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智能取餐柜“最后100米”缘何难跨越

青岛日报2023年7月14日6版

  在崂山区科大支路上,一处智能取餐柜虽已启用,但外卖配送员并不使用。

  ■诉求来源: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观海新闻客户端“直通12345”、民生在线

  ■话题热度:★★★★★

  写字楼进不去、电话打不通、电梯拥堵配送慢、错拿和丢失等等,都是外卖配送环节的堵点。近年来,一种可实现无接触配送的全新餐品配送方案——智能取餐柜应运而生。自2020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平台在岛城推广智能取餐柜,高层写字楼成为首批安装场景,高校和医院也开始试水。取餐柜在赢得部分物业公司和消费者好评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质疑和拒绝。

  智能取餐柜能否走得更远?它是解决外卖配送“最后100米”堵点的最佳方案吗?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现场

  写字楼是安装“主角”

  有人点赞有人存疑

  在“无接触经济”站上风口后,智能取餐柜进入大众视野。智能取餐柜是外卖配送行业的配套设施,主要为封闭性较高、送餐环境复杂的场景设计,多应用于写字楼、高校、医院等。它具有24小时监控、存餐后自动发送信息给消费者、取餐后自动消毒等功能,可以有效避免外卖丢失、错拿的问题,提升外卖配送效率。

  2020年起,“美团”和“饿了么”开始在青岛推广智能取餐柜,目前已安装260多处,其中逾九成安装在市南区、市北区和崂山区的写字楼和公寓中。“在青岛,安装智能取餐柜的写字楼和公寓多为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日均外卖订单量超过100单。”一位负责智能取餐柜推广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

  近日,记者走访了香港中路商圈、中央商务区和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的24座高层写字楼、公寓,其中15处安装了智能取餐柜,9处未安装。在未安装智能取餐柜的楼座中,5个楼座允许外卖配送员上楼送餐,4个楼座在一楼大厅放置了用于存放外卖的架子或桌子。

  7月4日11点40分,记者在市南区世纪大厦北门看到,此处安装了“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公司的三组智能取餐柜。柜体高2米左右,占地面积约1平方米。在48个格口中,有40个存放了外卖。一位正在取餐的市民告诉记者,世纪大厦禁止外卖配送员上楼,在安装取餐柜之前,外卖都放在一楼大厅,容易丢餐和错拿,有了取餐柜后就没有再出现此类事情。世纪大厦的一位物业工作人员也认可取餐柜的作用:“楼上人员不再扎堆下楼取餐,一楼大厅中午时段的秩序明显好转,我们的工作压力也减轻了。”

  市南区国华大厦物业公司曾就是否引进智能取餐柜事宜征求过业主意见,因三分之一的人反对而作罢。记者随机采访了在该大厦上班的7位市民,其中3人赞同,4人反对。“以前,快递都是送货上楼,快递柜和驿站普及后,就要自己取货。是不是取餐柜安装后,下楼拿外卖也要成行业惯例了?”一位反对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在采访中同时发现,有的场所虽然安装了智能取餐柜,但存在外卖配送员“弃柜”的情况。7月5日12点,崂山区协信大厦的智能取餐柜并未“满载”,甚至大部分格口处于“未使用”状态,但有11份外卖被放到了取餐柜旁边的地上和架子上。当天12点40分左右,记者在崂山区科大支路看到,一处智能取餐柜的84个格口中只存放了1份外卖,而旁边地上却露天放着30多份外卖。

  探因

  缺少合适地点“安家”

  投递收费导致“弃柜”

  在青岛,智能取餐柜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不仅在外卖配送的“最后100米”存在难“安家”的情况,而且,由于面向外卖配送员收取使用费,影响了使用率,有的智能取餐柜甚至沦为“摆设”。

  “南京已安装了约1000个点位,苏州安装了700多个点位。相比之下,青岛安装的智能取餐柜数量比较少。”“美团”负责苏鲁区域外卖柜业务的相关负责人认为,智能取餐柜在青岛的推广步伐缓慢。

  据了解,在智能取餐柜的推广过程中,设备采购、场地和运营费用由互联网平台公司承担,场地管理方不需要额外支出。因此,智能取餐柜在一些高层写字楼、公寓得到了物业和消费者的认可。但是,有的写字楼因为没有合适位置、业主意见不统一等原因无法安装智能取餐柜。

