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等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计划通过明确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课间进行适当活动,减少使用电子屏幕时间,中小学生每周保证至少3小时高强度活动等举措,来降低中小学生肥胖率。 为减少小胖墩数量,国家六部门联手出招,事实上,校园里的小胖墩并不鲜见,针对这一群体的偏见也一直存在。想办法帮小胖墩减肥很重要,但跟减肥一样重要的是,消除“肥胖偏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体型。
“肥胖偏见”并不鲜见
与《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一同发布的,还有《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流行水平分列表》。表格根据各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现状,将全国各省(区、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流行水平地区,记者查阅分类表发现,在高流行水平一栏中,山东赫然在列。而在岛城校园中,常能见到小胖墩的身影,特别是经历了居家学习之后,学生缺乏体育锻炼,体重增加、体力和运动技能下降等现象较为普遍。
“我们孩子从小能吃,小时候胖乎乎的很可爱,现在慢慢长大了,她对体型变得敏感了。”市民杨女士的女儿在李沧区一所小学读五年级,随着年龄增加,杨女士发现孩子有时候回家不开心,询问后发现,是因为有同学调侃她胖。“孩子想减肥,我们也在想办法帮她,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瘦下来的。”作为妈妈,看到女儿因为体型而难过,杨女士很心疼。
市民栾女士也有同样的烦恼,儿子在疫情期间胖了近20斤,一直没瘦下来,复学后,不时有同学开他的玩笑,原本听话、活泼的孩子,有时吃饭会为了要不要再吃点而烦躁。
记者了解到,在校园中,因为胖而烦恼的孩子并不鲜见,烦恼多来自于周边人有意无意的“偏见”调侃。
“偏见”或无恶意但伤人
“我最近正带着一帮小学生为英语话剧比赛做准备,昨天开始分配角色,提到一个大象的角色时,一个男生马上指着一个又高又壮的女生说:她胖,她适合演大象!当时女生的脸色就变了。”市民刘晶是两家教育培训机构的兼职英语老师,为了缓和气氛,她马上说大象这个角色善良又稳重,需要很高的演技才能胜任,女生的心情这才“阴转晴”。“其实那个男生平时挺乖的,我知道他说那番话没什么恶意,但也确实伤害到了女生。”刘晶说,自己的儿子在疫情期间也长胖了10多斤,平时他的好朋友偶尔也拿他长胖的事调侃两句,这件事让她开始思考,孩子表面上无所谓,但内心是否像那个女生一样也会不开心。
“我身材偏胖,我女儿经常跟我开玩笑。本来我觉得无所谓,直到发现她也这样跟同学开玩笑,我才发现拿胖开玩笑竟然也能成为一种‘习惯’。”市民郭女士说女儿刚上三年级,虽说跟同学开玩笑没有恶意,属于“童言无忌”,但她也马上开始纠正,“我告诉她,如果不想伤害别人,就尽量不要评论别人的身材、样貌,这是一种礼貌。”
杨女士则告诉记者,经过观察和询问,她发现孩子在班上没有被孤立、排斥,但是对于自尊心强的孩子来说,被说胖还是会感觉受到伤害。
家长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
“长期以来,很多人以瘦为美,对胖‘另眼相待’,对于小胖墩们来说,确实会影响心情。”山东省特级心理教师、青岛五十八中心理成长指导中心主任王克伟告诉记者,家长帮助孩子们减肥很重要,但是有一些肥胖是遗传或药物引起的,一时半会改变不了,甚至无法控制,因此家长们更应该学会去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体型。
王克伟说,家有小胖墩的家长们应该帮助孩子卸掉自卑感,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自己不漂亮,应该经常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胖不是缺点,胖人也可以拥有好性格,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等不比别人差,也可以活得快乐又幸福。要多挖掘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长处。同时,家长们也要注重培养出孩子更多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自卑、不擅交往、不愿说话等情况,家长们就需要特别关注,可以向心理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家里没有小胖墩的家长则应该引导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接纳所有人,把目光聚焦于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才是高情商的表现。并教给孩子不要在意别人的外表,也不要随意评论外表,无论胖瘦,都是一种美,作为一个有涵养的人,要学会欣赏别人独特的美。(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
责任编辑: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