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以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申报和实施为契机 探索创新“六大机制” 打造“共富”新标杆

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莱西市姜山镇在青岛和莱西两级财政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以山东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申报和实施为契机,坚持发挥党建统领作用,深化农村产业发展、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数字乡村、基础建设、治理模式、乡村振兴保障等“六机制”的探索,全面激发乡村活力。

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机制,夯实“共富”根基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

姜山镇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组建了村党组织独资、控股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共富公司,构建“村党组织+村集体+村民”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共同体。

围绕共富产业发展壮大,姜山镇积极探索共富产业园区化、链条化、品牌化发展模式。如打造了集党建引领、红色文旅、科普教育、农业服务为一体的特色农旅项目,依托共富公司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产销一体化,搭建“莱西有礼-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进行宣传及外销,不断增强本土农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我们支持姜山镇根据地方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将继续为姜山试点试验提供服务和支持,希望姜山镇在项目实施中,突出联农带农,促进共富这一主线,探索新机制、打造新标杆。”青岛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机制,筑牢“共富”支柱

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

面对以往村级经济发展薄弱,增收渠道狭窄等现状,姜山镇探索“六组织”强村模式,通过将闲置资产、零散土地、农民、外部资源、资金以及村、企组织起来,指导盘活乡村资源,培育项目、发展产业,实现集体增收,带动村民致富。    

以共富公司作为机制、利益连接点,探索土地流转“获租金”、就近务工“挣薪金”、订单种植“得酬金”、共富产业“赢现金”、资源入股“分股金”的“五金”富农新路径,形成联农、带农、富农机制;以保驾山红色教育基地“1+5+6”教育机制为基础,发挥姜山湿地、青岛现代职教园等特色资源优势,建立长效化培训机制,持续提升党员干部引领共富能力,持续提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农村经纪人服务能力,强化农村技能型人才专业化能力。

创新数字乡村发展机制,助力“共富”起飞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姜山镇紧抓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先机,坚持科技赋能思维,通过升级乡村振兴智慧云平台、供水一体化运维服务云平台、数字科技化平安云平台等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面向试验区域搭建智慧农业云平台,依托莱西市数字网络,整合现有党的理论政策、党务信息公开、农业动态宣传、新闻阅读、致富经、科普讲堂、通知公示等功能,拓展智慧云喇叭、视频直播、视频监控、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功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智能化;建立全镇供水一体化运营维护管理体系;依托市、镇、村三级指挥调度平台,探索“智慧城市+智慧新村+智慧网格”应用模式,构建“天上有云(云计算)、中间有网(互联网)、地下有格(网格)”的数字化社会服务信息支撑体系,真正实现以数字化赋能农村发展,打造数字乡村新路径。

创新乡村建设机制,构建“共富”环境

“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是维护镇域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的基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硬支撑’,我们以山东省农村综全性改革试点试验为契机,引导支持姜山镇创新乡村建设机制,打造好乡村振兴的‘共富环境’”。青岛市财政局相关人士表示。

姜山镇依托新村现有商业街——振兴街,打造新村“半小时”商贸经济圈,着力推进商业氛围营造、公共服务配套和公共空间艺术塑造等建设,采取“微更新”理念,对“半小时”商圈内的商业设施配套、建筑立面整治、景观亮化提升、商圈“家具”改善、文娱性口袋公园打造、节点艺术设计等全要素提升,形成以新村为主导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商贸片区,实现“人人都能做生意、人人都能当老板”的发展目标。

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打造“共富”支撑

姜山镇创新建立“六联”工作法,坚持镇党委主导、新村党委主管,深入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入村到户,开创乡村治理新局面。

民事联议,新村党委统筹,事项办理由网格党支部提议、新村党委商议、党员和群众代表审议、党小组与包联的群众共议、新村党委形成决议,推动决策事项公开公正、科学民主;民资联管,创新农村财务“六从严”管理机制,构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新模式,村级资金使用严格执行“五议一审两公开”程序,规范制约农村“小微权力”使用,维护财务管理秩序;民约联定,将环境整洁、赡养老人、邻里和谐和维护村庄稳定等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管理范畴,凝聚群众对“共建共治家园”的共识;民德联建,注重发挥道德建设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开展道德评价,组建道德评议会,探索建立道德积分奖励制度,把道德评价结果与村民的生产生活具体挂钩,强化道德的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作用,丰富农村“以德治村”新实践等。

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机制,保障“共富”发展

姜山镇探索新形势下农村集体资产融合工作经验,推行新村年度财务预决算制度。

开展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打牢集体资产融合基础。创新集体资产融合方式,科学制定融合方案,强化集体资产融合保障。采取“存量挂账,过渡优先”的集体资产融合方式和“基础股+积累股”的股权量化方法,实现集体资产融合公平化;突出流程再造,引入新村年度财务预决算制度,对各新村上年度财务决算和下年度预算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审核把关,有效加强新村“三资”规范化管理。同时,以科技、普惠、共享的新金融理念积极探索“三农”服务新模式,加大涉农领域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开设“金融大讲堂”,成立金融管家服务队,定期组织金融系统专家、学者对金融部门工作人员、村干部、新型经营主体等人员进行培训,探索解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托聚莱人才集团,引进涉农领域高层次人才、红色合伙人参与乡村振兴,为改革试点提供人才支撑。

下一步,姜山镇将继续谋划好、培育好、发展好共富公司,积极对接青岛和莱西两级财政部门,多渠道、多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形成“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产业布局,跑出发展“加速度”,为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贡献“共富”力量。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