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20日讯 见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包振民的时候,他刚参加完一场种业领域高峰论坛从长沙回到青岛,马上又要动身前往三亚。2022年山东省科技奖最高奖的领奖时间,也是他“挤”出来的。
包振民的忙碌源于对培育良种工作的惦记。“育种工作是没有终点的,下一个品种永远是更好的,不能有丝毫松懈。”30多年来,以“让扇贝产业旺起来、养殖户的腰包鼓起来、老百姓的餐桌靓起来”为己任,包振民先后育成以“蓬莱红”为代表的8个扇贝新品种,推动我国扇贝年产量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20多吨上升为现在的近200万吨。
多年来,包振民的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他本人也多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新争先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让曾经的“海珍品”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包振民彻底改写了我国扇贝养殖业长期依赖野生苗种、无良种的局面,累计创造产值数百亿元。
育成我国自主培育的首个扇贝新品种
“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看各种杂书,课桌破了个洞,刚好方便我把书藏在桌子里,上课也能偷偷从洞里看书。”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工程院院士在讲述自己的童年。没错,包振民和大家想象中的院士形象可能不太一样,他更加和蔼、亲切,聊起天来十分幽默。
1961年,包振民出生于烟台福山,5岁就跟着作为小学老师的母亲踏进了学堂。尽管在包振民的描述中,自己的小学阶段穿插着各种劳动,似乎“并没有接受正规教育”,但1978年,他还是以全县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了山东海洋学院,也就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在海洋生物专业接受了系统教育。
本科毕业后,包振民留校任教,并师从我国海藻遗传学奠基人方宗熙、贝类学家王如才等教授,在遗传学、生物学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上世纪90年代,博士毕业的包振民面临着两个选择:是从事海藻研究,还是投身贝类研究?
彼时,扇贝面临的行业困境让包振民的纠结迅速有了答案。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随着扇贝半人工采苗等技术的攻克,扇贝进入大规模养殖阶段,我国海水养殖业迎来了第三次浪潮。但90年代后期,扇贝养殖户蜂拥而至,大规模流行病害由此爆发,扇贝死亡率达80%以上,接近绝产。
培育高产抗病良种的工作成为国家水产养殖发展的重大需求。为了破题,包振民十年磨一剑,针对黄、渤海区普遍养殖的栉孔扇贝进行了研究,在扇贝的种质资源、选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创建了以BLUP(即“最佳线性无偏预测”)育种技术为核心的扇贝育种技术体系。
2005年,凝聚着包振民心血的栉孔扇贝新品种“蓬莱红”通过了农业部的新品种审定。这是我国自主培育的首个扇贝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柱大、抗逆性强、壳色鲜红、遗传性能稳定等优势,一经推出就赢得了水产养殖户的喜爱,并先后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包振民常说,“做科研要学会找‘捷径’”。在育种过程中,比起先在实验室产出成果再去海区转化,他更喜欢直接到养殖户的海水池中进行现场实验,不仅能提高实验效率,还能实现产学研的无缝衔接。“在科学研究中不能迷信权威,没有什么所谓‘正规’的准则。”包振民说,“大胆怀疑、不断探索,把理论和百姓的生产方法结合起来,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体系全球领先
科技的本质是技术更新和迭代,要选育更多良种,就要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体系应运而生。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副院长、教授,长江学者王师这样解释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选出下蛋最多的一只鸡,但这只鸡是因为吃得多才下蛋多,还是天生就能多产蛋,需要进一步甄别。确定一只鸡是否‘天生’具有多产蛋的能力,需要测定基因才能得出答案。”
为此,包振民率领团队系统评价了我国扇贝种质资源,完成了多种贝类基因组精细图谱。但究竟哪些基因决定着扇贝的重要性状,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详细筛查。
