,而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这种发展方式显然寸步难行。提升绿色和环境竞争力将是未来事关“生死”的大事。
其次,中国企业正在加速学习成为现代企业,学习如何从区域型企业成长为全球布局的跨国公司。年初,曾采访一位千亿级行业领军企业掌门人,谈到接下来企业发展时,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已经聘请了咨询机构来为企业的组织架构调整做咨询规划,因为在他看来,企业的运营效率还必须要更高才足以应对未来发展的挑战。而谈到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时,他明确表示要长期坚持与当地共同发展,因为这是比单纯卖货更有效的品牌本土化手段,能获得更深层次的市场认可,从而获得更长久的发展动力。无疑,这是在实践层面对社会以及治理的一种阐释。
事实上,已经有事实证明,ESG理念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益处。有研究显示,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中,ESG评级高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企业表现更有韧劲。以美国市值前3000的公司为例,ESG评分越高的公司,受金融危机波及程度越低。
因此,中国企业对ESG的热衷是一个好的信号。它将有助于企业通过内部的系统性变革和改善,实现转型升级和商业模式迭代。(孙欣)
责任编辑:张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