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0日讯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市北分局自主研发的“企业环保码平台”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编写的《青岛市市北区实施“企业环保码”监管新模式》在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主办的2023年度电子政务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获评“2022年度电子政务典型案例”,是青岛市生态环境系统唯一获评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助力青岛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企业环保码”监管平台,是市生态环境局市北分局立足辖区内生产与生态环保工作特点,以“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一体化”为发展方向,融合以往“健康码”类服务平台开发思路,自主研发打造的信息平台。市北区作为上世纪青岛轻工业驻地,经过长足发展与产业转型,逐渐演化为青岛市环境优美的居住功能区,承担的新的城市功能对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平台发展初期,针对单一环保工作建设了丰富的数字平台,力求数字化覆盖全面,但随着“一网通办”总体构架的提出,分散的各个数字化平台对于环境工作的监管严密程度和发现问题能力都提出了挑战。基于实际工作中难点,市生态环境局市北分局同市生态环境局监控中心充分运用青岛市生态环境局数据资源中心相关资源,采集10个大类,34类子业务数据,结构化数据40余万条,非结构化数据52份,实现了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监督性监测、固废全过程监管平台、应急预案备案信息管理等各自独立运行的业务系统数据的全面采集梳理。将不同业务范畴的数据汇聚成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流向同一平台,“让数据说话”为科学分级管控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企业环保码”监管平台以高频数据为基础,赋予数据筛选规则,建立实时动态评价机制,通过黄、红、绿三色,划分环境预警等级,依托政企双向打通的平台渠道,抢先一步向企业发出环境预警,把环境污染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同时结合在线平台数据,收集分析辖区内水、气、土壤等监测子站数据,选取可选取范围内的“污染源企业、在线监控站点、执法等”业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缩小污染源排查范围,精准锁定问题。
基于“企业环保码”平台建设成果,同步加强硬件能力,在市北区内两条主要河流配套建设“水位计”,全时监测雨水管网的水位状态,通过采用光学传感器,自动控制,无线通讯等网络先进技术,构建在线自动监测体系,实现水位状态实时监测,严密监控可能存在的企业偷排等违规行为。多设备多数据支撑形成“问题及时发现—预警溯源精准—分析研判科学—案件查办高效—执行督办严谨—整改反馈及时”的闭环式监管体系,助力提升环境监管执法精准化水平。
平台软件多入口建设同步进行,建设初期便接入爱山东平台,与各大部门数字化平台同入口同渠道,方便群众浏览查阅,打通政务交流渠道。平台内设置环保监管,知识普及,自助解疑,诉求管理等环节,让环保信息更加贴近居民生活,让诉求渠道更加简单。为满足多场景同时开发的还有“环保码”小程序、移动版APP和企业端,力求精简化扁平化,并在企业端参考企业使用场景,化繁就简,量身打造,针对日常工作开展中文件传递等需求,搭设文件提交入口,以密文传输方式,强化信息安全,实现安全快捷的“一网通办”,方便企业提交政府查验事后留档,提升政府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环保码平台建设集政府、企业、公众为一体,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分级管控高效赋能,实现精准帮扶企业“码”上整改、数字赋能企业“码”上监管、公众知情环境问题“码”上查,助力形成监管部门、排污单位、公众共同参与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的新局面。(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