最开始,包振民和团队开发了简并基因组技术,就是从全基因图谱中切取约1%的片段作为“代表”接受测序;后来,方法“进化”到串联起“一串”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尽管两次技术创新都推动了成本降低,但仍局限在非靶向基因测序领域。因当时全国范围内进行扇贝高通量靶向基因测序的实验需求并不多,相关工作如使用国际主流的固相芯片无法批量生产,“定制”就意味着“高价”,要降低成本得从根源上改变基因分型方法。
包振民率团队研发了高通量液相分型芯片技术,实现了在50微升的液体中让上万乃至10万对DNA探针一一配对,从而高效地找到决定关键性状的基因。与固相芯片相比,新技术可以随时调整检测的基因对象,灵活度大大提升;“高通量”意味着“多数目”,这有效降低了检测时间,提高了实验效率。测定一个扇贝目标基因的成本,也从最多上千元骤降至百元以内。
突破了低成本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难关,包振民团队建立起全球最大、种类最多的贝类基因组综合数据库,使我国成为掌握贝类基因资源最多的国家。“这一育种技术不仅在国内水生生物育种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就是在欧美等国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包振民说。
有了世界领先的测定技术,“蓬莱红2号”很快面世。这一代扇贝品种不仅延续了上一代的高产抗逆特性,而且产量较“蓬莱红”提高了超25%,成活率提高了超27%,一经农业部新品种审定,迅速在产业上实现了大规模推广。
2018年,包振民牵头完成的“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该年度水产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此后,包振民团队又连续培育了“海大金贝” “蓬莱红3号” “蓬莱红4号”等多个贝类新品种。
现在,以该技术为核心,包振民团队建起了海水养殖动物分子育种平台,为鱼、虾、贝等20种水产生物育种提供“一站式”基因分型检测解决方案,有效推动了传统育种模式向智慧育种模式转变,为我国良种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创新基础。
让“蓝色粮仓”更安全、更殷实
到今天,“蓬莱红”系列扇贝品种的产值已经达到四五百亿元。包振民透露,“蓬莱红4号”也即将上市。据悉,最新培育的速生品系一年就可以生长6至7厘米,达到收获标准。届时,我国将首次实现栉孔扇贝当年育苗、当年养成,将进一步降低养殖风险和成本,提高养殖户收益。
比起科研取得的成果,包振民鲜少提及背后工作的辛苦。但团队成员告诉记者,扇贝繁殖期只有一个月,是选择良种重要的窗口期,这个窗口期往往出现在早春时节。为了抓住良种选育的好时机,30余年来,包振民和团队成员一起,在远离城镇、生活条件简陋的育苗场过了多少个春节,恐怕他自己也数不清了。
现在,以包振民为牵头人,团队成员数量共有2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国际贝类基因组学、发育进化生物学和遗传育种学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发源地、重要研发计划策源地和高水平人才培育基地。
在团队成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副教授连姗姗眼里,包振民既是学术引路人,也是生活中可以依靠的“大家长”。“包院士知识面很广,学术敏锐度很高,经常在我们进入‘死胡同’时给予点拨,为科研打开新思路。”连姗姗说。前年,包振民还在百忙之中,应邀为连姗姗的婚礼做了证婚人。包院士说,很开心能参与她人生这么重要的时刻。这句话始终被连姗姗记在心里,让她十分感动。
包振民62岁了,依旧每天琢磨着育种的事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树立‘大食物观’,要把深远海养殖搞起来,把渔业‘种子工作’这篇文章做精做好。”包振民说,“这不仅能让百姓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多优质蛋白,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谈起育种的未来,包振民有很多设想。例如,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把不同基因型匹配到一起,甚至可以根据养殖环境的需求,通过分子设计和基因编辑等手段,“定制”想要的良种。
此次获奖让包振民备受鼓舞。他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荣誉,更是对团队乃至整个领域内科技工作者的肯定和鼓舞。今后,包振民将继续聚焦水产种业这一渔业“芯片”,接续奋斗、集智攻关,写好“蓝色种业”大文章,让我国的“蓝色粮仓”更安全、更殷实。(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责任编辑: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