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指导、小儿推拿……市场上要花数千元,青岛首个婴幼儿照护中心全免费!

孕期指导、母乳指导、小儿推拿、早期教育,这些和新生儿密切相关的项目,市场上需花费上千元。可对城阳棘洪滩街道的居民来说,这一切都是免费的。棘洪滩街道位于我市重点打造的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内,这条千亿级产业链的打造,离不开众多人才的拼搏奋斗。为让这些人才安心创业,该街道从医疗、教育等方面入手,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护理专家正在为孩子做推拿按摩。

现场

步行带两月男婴来推拿

28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城阳棘洪滩街道卫生院,在该院二楼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初为人母的衣明佳正抱着刚两个月的儿子在做推拿,一旁的工作人员刘倡畅拿着铃铛逗弄孩子,以便分散其注意力。衣明佳住在附近的小胡埠村,怀孕初期便在该院建卡。“当时就听说有小儿推拿等服务,孩子出生后胃口不是很好,便想着带他来推拿推拿。”衣明佳告诉记者,虽然从网上看了诸多的育儿知识,但在具体实践时还是手忙脚乱。出月子后,衣明佳曾带着孩子来卫生院聆听过专家有关育儿知识的讲解。

和衣明佳不同,今年已是二宝妈妈的郭女士,是特意带着孩子来做护理的。郭女士告诉记者,五年前大宝出生时,她专门从城阳选了一家机构,给孩子做护理。没想到二宝还没出生,家附近的卫生院便推出了这些服务。“省时省力还免费,对我们来说太方便了。”郭女士住在南万社区,离卫生院只有几分钟车程。

举措

全市首家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

无论是衣明佳还是郭女士,或是众多和她们一样的新手妈妈,能享受到这种家门口的服务,背后是棘洪滩卫生院所建立的全市首家0-3岁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去年,棘洪滩街道投入40万元,依托新建卫生院设立了全市首家0-3岁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在原有围产保健、儿童保健、预防接种门诊的基础上,增设母婴关爱服务室,与卫生院的其他职能科室互为补充,共同开设了系列特色服务。每年投入50万元购买母婴关爱服务项目,区域内户籍人口及流入人员均可持卡(37°母婴关爱卡)在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免费4次“一对一”服务(孕期指导、母乳指导、小儿推拿、早期教育)和一次母婴中医指导服务(中药产后泡浴及婴幼中医保健),以及线上线下双课堂等系列服务。

“我们还在预防接种候诊、留观区开设了‘15分钟微课堂’,由专业人员现场进行疫苗接种常见副反应的识别与应对,同时对发热宝宝护理、母乳喂养等科普知识进行宣讲,并对照护人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疫情期间,我们将线下实操课通过录制抖音视频的方式在服务群及公众号上进行播放。”棘洪滩街道卫生院副院长李丽告诉记者,4次免费服务可以逐一享受,也可以全部用来享受一种。“就这四种服务,市场价达到了1600余元,在我们这里全部免费。”

护理专家通过录制抖音视频的方式在服务群及公众号上进行播放。

背后

为创业人才解后顾之忧

为何会选择推出这样一项举措?在城阳棘洪滩街道书记刘学永看来,留人先留心,只有为人才解决各种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安心在青创业发展。刘学永告诉记者,棘洪滩街道是全国轨道交通产业重要集聚区域,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是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园区,国家科技部、国资委共同推动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也落户在此,是我市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链。区域内集聚了中车四方股份、中车四方有限、青岛四方庞巴迪等三大主机企业,相关轨道交通配套企业200余家,产业集聚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生产的动车占全国运营动车组60%的份额、城轨地铁车辆占25%的份额。2018年,区域内轨道交通产业链产值达到850亿元,形成了完整的高速列车及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在轨道交通车辆、关键系统设备等方面的研发能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护理专家正在为孩子做推拿按摩。

调研发现,街道内育龄妇女约两万人,0-3岁婴幼儿约5000人。照护指导中心的成立,有力解决了示范区内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该街道的做法,正在向外辐射。目前,城阳区8个街道251个社区(居委会)3岁以下婴幼儿3万余人,按照“家庭为主,托育补充,优化服务,分类推进”的原则,采取政府购买与社会力量并行方式,探索实施“家庭+中心+机构”三种服务模式,并研发搭建智慧照护系统平台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专业、精准、多元、可选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徐美中/文 徐常青/图)

责任编辑:孙丽荣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