  记者实地探访的9家未安装智能取餐柜的写字楼中,有3家是因为缺少合适位置而没有安装。位于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的上实中心就是其中一座。“园区景观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没有预留空间,智能取餐柜安在哪儿都不合适。”上实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有人建议在写字楼负一层安装,公司考虑到外卖配送员频繁进出地下车库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同意。

  “弃柜”现象也影响了智能取餐柜的推广。据了解,目前,青岛的智能取餐柜主要由“美团”和“饿了么”两家企业投放,均采用“消费者免费、外卖配送员付费”的运营模式。其中,“美团”面向配送员收取每单约0.35元的使用费,“饿了么”向配送员收取每月18.9元或每单约0.4元的使用费。这一收费模式让部分外卖配送员望“柜”兴叹。

  近日,记者在香港中路商圈、中央商务区随机采访了12位外卖配送员,他们普遍认可智能取餐柜的便利性,但并不主动使用。“我送一单挣不到4元,用一次取餐柜就要花4毛钱,太贵了。如果点餐人同意,我会把外卖放地上。”一位外卖配送员说。

  这种“弃柜”情况引发质疑。“如果外卖不能‘入柜’,就没有安装的必要了。”市南区某写字楼的物业工作人员说。

  “智能取餐柜代表着未来信息化外卖配送的发展方向,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无处安装、外卖员‘弃柜’等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另外,由于智能取餐柜前期投入大、盈利模式不明朗,难以吸引更多资本入局。”一位从事智能取餐柜推广的人士告诉记者,智能取餐柜进驻写字楼、公寓时,涉及设备采购费、场地费、电费、维护费等多项支出。

  这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组柜体41格为例,设备采购费4万元,每年场地费、维护费过万元。按照每格每天使用3到4次,每次收费0.4元计算,每年收取的费用仅够场地和维护支出,设备投入回收和盈利遥遥无期。“正因为如此,不少早期入局智能取餐柜的企业已经退出这一市场。”这位业内人士说。

  建议

  空间整合破解“选址难”

  关切需求保障选择权

  外卖行业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智能取餐柜可实现无接触配送,是其一大优势。但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还需要兼顾各方需求,才能跨越“最后100米”。

  “快递柜、智能取餐柜等设施被称为新型基础设施。2021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门印发了《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其中就提到‘推广铺设智能取餐柜’。”市政协常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教授邓庆尧说,高层写字楼是比较适合的安装场景,但由于建设时没有预留空间,确实存在选址难题。他建议通过内部整合、空间挖潜来解决。“目前,很多写字楼标配的信报箱使用频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厦门等城市正在大力推进智能信报箱建设。这种箱体既可以收信件,又可以放快递,很符合现代生活需要。青岛可借鉴外地经验,在写字楼推广兼具外卖存放功能的智能信报箱,盘活闲置空间。”

  市人大代表张宁同样从整合资源的角度给出了方案:“近年来,快递柜在写字楼中的安装率较高。快递柜和智能取餐柜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相关企业可以研发满足双重需求的新型柜体,破解智能取餐柜选址难题。”

  智能取餐柜的日常管理运营也是张宁关注的焦点。他认为,智能取餐柜要想用得久、用得好,收费使用的问题必须解决。投放企业要研究合理的盈利模式,比如,可通过开发柜体广告的方式增加收益。

  据了解,智能取餐柜投放企业也有相关计划。“安装智能取餐柜只是第一步,后期,我们将强化运营,利用柜体开展增值服务,拓宽盈利渠道。”“饿了么”外卖柜业务工作人员介绍。

  对于有些消费者担忧的取餐柜会取代送餐上门服务的问题,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认为,智能取餐柜应市场需求而生,打通了特定场所的外卖配送“堵点”,是外卖配送环节的有益补充,但不是替代方式。“相比快递行业,外卖配送具有即时交付的特点,将订餐按时送到消费者手中是外卖行业的基本规范,智能取餐柜不应该改变‘送餐上门’的基本服务标准。”刘文俭表示,互联网平台公司推广智能取餐柜时,应该通过技术手段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避免强制使用。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