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盐,但过量摄入,这个必需又美味的东西就变成了极具杀伤力的健康“杀手”。
然而在生活中,很少有人确切地知道自己每天摄入盐分的量和来源,更忽视了过量食用盐的可能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过量食用盐的危害
1、胃癌、结肠癌患病风险增大
过量的盐率先进入胃肠,由于盐的渗透压高,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伤,长期高盐饮食便意味着损伤也是持续性的,直至引发胃炎、胃溃疡。
同时,过量盐分使胃酸分泌减少,直接影响了胃粘膜的防护能力,如果生活中还有吸烟喝酒的习惯,伤害加倍。
最危险的是,高盐及盐渍食物中常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它们在胃内适宜条件下,能够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另外,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菌群之间的微妙平衡也会受到过量盐分的干扰,发生紊乱。有研究表明,相比正常摄盐量者,过量摄盐的人患胃癌和结肠癌的风险会升高2倍以上。
2、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的风险增大
高血压是中国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累及逾2.7亿成年人,而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就是摄盐量过多。
原因在于盐中的钠进入血液,会突然加大渗透压,让血管壁压力加大,弹性变差;与此同时,过多的钠持续损害血管内皮,让血管中的脂质沉淀最终形成堵塞。
有研究明确证实,与每天正常摄盐量者相比,每天摄盐量 ≥12 g 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14%,摄盐量≥18 g 者的高血压风险增加 27%,由此伴随的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也相应升高。
3、钙流失引起骨质疏松
最终,过量摄入盐的压力由肾脏来排解,但请神容易送神难,钠离开身体还会带走钙和钾。
肾脏每排出 2300 mg 钠(相当于 6 g 盐)就会丢失 40-60 mg 钙,如果需要排出的钠太多,钙不够用了,就只能从骨骼中“抢”。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钙流失,骨质就会疏松,长期高盐摄入的骨质疏松风险会增加 4 倍以上。
每一次高盐进食都伴随着对身体持续的损害,经过日积月累,吃盐多的人过早死亡风险会增加 28%,预期寿命也越低。
科学减盐攻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对每人每日盐的摄入量有明确建议。11岁及以上儿童和成年人每日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其他年龄段儿童要更少,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2~3岁幼儿不超过2克。
饮食中的盐量可包括煮菜时放入的食盐、酱油、鸡精、火锅蘸料、豆瓣酱、加工食品(如方便食品,咸肉、火腿和香肠等加工肉类、奶酪、咸零食和方便面等)等各种食物中盐分的总和。
1、加酸能减盐
酸味是咸味的“增强剂”。加小半勺盐,只用加几滴醋就可以让咸味更明显,而减少食盐的用量。
2、放糖会增盐
咸味有它的“增强剂”,也有“减弱剂”,那就是甜味。在很多咸甜口味的菜里,食盐的浓度要比感觉到的水平更高。因此,如果要减盐,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等菜要少吃。很多圈友做菜都喜欢放点糖来提鲜,这对控制盐的摄入也很不利。
除了咸甜口味的菜要少吃,非常甜的食品也要少吃。因为这样的食品中,也含有一定的盐,这也是味觉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在甜味中放少量的一点盐,能让甜味更加突出,也能让甜味更强。所以很甜的蜜饯中都会加入盐,甜面包中的盐含量也不少。如果想减少盐的摄入,太甜的食品也应该少吃。
3、科学使用“低钠盐”取代普通盐
“低钠盐”把一部分钠盐替换成了钾盐,含钠量是普通食盐的60%-70%,因此也叫“低钠富钾盐”。只要是肾功能正常,没有服用影响钾排出的药物,都可以买低钠盐来吃。
4、少吃加工食品,学会看成分表
食品营养标签上的钠(Na)表示含盐量的高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超过钠 30%NRV(营养素参考摄入值)的加工食品需要少购少吃。购买食品时应警惕含盐量高的食材,如:
①调味品:味精、酱油、番茄酱、甜面酱、黄酱、辣酱、腐乳等;
②腌制品:咸菜、酱菜、咸蛋等;
③熟肉制品:香肠、午餐肉、酱牛肉、火腿、烧鸡、鱼干等;
④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罐头食品等;
⑤零食:甜点、冰激凌、饮料、话梅、果脯、肉干等,它们虽然以甜味为主,但里面也含有很多盐。
青岛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综合自科普中国、健康中国、人民网科普等
责任编辑:王怡雪