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新能源产业对接会举行

6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新能源产业对接会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对接会以“光储充放融合发展,构筑绿色产业新动能”为主题,由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由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百余位新能源产业领域代表参会。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介绍了特来电以“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为载体的虚拟电厂平台,该平台通过聚合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光伏微网、移动储能、梯次储能等资源,助力电网“削峰填谷”,破解新能源发电“看天吃饭”的难题。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依托虚拟电厂平台,可以实现“低谷充电,高峰放电”,由此获得收益。这意味着,当充电基础设施十分完善的时候,车主卖电收入或可抵消甚至高于充电费用,实现“免费”充电。

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建明则分享了数个国内用户与电网供需友好互动案例。例如,江苏同里新能源小镇已从水乡古镇转身变为“建筑可发电”“道路可充电”“风、光、储多能互济互补”的新能源小镇;广州从化明珠工业园区综合能源与智能配用点系统示范工程,充分消纳光伏发电和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等清洁能源,助力企业能源管理。

南方电网特级战略技术专家郑耀东围绕新能源和储能以及弃风弃光的案例剖析了储能领域未来发展方向。演讲从电力以及新能源的基本特性出发,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分析新型储能未来发展路径。

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杨明辉围绕规模化电动汽车负荷资源参与电网互动调节实践应用的主题,从车网互动的基础,电力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充电车车主的充电行为的影响以及电动车参与市场的形式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动汽车作为可调性资源对于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支撑作用。

中俄能源基金董事长张清、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何倩、青岛能蜂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伟分别以“融合理念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探索”“为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用户侧分布式储能应用场景介绍及国际合作思路”为题作主题演讲。

论坛还设置圆桌对话环节,嘉宾围绕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合作模式、税收政策、投资案例等多个角度进行有思考、有灼见的思想碰撞。

本次大会为新能源产业在国内、国际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光储充放融合发展的模式成为世界的主流,青岛将不断涌现和构筑绿色产业新动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